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形体艺术表达,塑造全新唱歌表演氛围
2019-06-22徐卉
[摘 要]作为表演艺术,歌唱表演主要包含了“演”和“唱”两个基础要素。可见,歌唱表演主要是以听觉享受为主、以视觉感受为辅的表演形式。随着观赏者欣赏水平的不断提升,视听共享的音乐盛宴成为现阶段观赏者普遍追求的一种形式。歌唱表演中,表演者不仅需要具备流畅、美妙的声音,还需要有形体艺术加以辅助表达,从而拉近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让欣赏者在形体艺术营造的全新氛围中享受视听盛宴。
[关 键 词]形体艺术表达;歌唱表演;氛围塑造
歌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表演艺术,它主要是通过歌声和形体动作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氛围,为欣赏者呈现艺术形象,从而实现内容与主题的升华。鉴于歌唱是视听结合的一种艺术,形体表演是歌唱表演中不可或缺的。如果只有“唱”而忽视“演”,观赏者的视觉器官得不到良好感知,将会导致表演缺乏真实感,观赏者很难融入表演的氛围当中。“演”和“唱”是歌唱表演中的两大重要因素,是贯穿表演始终的关键。演唱表演中,在关注“唱”的同时,还需要注重“演”的作用。形体艺术作为“演”的主要表现形式,显得十分重要。下文笔者将结合形体艺术表达在歌唱表演中的表现,探索如何营造全新的表演氛围,从而为观赏者带来更壮观的视听体验。
一、形体语言表达,激发观赏者情感反应
表演者通过形体表演来营造全新的表演氛围,可以激发观赏者的情感反应,在情感连锁反应的渗透之下,让观赏者融入歌唱表演氛围中。因此,表演者需要准确、鲜明地表现出和谐的肢体表演,以提高歌唱表演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形体语言大致可以分成身体、头部、脚等几个部分。
1.身体
身体的姿态可以直接呈现出表演者的风度和修养,因此,在歌唱表演中,表演者要注重身体姿态。例如,挺直腰部可以反映出自信的情感和饱满的激情。但是一定不能做作,避免观赏者感觉到虚假和骄纵。身体前倾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谦和、亲切的姿态,便于与观赏者交流,给其营造一种和谐的表演氛围。总之,表演者应该做到收腹、挺胸、肩膀放松、后背挺直、重力支撑在脚掌,以良好的形象出现在舞台之上。
2.头部
不同的头部方位表现有着不同的意义。因此,表演者在表演的时候,要結合歌唱内容的实际情况通过转化头部方位来为观赏者呈现出不同的情感,以营造特定的氛围。如,抬头表示向往、遐想等;点头表示认可、肯定、顺从等;摇头有恳求、训诫的意思;歪头则表示天真、傲娇等;正视前方有坚定、自信的意思。
3.脚
实践发现,会唱歌的人一般会将注意力放在脚上,而不会唱歌的人则将注意力放在喉咙上。调整好脚的站姿对于歌唱表演有很大的作用。站稳脚才能稳定情绪,将注意力放在歌曲的内容上。为营造良好的氛围,歌唱者可以结合自己实际,以一脚向前、一脚向后,前脚全掌着地,后脚将重心置于前脚掌,两腿微微分开。这样可以结合需要随时调整变化动作,也显得更加放松自然,也能保证手部灵活动作。
二、神态语言表达,通往观赏者感情世界
形体表演的传神、传乐之精神,传承到观赏者的灵魂深处。脸部神态信息主要包含眼睛、表情等方面。
1.眼睛
东晋顾恺之曾经提出:“传神写照,尽在阿睹之中。”表演者能够用眼睛说话,也就有了征服整个世界的武器。为营造良好的表演氛围,有必要运用目光语为观赏者营造良好视听体验。
目光语演绎内心世界的千姿百态,是一种相对简单的情感运动,能够带动全身的感官,营造一个积极的氛围。只要眼睛表现得合理,即使背对观赏者,也可以在眼睛的作用之下,影响全身的动作,呈现出理想的效果。
比较常用的方法有环视法、前视法、仰视法等。环视法要求表演者有节奏地进行周期性的环视或者扫视观赏者,从而活跃现场气氛,这样也可以体现演唱者轻松的心理状态。前视法主要是指演唱者平视观赏者,呈现出一种胸怀坦荡的感觉。这样的感觉可以让观赏者感受到自己被尊重,也可以让观赏者了解到表演者内心的活动。仰视法一般用于表达回忆、敬仰、希望等。
2.表情
表情是可以暗示内心的表现形式。一个人的表情离不开五官的支撑。一系列的表情可以呈现出生动形象的人物模型,可以加深观赏者的体验感受。例如,眉毛上挑表现的是惊讶与兴奋;皱眉怒目表示的是愤怒;鼻子上挺眼皮下耷表现的是傲慢与倔强;嘴巴下耷表现的是伤心等。如果表演者可以深入观察生活,丰富表情,一定能够带动现场,营造良好的表演氛围。
总之,形体艺术表达对于营造良好的歌唱表演氛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不仅可以将表演者的形态、招式表现出来,还能与观赏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形神兼备的演唱是达到预期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观赏者情感体验的关键。因此,在歌唱表演中,要注重形体艺术的表达,营造良好的范围,从而为观赏者带来更好的视听体验。
参考文献:
[1]韩彦婷.歌唱形体表演的美学思考[J].北方音乐,2017,37(14):39.
[2]张颖.形体艺术在唱歌表演中的合理运用[J].黄河之声,2018(10).
作者简介:徐卉(1988—),女,江西省南昌市,助教,博士在读,研究方向:声乐艺术。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