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情境化识字教学方法研究
2018-11-28江苏省泗洪育才实验学校王清清
江苏省泗洪育才实验学校 王清清
以往传统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以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进行知识讲授,学生只能被动地进行学习,因此,教学的效果并不明显。伴随着当前新课程改革持续深化的发展趋势,有许多全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都获得了广泛的运用,情境教学法即是其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充分运用情境教学法,可有效提升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笔者通过下述几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有效地运用学语文情境化识字教学方法。
一、充分运用模拟情境的语文识字教学法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当中,情景化教学具有多样化的方式方法,而在其中模拟化的情境教学是一种运用较多的教学方法。在开展小学生识字教学时,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为学生有效地创设良好的模拟情境,使学生能够较好地融入教学情境当中。模拟情境具有多样化的方法,教师应在教学过程当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适合学生的识字模拟情境。在语文识字教学时,会较多地运用多媒体识字教学,可充分借助于多媒体影音结合的特点,为学生直观形象地展现出视频与图片,让学生能够聚精会神地进行学习,在多媒体所构建的轻松愉悦教学氛围当中,快乐进行识字学习。例如,教师在教学《江南》一课时,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江南地区荷塘的视频,并运用《春江花月夜》作为背景音乐,创设模拟情境。教师可以“画外音”的方式,进行提升:同学们,我们摇着乌篷船来到了美丽的江南。此时,你看到了江南什么样的美?教师适时出示“江”“叶”的图片与生字,并向学生提出问题:请观察这两个字的字形结构特点,如何来有效地记住这两个字?学生回答:江字是左窄右宽的左右字形结构。叶字是左窄右宽左右字形结构。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较好的理解与记忆生字。
二、充分利用故事与游戏进行识字教学
对于小学生而言,识字学习时整个语文学习当中的一个重点与难点。而通过情境化教学,能够有效降低识字学习的难度,让学生能够较好地学习与掌握所学的课文生字,教师可依据小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充分运用故事与游戏教学法,如此一来,既可较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提升识字效率。运用故事与游戏,能够构建起一个生动有趣、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例如,教师在教学《秋姑娘的信》教师可展示给学生课文当中所涉及的各种动物与人物的图片,例如大雁、青蛙、松鼠、山村孩子等,让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集中于图片当中,教师再进一步提问学生这些动物与人物的名字。教师再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写这些动物名字。教师讲述故事,秋姑娘与大雁、青蛙是好朋友,它分别写了一封信给它们。但是,有些小朋友不认识信里的一些生字,现在我们就来通过游戏学习这些生字。在学生完成游戏之后,教师就成员可以对其展开评论,并整合意见做出修改;最后,教师需要对学生学习成果展开评价,分析学生作品的设计思路,小组合作配合度以及样品的使用价值等,挑选出最优秀的作品并进行奖励,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三、通过劳动理论讲座的举办,增强学生劳动的意识
众所周知,理论与实践不可分割,对劳动技术相关理论的学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程开设的意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比如在小学劳动技术教育(苏教版)《了解生活中的编织物》中,学校可以举办相应的劳动理论讲座,内容涵盖以下内容:(1)在经济发展落后的古代社会,面对器材急缺,资金有限的情况,人们通常通过人工编织技术进行工艺品的制作,不仅能够减少相应的经济支出,也符合旧时手工业发达的时代特征。如,在二三十年以前的社会中,人们通常通过根据自身喜好人工编织竹篮、扫帚等家用工具,既实现了器具美观性,也颇具使用价值。(2)讲座中也可以涉及有关编织技巧和编织范围等,并现场安排有意向的学生上台,指导其进行编织技术的学习。(3)讲座也可涉及常见家中手工编织物,以多媒体图片视频的形式加以呈现,并为学生安排课后任务,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编织物的模型,并以小组形式完成编织作品的制作,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体验劳动技术课程学习的意义。在讲座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日记的形式写出自己的收获感想,提高劳动技术教学的高效性。
总而言之,小学劳动技术授课教师,需要通过专题讲座学习、课外小组合作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参观等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同时,帮助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技能,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