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β1-42、Tau和P-tau在AD与VD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8-11-28于建平党小军

西南国防医药 2018年11期
关键词:微管磷酸化脑脊液

于建平,党小军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AD发病率为5.9%。但目前AD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手段,药物治疗只能延缓病情发展,缓解症状。AD的主要神经病理标志为形成神经元纤维缠结及老年斑[1],其中神经元缠结是由微管相关蛋白(Tau)过度磷酸化形成,老年斑是由脑组织内大量的β淀粉样蛋白(Aβ1-42)聚集形成的[2]。 因此,利用 Aβ1-42、Tau、磷酸化微管相关蛋白(P-tau)这样的生物标记物,有可能早期诊断AD。本研究拟探讨Aβ1-42、Tau蛋白、p-Tau蛋白三者在AD与VD患者之间的差异,探讨其对两种疾病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在咸阳医院就诊的AD患者58例(AD组)和VD患者58例(VD组),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1)。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n=58)

1.2 纳入标准 (1)AD患者:符合美国神经病学、语言障碍和卒中老年性痴呆及相关疾病学会(NINCDS-ADRDA)制定的AD诊断标准,均经头颅CT或MRI及神经影像学检查确诊;VD患者:符合美国国立神经病学标准及ICD-10痴呆的VD诊断标准,患者Hachinski缺血评分>7。

1.3 排除标准 颅内肿瘤、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积水、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疾病、双向情感障碍、精神发育迟缓、精神分裂等;抗精神病药物滥用者。

1.4 检测指标 患者入院后,行腰椎穿刺术抽取脑脊液1.5 ml,分别装置于-20℃条件下冻存待测。采用680型全自动酶标仪(美国伯乐公司),ELISA法测定Aβ1-42、Tau和P-tau的含量,试剂盒由上海元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以标准物的含量和OD值绘出标准曲线,计算回归方程,将样品的OD值带入方程式,计算样品的实际含量。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描述,数据检验方差齐性后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D组脑脊液 Aβ1-42含量低于 VD组(P<0.05),Tau及P-tau含量均高于 VD 组(P< 0.05)。 见表2。

表2 两组脑脊液Aβ1-42、Tau和P-tau含量比较(ng/L)

3 讨论

AD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目前尚不明确其发病原因,很多患者到中晚期才能够得到确诊,也因此错过了治疗时机,后期患者生存质量较低[3]。早在1990年就有报道,发现Aβ1-42和Tau存在于正常人的脑脊液中,且明确这两种蛋白的含量变化与AD的发病有关[4]。Aβ1-42主要存在于AD患者的脑组织中,凡是脑组织中Aβ1-42沉积性疾病,脑脊液中Aβ1-42均不同程度降低。Tau具有合成和稳定神经元作用,连接轴突中的微管,促进微管装配的稳定性[5]。近年在AD患者的脑脊液中发现了P-tau,发现AD患者存在Tau过度磷酸化,并形成双螺旋丝,沉积于脑内,从而导致神经元变性,引起认知功能障碍[6]。但目前对这3种蛋白在AD与VD患者脑脊液中含量的区别及对两者的鉴别诊断研究较少。

本研究发现,AD患者脑脊液Aβ1-42含量低于VD组(P<0.05),而Tau和P-tau含量高于VD组。罗庆新等[7]的1项研究中也发现,AD患者脑脊液P-tau含量显著高于VD组,VD组稍高于正常组,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表明这3种蛋白的变化与AD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且VD患者Tau可能存在过度磷酸化问题,导致P-tau的含量升高。

综上所述,患者脑脊液 Aβ1-42、Tau、P-tau 的变化对鉴别AD与VD具有较高的价值,可以联合检测作为鉴别AD与VD的生物学指标。但本研究存在样本量较小,且属于回顾性研究等问题,需要临床上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研究进行验证。

猜你喜欢

微管磷酸化脑脊液
微管调控成骨细胞功能的研究进展
胡萝卜微管蚜
——水芹主要害虫识别与为害症状
T69E模拟磷酸化修饰对Bcl-2与Nur77相互作用的影响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豆科植物微管参与胁迫响应的研究进展
ITSN1蛋白磷酸化的研究进展
脑脊液切口漏的修补治疗
微管及其靶向制剂在骨肉瘤细胞凋亡中的研究进展
磷酸化肽富集新方法研究进展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