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灌注化疗药物联合薏苡仁油注射液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8-11-28卢立欣刘学红

实用癌症杂志 2018年11期
关键词:积液证候腹腔

卢立欣 刘学红

机体全身或局部免疫监视和防御功能失常可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机体免疫功能状态也影响着肿瘤生长和扩散的速度和范围[1]。恶性腹腔积液是晚期恶性肿瘤尤其是消化系统肿瘤和卵巢癌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肿瘤细胞转移至腹膜所引起,另外,低蛋白血症、淋巴循环受阻亦可导致恶性腹腔积液的产生。该并发症可使患者出现尿少、呼吸困难、双下肢水肿、腹胀、食欲不振、纳差及电解质紊乱等临床表现,进而发生恶液质、胃肠功能紊乱,甚至导致机体严重损耗而出现心肾功能衰竭,临床预后较差,给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2-4]。近年来,腹腔灌注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肿瘤晚期恶性腹腔积液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腹水的产生,但效果并不理想[5]。因此本研究纳入来我院就诊的临床诊断为恶性肿瘤并发恶性腹腔积液的患者,分别采用腹腔灌注化疗药物联合薏苡仁油注射液以及单纯腹腔灌注化疗药物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2010年2月至2014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临床诊断为恶性肿瘤并发恶性腹腔积液的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中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龄22~65岁,平均(53.2±5.7)岁,胰腺癌4例,原发性肝癌11例,小肠恶性肿瘤5例,胃癌5例,大肠癌3例;对照组中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21~64岁,平均(52.6±6.1)岁,胰腺癌3例,原发性肝癌12例,小肠恶性肿瘤4例,胃癌5例,大肠癌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原发肿瘤类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资料均衡可比。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者;②经B超或CT检查明确有腹腔积液,且腹腔积液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③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表现为明显异常者;④预计生存时间大于1个月,KPS评分≥40分;⑤无严重的心、肝、肾及肺等重要脏器的器质性改变;⑥所有患者知情同意且愿意配合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治疗前已知对本次研究所用药物有过敏史者;②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按照研究方案实施治疗和检查者;③有活动性感染或不明原因发热者;④存在重要脏器器质性或功能损伤者;⑤诊断为精神性疾病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首先将腹腔积液进行分次引流,尽可能地引流干净。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灌注化疗药物联合薏苡仁油注射液治疗,腹腔积液引流完成后将药物加在适当温盐水中通过腹腔导管进行腹腔灌注,灌注药液的滴速在120滴/min以上,将500 ml液体在10~15 min内滴完,然后快速滴入被溶解的化疗药物顺铂与5-氟嘧啶,再灌入温盐水500~1 000 ml,之后注入薏苡仁油注射液100 ml。对照组仅灌注腹腔化疗药物,其步骤及剂量与观察组相同。腹腔灌注完毕后,常规腹带加压固定,嘱患者翻身活动,有助于药物在腹膜表面均匀分布,充分发挥药性。更换体位的频率通常为每15 min更换1次,灌注顺序依次为左侧卧位、仰卧位、右侧卧位、俯卧位,如此循环3~4次,灌注结束后静脉滴注白蛋白10~20 g,腹腔灌注每月1次,连续2次,术后复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

1.4 观察指标

①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中医证候积分;②参照WHO制订的肿瘤药物疗效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若患者腹腔积液消失,持续1个月以上则为完全缓解,若患者腹腔积液减少≥50%且持续1个月以上则为部分缓解,若患者腹腔积液减少>25%且<50%,并持续1个月以上者则为稳定,若患者腹腔积液无变化或有增加则为进展,治疗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例数/总例数×100%;③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EXCEL进行数据的双录入,核查并纠错。数据分析采用SPSS 21.0进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采用率进行描述,满足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两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中医证候积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主要中医证候积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P<0.01),对照组腹痛、腹胀、神疲积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但纳差和面色积分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临床疗效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恶心呕吐、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及肾功能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为P<0.05,**为P<0.01;与对照组比较,#为P<0.05。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例,%)

3 讨论

恶性腹腔积液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较为常见且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且可显著缩短生存时间,如得不到及时而有效的治疗,短期内即可导致患者死亡[6-7]。中医认为,这种患者大多数已气血双亏,仅使用化疗药物在攻邪的同时也可能克伐正气。因此本研究采用腹腔内药物化疗联合中药薏苡仁油注射液进行治疗[8]。腹腔热灌注化疗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腹腔积液的产生,因此此法可使化疗药物直接作用于腹腔内的肿瘤细胞,以更为精准而彻底地杀灭腹腔内游离癌细胞和体积较小的癌灶,另一方面,抗癌药物在一定时间内维持高浓度状态可增强其控制肿瘤腹膜转移瘤产生的作用[9]。本研究化疗药物采用顺铂和5-氟尿嘧啶。顺铂是1种中心以二价铂同两个氯离子和两个氨分子结合的重金属络合物,类似于双功能烷化剂,属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具有细胞毒性,可持续抑制癌细胞DNA复制过程,并损伤其细胞膜结构,高浓度时可抑制RNA及蛋白质合成,有较强的广谱抗癌作用。5-氟尿嘧啶则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抗嘧啶类药物之一,为不典型的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对消化系统肿瘤和其他实体肿瘤的疗效较好,该药需在体内转化为5-氟脱氧尿嘧啶核苷酸后才可发挥抗肿瘤效应。然而单纯的腹腔热灌注化疗在治疗癌性腹水方面的临床效果不够理想。而薏苡仁在中医上属于利水渗湿药,其药理作用有镇痛、抗炎、免疫调节、抗溃疡及降血糖等作用。注射用薏苡仁油是使用超临界CO2萃取法从薏苡仁中提取到的脂肪油,其主要作用为益气养阴、消癓散结,适用于气血两虚、脾虚湿困型的癌症,配合化疗药物有一定增效作用[10-11]。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治疗后主要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对照组腹痛、腹胀、神疲积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但纳差和面色积分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各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9%,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患者恶心呕吐、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及肾功能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腹腔热灌注化疗药物联合薏苡仁油注射液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且安全性有保障。该联合治疗方案可发挥显著疗效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①薏苡仁油注射液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低浓度时能够阻滞细胞周期的S期,高浓度长时间作用时则使细胞复制停留在G2/M期,从而阻止癌细胞的分裂[12];②薏苡仁油注射液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血管形成;③薏苡仁油注射液可提高机体的抵抗力;④腹腔热灌注化疗药物能够控制和吸收腹水,减少包裹粘连[13];⑤薏苡仁油注射液联合化疗药物进行腹腔热灌注化疗起到了协同作用。

综上所述,腹腔灌注化疗药物联合薏苡仁油注射液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好,推荐在临床上应用。

猜你喜欢

积液证候腹腔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腹水、胸水、心包积液,都是什么病?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褪黑素通过抑制p38通路减少腹腔巨噬细胞NO和ROS的产生
产水凝析气井积液诊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