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上半叶中美茶叶贸易中假茶问题研究
2018-11-28董晓汾
石 涛,董晓汾,卫 宇
(1.山西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2.山西大学 晋商学研究所/山西省晋商学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6)
茶叶是近代中外贸易史中当之无愧的“第一商品”。17世纪中叶,荷兰殖民者首次将茶传入美国,[1]53从此,茶便对美洲大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773年的“波士顿倾茶事件”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
1784年,美国首次来华开展茶叶贸易,早期中美茶叶贸易给美国带来了丰厚利益,对战后国民经济的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政府的鼓励下,美国很快成为仅次于英国的世界第二大华茶贸易国。[2]192但在中美茶叶贸易快速发展的19世纪20年代,假茶的流入扰乱了美国茶叶消费市场的正常秩序。假茶在一段时期内大量挤占真茶市场份额,导致美国华茶进口量骤跌。
之所以称之为假茶,是因为其与劣等茶完全不同。假茶通常是以草木树叶掺杂制成[3]984、通过染色改善看相,甚至再加入滑石粉、洋靛等物,口感拙劣,久饮致病,[4]77至迟从西晋起,假茶就已成为扰乱国内茶叶市场的毒瘤。*据晋《刘琨集》载,西晋大将军刘琨在与兄子南兖州刺史演书中托侄购买真茶,“前得安州干茶二斤,姜一斤,桂一斤,皆所需也。吾体中烦闷,恒假真茶,汝可信致之”,可见当时市场上出售假茶已为常事。这是目前所见假茶最早的记录。[5]91A. De Rosthorn在On the Tea Cultivation in Western Ssuch’uan and the Tea Trade with Tibet via Tachienlu一文中记录了假茶制作的方法,这些茶的制作“根本不用一等和二等茶叶,三等茶叶也只用很有限的一点儿。大部分的材料是少量包括茶树树干、树枝和最粗糙叶子的老根,混杂以大量诸如黄荆之类其他树木、灌木的嫩枝和树枝”。[6]27基顿奈尔(Gideon Nye)在其著作《Tea and the Tea Trade》一书中明确使用了“false tea”,基顿奈尔是这样表述的:“美国人认为的中国茶的‘糟糕口感’,it has chiefly arisen from the introduction of false tea……and this has in part been forced upon the importer by the demand in this country for a ‘cheap’ article”。[7]10
关于假茶外流的研究目前学术界极少涉及,个别史料记载假茶对清代川藏边茶贸易的影响较大。19世纪中期,经打箭炉出口销往印度等地的边茶约有65%为由胭脂栎、黄荆制作的假茶。[8]在学界关注较多的中英、中俄茶叶贸易问题上,对假茶问题也偶有提及。*据英斯当东著,叶笃义译《英使谒见乾隆纪实》载,1784年之前,由于英国茶税过高,茶叶造假的情况在英国非常严重;Robert Fortune《A Residence Among the Chinese》与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均记录,19世纪50年代,用茶末茶渣掺和浆糊及其他成分的假茶在英国有一定销路;秦含章《中国农业经济问题》载,20世纪初,“少数茶商贪图近利,常将假茶参混”。[9]523由于史料阙如,学界对近代中美茶叶贸易中的假茶问题尚无专门研究。纵观华茶在近代世界市场的失利,假茶泛滥是不可回避的因素。
基顿·奈尔(Gideon Nye)是19世纪上半叶长期在广州经营茶叶生意的美国商人,他根据自身经历记录了1821-1849年中美茶叶贸易的真实情况,著成《Tea and the Tea Trade》一书,1850年发表在纽约亨特商业杂志(Hunt’s Merchants’ Magazine)上。书中保存了丰富而详细的中美、中英茶叶贸易数据,包括茶税占英国国税总收入的百分比、19世纪上半叶英国工夫茶平均价格、家庭消费量、茶叶税率,英国人口和茶叶消费量以及人均税负情况,介绍了当时茶叶销量随着价格和税金变化的基本趋势,茶税降低对茶叶消费量和财政税收的影响,以及19世纪上半叶美国市场华茶消费量的变化情况,假茶流入对于华茶在美国市场销售状况的影响。据此Gideon Nye提出,输美假茶一方面有碍于中国茶叶在美国市场的推广,另一方面假茶的廉价又成为美国人对于假茶需求的主要根源。另外,文献还介绍了19世纪上半叶中国与俄国、荷兰及其他欧洲国家之间的茶叶贸易,对世界各个地区茶叶年消费情况进行了简要估计。文献记录了这一时期世界茶叶主要消费市场的具体情况,对于研究和认识19世纪茶叶贸易状况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据此我们发现,在19世纪上半叶中美茶叶贸易快速增长时期,假茶大量流入美国,引起中美茶叶贸易的剧烈波动——这是美国消费者与中国假茶的首次交锋,对中美茶叶贸易的发展造成了恶劣影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日后世界茶叶贸易格局的变革。
一 假茶对中美茶叶贸易的影响
美国建国之后,中美茶叶贸易呈快速增长趋势。1784-1785年,中国输美茶叶共计880 100磅,1810-1811年为2 884 400磅,[10]4126年间增幅达227.7%。19世纪20年代以后美国华茶进口“激增的趋势更为明显”,[11]71美国茶叶消费也达到了可观规模,美国茶商在其中获利颇丰。而假茶的出现扰乱了中美正常茶叶贸易,也影响了美国茶叶消费的稳定增长。根据奈尔的记录,1826-1832年是美国假茶流入非常严重的时期,我们试图根据史料记载和软件模型来还原当时的情况。
(一)假茶流入与美国茶叶进口量的剧烈波动
美国从1795年起便成为华茶贸易的第二大国,但在1820年之前,中美茶叶贸易波动较大,总量相对较小。根据奈尔所记录的数据显示,1821年至鸦片战争爆发前的近20年,是中美茶叶贸易快速发展,美国茶叶消费市场繁荣的时期。(见图1)
图1 1821-1839年美国从中国进口茶叶年度数据统计图[7]23
关于数据的可信度,美国历史学家拉图雷特(K.S. Latourette)在其著作中也给出同期美国历年进口华茶量:1822年为6 639 343磅,1828年7 707 427磅,1832年9 906 606磅,1837年16 581 467磅,1840年达19 333 597磅。[12]76虽无连续数据,但所涉年份与奈尔的数据基本吻合,因此可以推断,这组数据有较高的可信度。
图1显示,从1821-1825年,美国进口华茶从4 973 468磅猛增到10 178 972磅,年均增长达21%。1827年起美国华茶进口经历了大约5年的低潮期。1827-1831年,美国年平均进口华茶6 783 104磅,回落明显,而从1833年起美国华茶进口又以14 637 486磅的进口量突然回归高位。根据奈尔的叙述,美国茶叶进口量大幅回落的原因是在这段时期内“假茶”的流入。1821-1825年,饮茶之风在美国迅速普及,经营华茶贸易的美国商人获利颇丰。商人本性驱使他们试图从中获取更大的利润,假茶进入了部分不法美国茶商的视线。
当时流入美国的假茶叶是用草叶掺杂,或是将泡过的废茶烘干染色。为了使假茶卖相更好,作假之人不惜加入大量染色剂,以至于“美国人喝的每磅染色绿茶中就有半磅靛青和石膏”。[13]92-94奈尔在著作中说明,假茶的进口量没有显示在图1的数据中。值得注意的是,19世纪初,美国人的饮茶习惯已逐渐形成,茶已成为许多美国人晚餐中必不可少的饮品。[11]61在饮茶之风持续盛行的情况下,1827-1832年美国茶叶消费量骤减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事实上,1826年美国华茶进口量没能保持过去5年21%的高增长率,就已显示出假茶流入的端倪。作为茶叶商人的奈尔对美国假茶泛滥的情况深感遗憾,“在当时(1826-1832年)的美国,假茶充斥着消费市场,‘廉价’茶叶有着普遍而稳定的市场需求,这向来是阻碍中美茶叶贸易繁荣发展的最大因素。”[7]25尽管假茶流入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在当时无法进行准确统计。但美国茶叶市场假茶充斥,导致美国华茶进口出现反常衰退却是不争的事实。
(二)1826-1832年美国假茶流入量估算
那一时期,假茶到底在美国茶叶市场占有多大的份额?只有弄清这一问题,才能为解释19世纪上半叶美国华茶进口衰退提供切实有力的证据。然而,目前所发现的史料中并没有给出确切的数据。有鉴于此,我们试图运用“MATLAB 7.0”软件,根据假茶流入高峰期前后美国茶叶进口量的变化趋势,建立回归模型,估算出1826-1832年间美国假茶的流入量。
基于奈尔的论述可以推知,假茶流入对1825年以前和1833年以后的美国华茶进口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1838年以后,因受中英关系紧张局势不稳的影响,美国茶叶进口出现明显下滑,故剔除1838和1839年的数据。1826-1832年包含假茶在内的实际茶叶进口量数据是计算的重点,奈尔只提供了真茶的进口量,为了计算方便,将这7年的数据一并剔除。
利用1821-1825年和1833-1837年的已知数据,通过MATLAB中的拟合工具箱“cftool”进行多项式拟合,并对已知数据与年份的关系分别进行一次到四次的拟合输出,选择拟合程度最佳的模型计算出1826-1832年美国包括假茶在内的全部“茶叶”的进口总量,再通过与图1中相对应的实际记录值求差得到历年假茶的流入量。
我们通过对已知数据与年份的关系分别进行一次到四次的拟合输出,进而建立模型。运用用MATLAB编程中的多项式函数拟合命令“polyfit”对已知的数据进行拟合输出,分别输入:a1=polyfit(x,y,1);a2=polyfit(x,y,2);a3=polyfit(x,y,3);a4=polyfit(x,y,4),得到一次到四次的拟合方程和图像,具体如下:
一次拟合:Y1t=1.0e+007*(-7.744 7+0.672 3*t)
(1)
二次拟合:Y2t=1.0e+007*(-3.425 0+0.258 7*t-0.003 3a*t^2)
(2)
三次拟合:Y3t=1.0e+007*(-1.119 0+0.109 3*t-0.003 3*t^2+0.000 0*t^3)
(3)
四次拟合:Y4t=1.0e+007*(9.000 2-1.832 9*t+0.123 8*t^2-0.003 3*t^3+0.000 0*t^4)
(4)
其中,
Yit(i=1,2,3,4;t=1821,1822…1832)——进行i次拟合所得的相对应的年份t的美国包括假茶在内的全部“茶叶”进口总量;
Yt(t=1821,1822,1823…1837)——第t年的美国从中国进口茶叶的记录值;
ESSi——第i次拟合所计算得到的回归平方和;
RSSi——第i次拟合所计算得到的总离差平方和;
Ri2——第i次拟合所计算得到的判定系数,用以检验第i次拟合的拟合优度。
根据Ri2=ESSi/RSSi,计算出各次拟合的拟合优度(保留四位小数):
R12=0.972 4,R22=0.980 6,R32=0.982 1,R42=0.985 4
可见Yit与t的四次线性关系极为显著,通过对趋势值与实际值的方差进行分析,均在误差要求的范围内,说明四次拟合对模型的预测情况较好,故得到估算模型为:
Y4t=1.0e+007*(9.000 2-1.832 9*t+0.123 8*t^2-0.003 3*t^3+0.0000*t^4)
(5)
采用上述拟合方程来对1826-1832年的数据进行估算,得到每年的估算值Y4t。由于估算值Y4t与记录值Yt存在差额,此差额即应为美国各年假茶的流入量,用Ft来表示,则Ft=Y4t-Yt(t=1 826,1 827…1 832),计算结果见表1:
图2 MATLAB输出的年份与茶叶进口量的一到四次拟合图像
1826年1827年1828年1829年1830年1831年1832年Yt10 072 8985 868 8287 689 3056 595 0338 584 7995 177 5579 894 181Y4t11 273 00012 127 00012 839 00013 419 00013 883 00014 255 00014 567 000Ft1 200 1026 258 1725 149 6956 823 9675 298 2019 077 4434 672 819
可见在这段时期内,假茶占据了美国“茶叶”进口总量的很大比例,在1827、1829、1831年,假茶流入都占到了美国“茶叶”进口总量的一半以上,1831年竟达到63.68%,因此假茶消费对美国正常茶叶消费的挤占十分显著。
图3 1826-1832年美国真假茶进口量对比
从图3可以看出,1826年假茶初入美国,1827年假茶流入量骤增并超过了真茶进口,随后的几年中美国真、假茶进口量此消彼长,但在1831年时,假茶进口量出现最大值,为真茶进口量的近两倍。假茶流入量波动较大,有明显的随机性,可见美国茶商把运销假茶当作“冒险的生意”。
二 假茶输美的内在原因
贩卖假茶与否的决策,是具有逐利本质的茶商在与监管部门和消费者进行博弈后做出的。在中美双方对假茶输美管控薄弱的条件下,假茶得以流入美国。当消费者尚未掌握一定的茶叶鉴别技能时,随着美国茶叶消费的增长,贩假茶商拥有超额利润回报,但随着消费者鉴别能力的提高,假茶在美国逐渐失去市场。
(一)茶商贩假的回报
清政府虽把茶叶对外贸易事务全权交由广州十三行,但暗地里向洋人出售茶叶甚至假茶的私贩屡见不鲜,清政府也在打击“茶叶黑市”,“凡伪造茶引,或作假茶兴贩,及私与外国人买卖者,皆按律科罪”,[14]3651但缺乏成效。
茶叶初入北美售价极高,普通民众难以承受。随着华茶进口的扩大,茶叶售价有所下降,北美寻常百姓有了品茶的机会,醇香甘洌的中国茶很快赢得了北美民众的好感。假茶正是利用真茶在美国打开的市场帮助不法商人获得超额利润。
1.超额利润
美国建国之初的对华贸易属于散商的“个人冒险行为”,[15]718美国商船来华运茶的唯一驱动力就是高额利润回报。1784年,美国第一艘来华商船“中国皇后号”在广州采购了3 022担茶叶,投资12万美元,回国后获利30 727美元,盈利率高达25%。[16]95该船首航的成功在美国商界引起轰动,《独立报》称之为“一次具有远见卓识的、杰出的和成果丰硕的航行”,[17]8此后美国商人们对中国茶叶趋之若鹜,“在美国每一条小河上的每一个村落,就连只能容五个人的单桅帆船,都在计划去广州运茶”。[18]27美国来华商船数量逐年递增,1789年有15艘,1805年有41艘,而1832年竟达62艘。[19]11
随着参与对华茶叶贸易的美国散商不断增多,散商之间开始出现竞争,茶贸利润蛋糕也被不断分割。此时假茶进入了部分美国茶商的视线,作为茶叶的“替代品”,假茶能带给他们更大回报。
假茶的成本十分低廉,19世纪初,四川茶区的茶叶大致分为三等,一等优茶批发价每斤约320个铜钱,二等中茶每斤240个铜钱,三等次茶每斤180个铜钱,而用于制作假茶的胭脂栎、桤木叶、黄荆等物经过晾晒捆扎等工序,每斤只卖12至32个铜钱不等。[6]24-27即便加上包装、运输等成本,当时贩运假茶的平均成本也不会超过贩运最低等真茶成本的1/3。
图4 假茶贩卖产业存在超额利润
如图4,假设当时美国茶叶市场上的消费需求曲线为D,由左向右倾斜。MC1曲线和AC1曲线是茶商贩卖真茶的边际成本曲线和平均成本曲线,MR是茶商的边际收益曲线。茶商根据MR=MC的利润最大化均衡条件确定贩茶量Q1和零售价P1,在均衡点E1上茶商的平均收益为B1Q1,平均成本为G1Q1,茶商获得的实际利润为矩形面积W1G1B1P1。
当消费者茶叶鉴别能力较弱时,茶商可按不变的需求曲线D来制定茶叶贩运计划。此时,茶商贩假的边际成本MC2和平均成本AC2都较低,假茶的贩运量增加至Q2,零售价降低至P2,在新的均衡点E2上,茶商贩假的平均收益变为B2Q2,平均成本为G2Q2,售假茶商获得的预期收益为W2G2B2P2。按前文所估,当贩假平均成本为贩运真茶的1/3时,若茶商贩卖相同数量Q的“茶叶”,贩假利润为贩运真茶利润的3倍以上。
与此同时,较英、荷等传统茶叶消费大国来说,美国消费者的饮茶习惯确立较晚,对茶叶的鉴别能力较弱。当无法区分真假优劣时,价格优势往往更能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市场上的次茶甚至假茶,则可能要比价格较高的优质茶有更好的销路。这也是奈尔所说“‘廉价’茶叶有着普遍而稳定的市场需求”[7]25的主要原因。
2.消费扩大预期下的利润增长
1784年起,美国来华购茶总量一直保持较快增长。特别是1820年以后,美国茶叶消费市场快速扩大,在这种情况下,图4中的消费需求曲线D和茶商边际收益曲线MR均会平行向外移动,贩假的超额利润也会随之增长,这给茶商贩假提供了动力。
1784年中国输英茶叶占出口总量的37.8%,而同期输美华茶只占3.1%;1805-1806年,输英茶叶占总量的62.8%,美国占32.2%。仅用10年时间,美国的华茶进口就超过了除英国外的所有国家。[20]191-193但在1820年之前,美国国内茶叶消费规模较小,美国茶商来华购茶之后主要以转销他国的形式来获利。[11]761784-1800年,美国历年进口的华茶有一半以上转运至他国出售。1801-1811年,美国转销华茶比例还占其进口总数的1/4至1/2。[12]29
1820年以后,转销现象大为减少,据1821-1841年的统计,输美华茶用于美国本土消费的占到输入总数的4/5以上,而转运他国的还不到1/5,[21]100美国茶叶消费市场已达到相当规模。此外,美国进口华茶的种类也发生了变化,之前大量进口红茶以供转销,而在1820年后,供本土消费的绿茶进口占了主导。
由于北美长期受英国殖民统治,美国人在建国初期保持着与英国人一致的饮茶习惯,以饮红茶为主。事实上,绝大多数饮茶的欧美国家都以红茶消费为主,[7]48早期美国茶商也是通过向他国转销红茶来获利。随着茶叶在美国的不断普及,绿茶逐渐得到美国消费者的青睐,1800年以后,美国绿茶进口不断增加,1810年绿茶已与红茶平分秋色。[22]2719世纪20年代,美国茶叶消费市场急遽膨胀,美国绿茶进口量迅速超过红茶。30年代,中国绿茶已经成为美国茶叶消费的绝对主导,[20]191从表2的数据可直观看出:
表2 1832-1839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各种茶叶量(单位:箱)[7]23
图5 1832-1839年美国来华进口的红绿茶量对比
人口的快速增长也是美国茶叶消费市场发展的动力。1790年,美国人口不足四百万,到1820年增加到一千万,1840年更多达一千七百万。[23]7901821-1823年,美国年均消费茶叶700万磅,而从1824-1841年,这个数字增加到1 275万磅。[21]100
茶叶消费市场的繁荣不断刺激美国华茶进口的增长,而茶商在消费市场继续扩大的预期下,为了获得贩运真茶所不能获得的超额利润,而会选择回报更大的假茶来进口。
(二)茶商的风险
美国茶商来华购茶有两种选择,一是从“十三行”处收购,茶叶品质有保证,但收购价高,利润空间小;二是从茶叶黑市上选择次茶或假茶来收购,获利空间更大。无论茶商选择哪种方式购茶,都会面临一定风险,茶商会对不同风险进行权衡之后做出决策。
1.贩运真茶的风险
茶叶贸易带来的优厚利润掀起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中国热”。众多美商都筹划着去中国掘一桶金,但只有极具冒险精神和航海经验格外丰富的人才敢付诸实践,因为去中国运茶会面临巨大的风险。
北美民众虽早在17世纪50年代就开始接触中国茶叶,[24]290[注]据〔澳〕Nick Hall《茶》中记载,17世纪50年代,美国东海岸的新阿姆斯特丹等地居民就已知茶饮茶。但直到“中国皇后号”首航成功[25]252之前,几乎没有土生的美国人到过中国,[10]3-4[注]据〔美〕泰勒·丹涅特《美国人在东亚》载仅有两人,即雷雅德和戈尔。中国给美国人的印象只有遥远和神秘。由于航海技术落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商人从广州运茶到美国东海岸通常要花半年到一年的漫长时间。直到1845年,美国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快剪船“彩虹号”才创造了美国海上茶运的最快速度,但也用了102天的时间。[26]
当时,远距离海上运输是异常危险的职业。美国人开展海上运输较晚,航海经验匮乏,在遇到诸如暴风、触礁、海盗等险情时,通常损失惨重。1807年,曾成功往返于中美之间的美国商船“快速号”在西澳克罗特斯角海域触礁沉没。[27]307“同治六年三月初九日,美国‘那威号’自汕头出帆,遭风,至台湾南岬,触礁没”。[28]300商船一旦失事,美国商人就会面临巨额亏损。
来华运茶的美国商人基本为资本实力较弱的散商,多以集资方式雇佣商船来华采办,有的甚至倾毕生积蓄以支付运费和茶款,来华贩茶对他们来说相当于“生死赌博”。从1826-1830年,美国来华商船总数虽达到144艘,相当于同期英国来华商船的38.7%,但美国商船总吨位只有5 804吨,仅相当于同期英国商船总吨位的18.5%。[29]131如美国“希望号”商船排水量只有70吨,该船资本为8 860镑,运茶返美后货值增至3.7万镑,[30]20“大士克号”来华资本为7 138镑,返美后资本增值至23 218镑;[31]402“东方号”来华载茶1 618吨,单运费收入就达9 600英镑,几乎等于船价的3/4,[32]272所载茶叶价值应远在船价之上。增值数倍的资本一旦遭遇不测,尚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的美国商人是无法承受损失的。
即使茶商将茶叶顺利运抵美国,也不能保证收益。当茶叶内含水量达到7.5%以上,空气相对湿度在60%时,茶叶极易霉变。[33]214而海上潮湿的环境非常不利于茶叶的储存,茶商面临着茶叶受潮变质的损耗风险。当时中国的外销茶采用木质茶箱包装,木箱内部裱糊皮纸,外部加裱印上商号的厚纸,再涂上“光油”,用生漆拌漆灰胶涂于角缝拼合处,尽量达到防潮的目的。[34]69但木质包装的防潮能力毕竟大大逊色于现代工艺材料,茶叶经过数月甚至一年的海上漂泊,发霉变质现象还是时有发生,这会给茶商带来不小的损失。
2.贩运假茶的风险
贩运假茶也会面临上述海难、受潮等风险,但假茶的成本至多仅为真茶的1/3,即便是在运输途中遭遇不测,茶商也不至于血本无归。除此之外,贩卖假茶还会面临另外两方面的风险。其一是假茶被政府查获并遭受惩罚的代价,其二是假茶被消费者识别,导致销路断绝的压力。
(1)政府监管与惩罚
理论上讲,各国政府在双方贸易中均有打击假冒伪劣、维护市场秩序的职责,但当时中美两国在制止假茶输美上却未有较好的举措。
清政府认为茶叶为夷人“日用急需”,[35]424因此严控茶叶私贩活动,“不令商民与之交易,更有以制伏其命,彼未有不惧而求我者”,[36]250但茶叶私贩出洋终究无法杜绝,“洋面辽阔,漫无稽查,难保夹带货物私行售卖”[37]6洋商与私贩之间的“茶叶黑市”缺乏监管,贸易数额一度高涨,大量抢占了十三行的市场份额,为此福建通商总局曾表明立场,“倘敢造作假茶及以梗末掺和情弊,一经洋行察出告发到案,定即严拿究办决不宽贷。”[38]83
清政府虽然在打击假茶制售行为,但对假茶出洋的打击制裁却缺乏动力。当时洋人被看作是“未开化的蛮夷”,[39]116不能分辨茶的优劣,也没有资格饮用优等茶。[6]25此外,当时华茶在世界上尚无竞争对手,假茶输出似乎对中国没有任何坏处。况且在打击假茶输出中清政府还要支付相应的检查成本、执行成本等,因此打击假茶输美对清政府来说是没有收益的投入。
对美国而言,早期官方对假茶缺乏认识,对进口茶叶也没有严格的质量要求。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国的华茶进口,东印度公司作为英国垄断茶叶贸易的企业,对茶叶质量的要求近乎苛刻。1725年,英国率先颁布了禁止茶叶掺假的条例,开始对中国茶叶实施严格检验。[40]31766年,英国海关又增加“违者监禁处分条例”,对进口假茶行为实施严厉打击。[41]709如1819年11月间,行商送往东印度公司的231 000箱工夫茶中,有75 660箱都因“质量问题”被拒收[42]352因此清政府认为“西夷来中华贸易各国,英吉利最为狡诈”。[43]609
早期美国政府对进口的茶叶未见有严格检验程序,清政府则为美国下了“最为恭顺”的考语。[44]22美国早期对华贸易属于民间行为,美国政府虽设“领事”常驻广州,但并无实际职权。[45]325茶叶贸易被视为当时“最高等的商业”,[11]72美国政府对茶叶贸易更多的是鼓励和支持。“早期对华贸易提供了一个积累资金的手段,使大笔资金在不几年之内得以累积起来,供迅速发展中的(美国)各州的迫切需要之用”,[10]16为此,美国政府制定了诸多优惠政策鼓励中美茶贸的发展,于1789年和1791年两度通过对华贸易特惠法令,鼓励美国商人“为使年轻的共和国获得经济独立”而寻求“商业冒险”。[46]因此当时的美国政府对茶商几乎没有任何形式的限制,更未对进口茶叶进行质量把关。直到1883年,美国国会才通过茶叶法,首次对进口茶叶实行质量监控。[40]3
由此可见,在19世纪上半叶,中美双方对假茶输美行为均未制定有效的管制办法,来自政府监管的风险对茶商的影响非常有限。
(2)消费者识别与抵制
美国建国之初,消费者的茶叶鉴别能力较差,“与英国人不同,美国人对茶叶重外观,不重茶的品质,对茶的优劣鉴别能力不如英国人,以致英国人常说美国人不识货。”[11]61加之茶叶属于“后验品”,[47]1113[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要参编辑部编《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将“后验品”定义为“消费者必须在消费之后才能确定质量的商品”。。消费者需要在购买饮用后才能确定其优劣,这给茶商贩卖假茶以可乘之机。
19世纪上半叶,美国茶叶市场上不存在垄断经营的大公司,众多散商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假设消费者购买茶叶的平均周期为T,在时期2T时所有消费者都能了解在时期T购买茶叶的质量。将茶商贩卖茶叶的总成本分为基本成本和声誉成本[注]“基本成本”指美国茶商支付的茶叶采购成本、运输成本、关税成本等实际支出的货币成本;“声誉成本”是指茶商贩卖假茶而使消费者察觉,并对其以后的茶叶销售造成消极影响的成本。两部分,贩卖假茶和真茶的基本成本分别为c1和c2,利率为r,贴现因子δ=1/(1+r)。当茶商仅限于一次性交易,不存在时期2T及以后的交易,则在T时期售卖假茶的行为不存在声誉成本,贩卖假茶是其最优选择;若交易不断重复进行,则在竞争条件下,将支付较高的声誉成本。假定茶商在最初引入假茶时认为消费者无法鉴别真伪,而以与真茶相同的价格P出售,茶商贩卖假茶和真茶的利润分别为w1和w2,则:
w1=p-c1;
w2=(p-c2)×(1+δ+δ2+…)=[(1+r)/r]×(p-c2)
当w1≥w2,即p-c2≤r×(c2-c1)时,茶商贩卖假茶为最优选择,但茶商在贩卖假茶时,节约了基本成本c2-c1,但损失了声誉成本(p-c2)×(δ+δ2+…)=(p-c2)/r。因此,声誉成本越高,则茶商通过贩卖假茶榨取声誉所造成的损失越大,茶商贩假行为的激励就会减弱。
显然,随着茶商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易不断重复进行时,茶商贩假的声誉成本便会快速增加。此时,茶商会降低假茶售价p以减小售假声誉成本,以换取假茶销量的增加。但美国消费者也会逐渐意识到,购买真假具有更高的性价比。因为在中国,茶叶的本土转运成本、茶箱和绳索等包装成本、关税都是大致相同的,不以茶叶的等次、价值高低的差别而不同,假茶也不例外。假设上述总成本是每磅茶叶10美分,那么消费者在购买每磅30美分的廉价茶叶时,为这些不包含在茶叶本身价值之内的额外成本需支付茶叶售价的三分之一,而若消费者购买100美分每磅的优等茶叶,则对这些额外成本的支出仅占茶叶售价的十分之一。[7]10-11此外,廉价茶叶的营养成分较低、口感较差,假茶甚至还对健康有害。这些信息首先会被一部分消费者察觉,并传递给其他消费者,使茶商贩假的收益降低。
奈尔在其著作中认为,“美国消费者在不长的时间后就会掌握茶叶的鉴别方法,他们会以他们认为合适的价格买到品质适中的真茶,从而价格较低的真茶会逐渐占领消费市场从而使劣质假茶没有生存空间。”[7]25消费者识别会迫使假茶降价,压缩贩假茶商的利润空间,在一定时期后甚至有可能使假茶断绝销路。假茶在国外市场的滞销会迅速传导至国内假茶产地,如温州茶叶就曾因伪茶充斥而出口受阻。“瓯属茶叶,近来销路益滞,皆由奸商只图小利,不顾大局,掺杂假茶所致。”[48]529因此消费者对假茶抵制的风险对茶商影响较大。
三 余论
随着消费者鉴别能力的提高,美国假茶流入似乎从1833年起得到明显抑制,但这只是美国与中国假茶的初次交锋。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假茶又一次在美国市场泛滥。1877年,中国出口美国茶价比1876年每担低四五两,“大半系因茶色较次所致”。[注]申 报.一八七七年六月初六日.1883年,日本驻旧金山领事馆报告称,中国输美茶叶中“七八成为伪制茶叶,其中数量绿茶最多”。[49]本来在美国很受欢迎的中国茶叶,竟由于“茶庄利欲熏心,各施巧制之法,致使淡(水)茶愈劣,已失昔日之名矣”。[50]110鸦片战争前,美国市场上的绿茶几乎全部来自中国,1879年,中国输美绿茶仅占美国市场的66.6%,[51]93-96而到了20世纪初,这个数字降到35%,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绿茶对美出口大增,占到了美国消费总额的一半以上,成为中国绿茶的克星。[52]203
同样是假茶流入美国,两次的原因却截然不同。十九世纪上半叶的美国假茶进口是美国商人主动性的、为获取超额利润的商业投机,作为美国茶商的奈尔对部分不法茶商的贩假行为非常了解并深感遗憾;而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假茶再次流入美国则是茶商的被动行为,因为当时伪劣茶已在中国大行其道,[53]123,[54]86[注]当时国内市场假茶泛滥,部分地区的老字号茶庄因售假歇业,如济南的“鸿德昌”、“德景隆”等商号,见济南市志4;在茶叶出口市场,掺假之风同样盛行,中国国家纷纷立法禁止中国假茶输入,见何乐琴《农业标准化管理——探索与实践》。外商来华购茶时能购得质量上乘的真茶实属不易。
1760-1840年,清政府只准外商在广州一港贸易,华茶出口量有限。自中国各口岸开埠以降,华茶出口量骤增。1843年我国出口茶叶为30万担,1863年达128.1万担,1886年跃增至268.2万担。[55]而我国的茶叶生产向来是小作坊式的手工生产,产量无法满足骤然增长的出口需求,因此假茶就大量出现来填补茶叶出口需求的缺口。事实上,随着饮茶之风在欧美国家的盛行,中国茶叶便成了稀缺资源,为了获取优质、稳定的茶源,外商往往需要深入中国产茶区收购或通过提前支付茶款的方式来预订茶叶。[56]即便如此,假茶还是源源不断地流向世界,最终导致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节节败退,世界茶叶贸易格局发生了巨大变革。
中国在一个垄断的、缺乏竞争的环境下不断扩大着海外茶叶贸易,在生产能力持续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茶叶商品化程度的提高、国际市场需求的无序增长,使得中国茶叶在价格和质量上都无法满足这一需求。制售假茶几乎是商人逐利的必然选择,假茶流出便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然而,在商人与消费者的博弈中,起初靠信息不对称来获得超额利润的商人并不能维持这种不平等的交易。随着品质不同茶叶的销售,外国消费者很快意识到质量与价格的关系,迫使商人回到正当经营的范围中来。在中国茶叶供给能力不足、面临质量风险同时又无法介入到中国国内茶叶生产领域的情况下,盗取技术,尝试在其殖民地进行茶叶生产便成为其增加收益的首选。在印度、锡兰、日本等地茶叶种植的成功并参与到国际茶叶贸易之后,中国茶商在由垄断转向自由竞争过程中的脆弱是近代中国茶叶贸易衰落的又一内在因素。
在经营方式的限制下,茶叶国际需求的增加并未刺激中国茶叶生产技术的进步。对于包买商来说,供不应求更容易获得高额利润,因此技术进步的投入无疑是一种增加成本而未必见效的浪费。对于中国政府来说,茶叶生产贸易仅是制衡洋人与维持国内稳定的手段。国家从未参与到茶叶的生产环节,又对茶叶的流通环节多加限制。政府严格规定茶叶在内地的陆路运输路线,不准由海上就近运输,来保证内地关税的征收和广大运输工人的糊口。[57]261-264清廷尚未看到茶叶国际需求的增加和经济效益之间的联系,经济动因的缺失导致政府在促进茶业改良方面无所作为,茶叶产量、质量长期维持在较低的水平,无法满足国际需求。假茶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大量出现,成了出口华茶的“替代品”。假茶的流出损毁了华茶的声誉,甚至使日后的世界茶叶贸易格局发生变革。中国“茶老大”的地位受到动摇,1887年,印度茶叶出口第一次超过了中国,引起朝野上下的震动。[58]724茶叶出口的急剧衰退、华茶国际市场价格持续走低,对政府、茶商、茶农的恶劣影响开始显现,社会各界关于茶业改革的呼声高涨,清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派员出国学习先进茶业技术[59]122-124、兴办茶务教育[60]384、设立出口检验机构[61]630-635等等,但终究未能挽救没落的中国茶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