ofo离破产重组还有多远
2018-11-28王蒙
王蒙
在卖身、并購传闻之后,ofo又传出了破产清算的消息。
10月31日,来自界面新闻消息,目前已有一家大型券商中介机构入场做ofo破产重组的方案。《财经天下》周刊就此消息向ofo官方求证,对方回应:无稽之谈。同时表示,ofo目前保持独立运营,各项业务正在正常且有序开展。
《财经天下》周刊从接近ofo内部的人士了解到,ofo内部一直在考虑和思考各种解决方案,不排除破产清算,不过暂时还没有所谓的券商机构入场ofo做破产重组的解决方案。
不过ofo缺钱是不争的事实。
一位ofo内部员工向《财经天下》周刊透露,今天中午还有供应商在ofo总部所在地中关村理想国际大厦门前写大字报,要求ofo还钱。
此外,ofo因为缺钱也导致单车的运营维护处于半停滞状态,多地破损的小黄车已经长时间无人问津。《财经天下》周刊从一位广州运维人员获悉,ofo广州运维仅剩下170多人,11月开始轮休,每个月只能上一半的班,一半时间强制休息。“这是在逼我们自动离职。”
此前,ofo多次传出裁员消息。
今年6月,ofo总部所租用的楼层就已经由4层减少至2层,上述ofo内部员工告诉《财经天下》周刊,并不清楚目前是否在裁员,公司内部非常平静。不过戴威已经很久没来公司了,公司目前是ofo联合创始人于信在负责,这周还在公司见到过他。
今日下午,自称是ofo“被离职”员工在匿名社交平台爆料,目前ofo仅剩下不到1000人。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ofo员工证实了此消息,“裁员裁掉了一批,陆陆续续走了好多。目前也就1000多人吧。但是也不准确,因为钉钉群里对于离职员工不会立刻踢出去,会留几天慢慢清退,所以看不到准确数据。”
上述员工告诉《财经天下》周刊,近期ofo刚刚裁员了几百人,其拿到了一个月的补偿工资。
有接近ofo内部的人士向《财经天下》周刊透露,ofo全职员工目前仅有四五人了。
ofo的转折点是从2018年的春节开始的。2018年1月8日,ofo在北京昌平的一家酒店举办了年会。另一位ofo员工向《财经天下》周刊透露,戴威在年会上的发言慷慨激昂,当时还提出新的一年要把总用户做到3亿,总营收做到100亿元的目标。“过完春节就变了。听公司里的人说,钱进不来了。”
春节之后,有关ofo缺钱的消息不断传出,其中包括拖欠供应链钱款,资金链即将断裂以及股东阻止ofo拿下新一轮融资。
戴威在动用一切资源融资。今年3月,戴威通过动产抵押的方式,先后两次将其资产共享单车作为质押物,换取了阿里巴巴共计17.7亿元人民币的融资。当时戴威接受36氪采访时表示,造血能力至关重要,ofo将快速盈利。
融资为ofo赢得了喘息的时间。今年5月戴威在公司内部会议上提出了“victory”行动,目标是ofo实现全面盈利。此后,ofo加速了在商业化上的尝试,从车身广告到电子锁开屏广告,戴威没有停止自救的步伐。
今年7月,ofo还上线了新闻聚合模块“看看”,主推来自新华社等主流媒体提供的内容。但是这款戴威一手规划的试水“feed流”之作如今已经下架,据《财经天下》周刊了解,这款产品的研发团队也已经解散。
但是ofo的财务情况并没有得到好转。来自《财新》周刊报道,一位了解ofo财务情况的相关人士透露,截至到5月中旬的财务数据显示:ofo对供应商欠款12亿元左右,城市运维欠款近3亿元,合计欠款15亿元,押金余额35亿元左右,账面可动用现金不足5亿元。
界面新闻获取的一份ofo大概半年前的负债表显示,ofo当时整体负债为64.96亿元,包括用户押金为36.50亿元,供应链为10.20亿元。
此外,紧张的资金链也迫使ofo不断收缩此前大肆扩张的海外市场。自今年7月以来,ofo已先后退出以色列、澳大利亚、柏林、韩国、西雅图等10多个海外市场。10月25日消息,据日经新闻报道,ofo向其进驻的滋贺县大津市、和歌山县和歌山市福冈县北九州市传达了退出日本市场的意向。相关人士表示,“由于积雪原因,全年核算很难实现盈利,此外还出现了内部人员滥用共享单车的问题”,ofo打算撤出日本市场。
在经过了一系列自救失败、独立无望、融资困难之后,ofo卖身滴滴的传闻便从未间断,不过均被双方否认。另有传言称,滴滴在等ofo无力支撑的一天,然后以抄底的价格拿下ofo。
无奈之下,ofo转而寻求哈啰接盘。10月中旬,有知情人士透露,哈啰出行正与ofo接洽,商谈收购事宜。对此,哈啰回应称,ofo董事会曾邀请并提议哈啰与其进行合并。“不过我们认为,在当前阶段,哈啰最重要的还是秉持初心、提升自己,扎实做好公司各类出行业务,服务好广大用户。”
资本寒冬下,共享单车也将迎来难熬的冬季。若再无接盘方出现,ofo或只能走向破产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