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水墨艺术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2018-11-28毕晓明

宿州学院学报 2018年9期
关键词:观赏者水墨画水墨

毕晓明,陈 伟

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淮北,235000

水墨艺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美术样式风格,在平面设计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随着现代平面设计的快速发展,新的设计理念和思潮不断涌现,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设计作品,但大多数作品仅仅满足于相关视觉符号的照搬照抄。因此,追求水墨艺术的表现形式,还要从探寻水墨艺术的历史意义出发。只有深刻理解本土文化和水墨艺术的内涵,才能使水墨艺术与平面设计在表现形式上获得协调和统一。

1 水墨艺术概述

水墨艺术,即中国水墨画艺术,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一般以水和墨为主进行创作,由墨色的浓、重、焦、淡、清产生丰富的变化,表现物象,有着独特的艺术效果。

1.1 水墨艺术的发展

水墨艺术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水墨艺术从唐代开始发展较快,到了五代时期,逐渐形成南北两个画派,在构图形式和水墨表现技法上各具特色。

到了宋代,水墨艺术开始逐渐成熟,当时的山水画主要以中原画派为代表,后来又逐渐融入了江南画派,最终发展形成了院体山水画[1]。在这一时期,一批优秀的艺术家和水墨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包括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李成的《晴峦萧寺图》等。在南宋时期,李唐、刘松年等人在院体山水画上创新,采用对角线构图形式,使山水画增添了秀丽的意境,被尊称为“南宋四大家”。宋代是山水画发展的一个高峰期:山水画不再仅仅注重于实景的表现,而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现其中的意境。这种现象至南宋尤为突出。

到了元朝,文人画开始盛行,水墨作品融入了更多文学趣味。明清时期的水墨艺术则在前朝基础上,结合了诗、书、画多种艺术形式,将艺术创作实践推向了一个新高度。在明清时期,较为著名的水墨画艺术家包括董其昌、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等。近现代水墨艺术在西方艺术影响下又有了新的创作思想,同时也有艺术家主张“固守传统”,由此形成了两个画派。

1.2 水墨艺术语言特征

水墨艺术语言包括水墨绘画技法和水墨画意境两大部分。水墨画向来强调“笔情墨趣”,笔墨集中体现了水墨艺术的本质特征。画家通过笔墨表达艺术愿望,抒发情感。相比于构图、物象和色彩等其他要素,笔墨才是水墨画绘画技法的集中体现。从笔法来看,水墨画有独特的用笔技法,包括十八描、皴法、运笔技法等,对下笔的轻重缓急和提顿按挫都有详细见解,由此将刚柔、曲直、毛涩的线条呈现出来,构成不同形式的画面造型美。从墨法来看,也有七墨、六色、五彩之说,形成了泼墨、浓墨、淡墨、焦墨、积墨等不同画法。笔法和墨法的结合使水墨艺术在外观上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再加上水墨画“似与不似”“虚实相生”“天人合一”等创作意境的融入,使水墨艺术在世界画坛上独树一帜,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和艺术精神。

2 水墨艺术与平面设计的相关性

水墨艺术经过了近千年的发展,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绘画艺术创作语言,同时对中国现当代设计师的创作思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前,水墨艺术与平面设计联系密切,对平面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与借鉴作用。

2.1 表现形式的相关性

平面设计主要应用于商业宣传。在中国古代,店铺招牌、酒馆旗幌等都属于平面设计的范畴,并且或多或少地包含了水墨艺术的元素。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用于商业宣传的平面设计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近代以来,西方设计理念传入中国,同时中国的水墨艺术也开始走向世界,水墨艺术与平面设计的融合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主题。20世纪80年代,香港著名设计大师靳棣强的作品大量融入了水墨艺术,掀起了国内平面设计领域的“水墨热潮”。但后来大多数作品的模仿都是盲目的,国内设计师开始意识到,追求水墨艺术的表现形式还要从探寻水墨艺术的历史意义出发,只有深刻理解本土文化和水墨艺术的内涵,在设计的过程中把握好人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心理,才能使水墨艺术与平面设计在表现形式上获得协调统一[2]。

2.2 艺术特征的相关性

现代平面设计是一门应用非常广泛的实用艺术,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已经形成了一个系统的应用领域和产业结构。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力非常广泛,渗透在各行各业中,而水墨艺术则属于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重要分支。虽然在用途上平面设计与水墨艺术具有较大差别,但是,在艺术特征上平面设计与水墨艺术联系密切,同属于视觉艺术语言的范畴,能够通过相互借鉴、相互启发,提升各自的艺术感召力和影响力。

2.3 时代联系性

宏观层面上,水墨艺术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水墨艺术元素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外平面设计作品中,这更应引起我国设计师的高度重视,把握好水墨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策略。特别是在国际性交流活动中,一些重要的徽章、旗帜、宣传画设计,更应该融入本土文化,体现本土艺术特征。一个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需要有民族文化作为支撑,这并不意味着反对外来文化或提倡固守传统,而是因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现代平面设计作品中,可以看到越来越多本土文化的影响,如:澳大利亚悉尼奥运会会徽设计,融入了悉尼歌剧院的形象(图1);中国北京奥运会海报用清新脱俗的水墨小人塑造各种运动图标(图2),都体现了富有特色的本土文化精神。此外,设计的传播性也推动着传统的水墨艺术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在东西方文化交流、艺术的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合理运用水墨艺术,可以使平面设计获得更高的国际认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平面设计领域也在不断融合、吸取和借鉴国际现代平面设计的新思想、新观念,将国际化、多元化作为发展的重要方向,这不能不说是我国平面设计领域的一大进步[3]。

图1 悉尼奥运会会徽设计

图2 北京奥运会水墨运动图标

3 水墨艺术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策略

在中国现当代平面设计中,水墨艺术元素的运用主要是有以下两种原因:一方面设计师在艺术表现方面追求自由的创新;另一方面是一部分艺术家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情有独钟,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视为一种责任。平面设计中水墨艺术元素的运用需要设计师立足于传统,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古为今用,同时将西方设计理念融入设计中,做到中西结合、洋为中用,将传统性与时代性、个性与共性充分展现在设计作品之中,创新中国现当代平面设计理念。

3.1 水墨造型的运用

水墨艺术与平面设计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现代平面设计是一个文化再创造的过程,积极体现富有中国特色的设计构思,是对民族艺术独特性的尊重,同时也是平面设计发展的主要方向。水墨艺术在当下平面设计中的运用首先体现在笔墨造型方面。水墨笔触的应用没有任何定式,而且其内容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借助水墨笔触进行表达,在宣纸背景上晕染开墨迹,或笔走龙蛇写意山水,或匠心独运描摹繁枝末节,无论何种水墨笔法,都可以让观赏者享受到音乐旋律般的美感。

因此,水墨艺术中的笔墨造型可以作为平面设计作品传达情感的工具,拉近观赏者与设计师的距离,让观赏者更好地体会设计师所传达的传统文化艺术氛围,同时彰显设计师的情怀和品位。在水墨艺术中,笔势和线条是最能够体现中国艺术情感的设计要素,在平面设计作品中,尝试发挥各种线条和笔法的情感特征,可以向观赏者传达最有效的视觉信息。如在“第一届中国国际海报双年展”韩绪设计的作品中,主要采用墨点的表现手法,画面中的墨点以石破天惊之式“砸”在纸面上,水与墨的碰撞和晕化呈现出不同的墨点结构形态,赋予了整个画面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水墨艺术与中国的传统哲学相互融合,水墨画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是重要的视觉表达方式,其艺术语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符号语言,它讲述的是中国人对生命的思考,更是中国人的价值观、宇宙观、哲学观以及历史观和审美情趣的集中体现[4,5]。

图3 服饰与文化主题海报

正如水墨“六法”中提到的骨法用笔,笔墨运用不仅要处处体现内涵,还要体现运用的灵活性,通过浓淡干湿的自然转换,塑造富有灵气和生机的形体,传达设计情趣。线是水墨艺术造型的灵魂所在,可以通过抑扬顿挫的变幻赋予线的灵活性,同时也可以将其人格化,充分表达设计者想要表达的艺术内涵。在平面设计中,水墨线条是最常用的元素之一。如在靳棣强创作“服饰与文化”主题海报中(图3),作者充分利用线条的相关特性反映主题思想。在作品中,呈现在观赏者面前的线条是带有时代感、弧度感和立体感。浓淡线条的结合使用,可以让观赏者清晰捕捉到线条笔势,并形成浓淡对比,而且周围晕开的墨韵,使线条具有一定的厚度。这与水墨艺术中“绵裹铁”的笔法一致,通过对线条的自由勾画,自如、圆浑、均衡的运笔,达到浑然天成的展现效果。

3.2 水墨意境的运用

意境是艺术气息的集中体现,中国水墨绘画素来追求创造意境美,画山像山、画水似水,通过意境塑造,赋予山水灵魂。在平面设计的创作过程中,也追求作品本身与主题思想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应有的视觉传达效果。在创作过程中,借鉴水墨艺术中“似与不似”“虚实结合”“天人合一”的意境思想,可以更容易达到设计目标,使设计作品得到画面外的延伸,体现中国传统艺术思想中的含蓄美。平面设计的艺术表现力与绘画作品的联系密不可分,但往往优秀的设计作品不会通过画面直接呈现作品内容和设计思想,而是通过意境的营造,让观赏者体会到画外之音,由想象和因作品而产生的思考,更深入地体会设计者要传达的思想情感,甚至有时观赏者能够从作品中体会到超出设计者预期的、更深层次的主题思想。

例如,在平面设计中借鉴水墨艺术“似与不似”的意境思想,脱形写神,摆脱外形的束缚,更好地体现事物的内在精神,从而更好地表现设计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当然,这也需要发挥观赏者的想象力,去补充一些设计者省略的内容,同时,观赏者对设计作品的解读,也是对设计内涵的再创造过程。由于每一个人的民族、职业背景、文化水平等不尽相同,对设计作品的认知也会产生较大差异,使“似与不似”之妙有更多的发挥空间,可以通过观赏者解读让作品富有不同深度的层次内涵。此类设计作品有《猴》《龙行天下》等,在北京奥运会申奥标志设计和澳门回归纪念海报设计中,也借鉴了“似与不似”和“天人合一”的意境思想。

在作品《猴》中,其外部形态是猴与桃子外形的自然结合,利用桃的外部轮廓勾勒猴的面部特征,不仅画面简洁、生动,而且与设计主题非常贴切,集中体现了猴的天性。在作品《龙行天下》中,龙的形体被设计为“S”形,并通过水墨笔法的展现,生动地塑造出一条狂舞的龙的形象。设计师侧重于表现龙身和龙角两部分,省略了对龙须、龙爪的细致描绘,使形象表达更加集中。在龙首部位更巧妙地加入一个足球形象的设计,整体看来像龙在吐息,画面感均衡、稳定,具有较强的统一性。由韩美林设计的2008北京申奥标志则以一个动态的五角形为画面主体形象,设计构思来源于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中国结”和打太极的人形形象,体现了全民同心申奥的美好愿望和中国传统精神,其作品如图4所示。

图4 2008北京申奥标志设计

3.3 水墨色彩的运用

在构图与色彩方面,平面设计也可以很好地借鉴水墨艺术中的运用特点。在平面设计中,多种元素排列、整合,与空白空间共同构成完整的画面,通过文字、图像和色彩向观赏者传达设计思想,展现意境美。在此方面,可以充分借鉴传统水墨画中的留白艺术,利用留白进行图像转换、画面布局、意境塑造,留给观赏者更多的想象空间。在平面设计中,可以采用夸张等表现手法,省略或淡化与主题思想无关的内容。空白属于整个平面设计最底层的画面,同时,通过空白轮廓的设计,也可以使其成为某个图像,起到烘托主题的作用,这就是所谓的“虚实相映”“转虚为实”,如图5所示。

图5 空白轮廓的设计

中国传统水墨画的色彩运用主要讲的是朴素和自然,早在六朝时期,就已经有“随类赋彩”之说。在汉代和唐代期间,更注重水墨画用色之华丽和高贵[6]。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更加丰富,对色彩的应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平面设计过程中,如果只单一使用墨色,难免会给作品设计带来局限性。因此,在借鉴水墨元素的同时,也要有创新意识。例如,在靳棣强设计的《爱护自然》海报作品中,在画面当中主体物是一块黑砚石,被包裹在一张宣纸中,而在宣纸正中央,靳先生巧妙地使用一点朱红色,通过笔墨的晕开效果,营造出一种砚石在滴血而被白色纱布包扎的感觉,以此告诫人们自然环境正在遭受破坏,应提高环保意识。只是一个小小的红点,却带给人直击心灵的震撼[7]。

3.4 水墨审美意象的运用

水墨元素的运用可以展现出一种新的审美形象。水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在中国艺术发展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此外,水墨元素在理论创新和技术方面有很高的发展水平。水墨的艺术特色体现在简洁的艺术语言形式和简洁的艺术风格上,看似简单,但并不简单。水墨元素通过形象的创造,对隐含的意义和表达进行丰富的描述,可以表现出更多的文化和信息,表达出更深层次的内涵。在平面设计中,油墨的使用应该更加注重内容,在好的形式化设计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追求一个简单的特征,使整个画面能够集中在一个突出点上面。用水墨元素,各种元素的组合图中可以更简单明了。如竹子作为经常出现在水墨画中的一种意象,水墨展现出树枝干练、顶天立地的精神;清华其外、澹泊其中、清雅脱俗、不作媚世之态(图6)。利用书法线条,整个图形设计的视觉冲击很强,反映出独特的水墨效果,给人一种诗意的感觉,很好地展示了独特的人文情怀和文化品位。

图6 水墨竹展示图

4 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创新应用

现代平面设计不仅在设计理念上发生了深刻改变,平面设计创作方式、使用材料等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的技术和材料为设计者实现设计意图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从而形成了更多有价值的艺术成果。在此方面,计算机辅助设计已经在平面设计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各类计算机辅助软件不仅为平面设计过程中的构图、图形转换、色彩渲染等提供了有力支持,而且实现了摄影技术、新型材料的统一利用,可以使设计作品给观赏者带来全新的视觉感受。在水墨艺术的运用过程中,也应充分发挥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弥补设计者在水墨画创作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更好地再现水墨画的笔墨特征。

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可以高度模仿毛笔笔触,再现水墨特殊效果。目前使用的专业设计软件都具备绘画工具模拟功能,可以实现传统手绘设计向电子设计的转换。此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作品的后期制作处理,将传统水墨画元素经过软件处理后添加到设计中,使作品设计更加贴合主题。传统水墨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时代创新,在现代平面设计过程中,综合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水墨艺术理念,将二者融为一体,可以进一步提升平面设计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在此过程中,设计者应把握好传统水墨艺术语言,深入理解本土文化,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段体现水墨艺术语言特征。

目前,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融入水墨艺术的平面设计作品越来越多,如王序设计的国际水墨双年展海报作品,整体采用多媒体制作,利用水墨字体元素营造画面意境。再如平面设计作品《飘影》,利用毛笔绘画工具,书写“飘影”二字,并经过多媒体软件处理,使其具有秀发飘扬的效果,画面感十分强烈,体现了现代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水墨艺术相融合的力量。水墨艺术历尽千年,始终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出现,逐渐产生了数字水墨艺术,极大地丰富了水墨艺术的传播媒介和欣赏方式,将科技感融入其中,给人一种独特的艺术审美体验,使水墨艺术迸发出新的活力[8]。

5 结 语

综上所述,传统水墨艺术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离不开对水墨艺术的深入认识,通过挖掘水墨艺术与平面设计的内在相关性,可以为水墨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提供方向。在此基础上,通过合理把握水墨艺术的运用策略,巧妙融入笔墨造型、水墨色彩等元素,并将水墨艺术意境与现代平面设计理念相结合,充分发挥水墨艺术的造型美和艺术美,提升平面设计效果。因此,应注重水墨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立足传统文化优势,使国内平面设计在国际上获得更高的影响力。

猜你喜欢

观赏者水墨画水墨
牡 丹 (水墨画)
基于VR技术的电影交互性与设计方法探究
水墨
“中国画”与“水墨画”——小议“水墨画”称谓在20世纪90年代的盛行
安静的水墨画
注重形体艺术表达,塑造全新唱歌表演氛围
水墨画与社会变革
泼尽水墨是生平
浅谈舞蹈中编导、演员与观赏者三者之间的关系
当代水墨邀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