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任务驱动成功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任务驱动教学实践
2018-11-28梁巧娣
⦿梁巧娣
任务驱动型的教学实践将教学目标变成了一个个靶子。学生在完成任务就好像在打靶。箭中红心可以增强打靶者的信心,也带领着他继续更难的任务。计算机课堂使用任务驱动来帮助学生掌握相关计算机技能,完成任务后,学生的自信心增大,渴望挑战更难的任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任务驱动教学的成功需要一些策略。
一、合理设计任务——教学实践的前提
任务驱动是指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以任务为连接点,将知识点融入任务中,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取得收获,达到教学目的。任务的设计是有一定要求的。合理、科学的任务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带动学生的学习气氛,如同游戏通关一般,继续求知探索。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难度太低或太高都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计算机学科,在小学这个阶段,是一门操作学科,重在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明白基础操作。这样的教学要求虽然不高,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认真对待。设计的任务应该能够吸引大部分学生,并且可以尝试多种操作相结合。任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可以对任务进行动态调节,某些任务学生完成的较好,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大任务难度,一些任务较为困难时,教师可以将其分段进行,先引导学生完成第一步,再加大难度完成任务。因此,任务的设计不只在存在于教学前,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现在的社会,计算机普及程度较高,学生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电脑。比如说进行复制粘贴操作时,教师指导学生使用编辑菜单将一个文件移动到另一个文件。这个任务在经常接触电脑的同学看来比较简单,他们一般使用鼠标左键进行拖拽移动,达到最后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指导时,鼓励学生使用多种方法进行操作。在学生完成一些基础操作后,教师就可以安排难度较大的任务了。比如说相关软件的学习,一般学习的是word。word中涉及到很多文字排版,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进行小操作的完成,复制、粘贴、剪切文字,文字大小、颜色,段落间距,背景填充等。然后,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完整任务。任务难度适中,学生不会因为找不到相关的操作窗口而放弃任务。
二、自主解析任务——激发学生兴趣
设计任务是教学实践的第一步,任务本身具有合理性才能够成功驱动学生进行任务的完成。在完成任务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再是指导者,而是协助者。教师所需要做的是协助学生,确保他们在正确的方向上进行任务。教师要将任务完成的权利交到学生手上,让学生自己主动完成。计算机的课堂应该是学生主动解决问题,而不是老师一步步指导学生。计算机操作需要学生自己探索,只有完成了一个个任务才能够带给学生信心,维持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在计算机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主动解析任务,自主解决问题。
比如说使用word进行文字编辑,学生在进行这个任务的时候,第一步是要找到并运行这个软件。运行软件的方法有好几种,可以点开始按钮,在开始菜单的程序中启动word,也可以点击电脑桌面图标进行启动。教师在下达任务后,不需要指导学生如何打开word,学生在解析任务后,就会自己想办法开始任务。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直承担指导角色,那么学生会产生依赖感,不会自主思考解决问题。
三、小组合作——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计算机的教学任务不是智力的考验,考察的是学生的操作熟悉程度。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学生在一起寻找信息,探索软件,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经过讨论的操作技巧会更加深刻的印在学生脑海里。操作次数越多,学生对于软件的熟悉度越高。这种熟悉度与是否是学生独立探索没有关系。小组讨论完成任务,既能够节约时间,快速找到问题,又能激发学生去更深地思考问题,发现新功能。
比如说在word软件里进行文字的编辑和格式的调整。学生在平时接触电脑时,并不会注意太多word格式和排版问题,因此,这个任务对学生来说是新奇的、陌生的、需要认真探索的。学生是否独立完成字体大小、段落间距、首行缩进等很多小的操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在课堂后能够熟练使用这些操作。那么,小组讨论就十分有必要了。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可以快速找到相关的按钮,并且在不断试错、点击的过程中发现其他功能。这样的积极、热烈的讨论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自己的困惑,快速获得知识。
总之,小学计算机教学课堂主角应该是学生。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熟悉各种操作。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增加,能够自主去探索计算机操作。实现这种效果的前提是设计的任务有趣,难度适中,能够让学生增加自信。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解析任务,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的任务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