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8-11-28赖澍蓁
⦿赖澍蓁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多以阅读类的文章为主,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因此,语文课堂学习显得愈发枯燥乏味。课堂导入环节是极其重要的,而且课堂教学的导入,是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其快速的进入课堂学习活动中去,并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本文就语文阅读情境导入的几种方法进行论述。
一、故事导入法
小学生爱玩好动,天真活泼,而且其好奇心极强,总是喜欢新奇的事物,尤其喜欢听新鲜而有趣的故事,这是小学生共同的心理特征。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从课堂的导入环节入手,设计合理的教学情境,并且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一来,必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譬如,教学工作者在教授小学四年级《新型玻璃》这一篇文章之时,教学工作者便可以采取故事导入法,以故事的形式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中去,并且快去地进入对新课的学习。为此,可以这样导入: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这样糟糕的天气,却有一个人在展览馆的外面,他鬼鬼祟祟的,不知道有什么计划。他在展览馆外面踌躇了很久很久,最终还是蹿进了陈列着珍贵字画的展览馆,他的目的是为了划破玻璃,偷存放在里面的珍贵字画。然而,当他的玻璃刀触碰到玻璃的那一瞬间,响起了急促的报警声。随之而来的便是警察,于是,小偷落网了。此时,学生定会十分好奇,并且发问:“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玻璃?为什么只要触碰到它就会发出警报声呢?”教学工作者便可以告诉学生这就是一种新型玻璃,随之,教学工作者便可以引入到本节将要学习的课文《新型玻璃》。这样一来,教学工作者便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本篇文章的兴趣,也提高了课堂阅读教学的效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图画导入法
图画导入法,顾名思义,就是借助教材中的插图挂图或者教学工作者自己准备的教学图片,抑或采用信息技术,将图片以课件的形式播放出来,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通过有效的指导,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并且通过大胆的想象,能将图片与文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的话,学生不仅能快速地进入对文章的学习,还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文章,以此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比如学生在学习《诚实的孩子》这篇文章之时,教学工作者便可以利用书中的插图进行导入,首先让学生认真地观察图片,并回答这样的几个问题:图片中有几个人?他们在干什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等等这几个问题,学生通过对这几个问题的回答,早已进入了对文章的学习,他们也就自然而然的去阅读文章了。这样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而且这种导入方式更直观,而且能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对文章的学习,不仅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情景感染激励法
情景感染激励法就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工作者通过对情景的合理创设,从而感染学生,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并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这样一来,定会收效甚佳。
比如,教学工作者在教《桂林山水》一课之时,首先要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并且针对学生的兴趣,采用情景感染激励法进行课堂导入:“去年暑假,老师携亲人到桂林游玩,初到桂林,老师被就被桂林的山水所深深的吸引住了,奇山、秀水、美景、峦峰,无一不让人为之动容,那真是大自然的千古杰作,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另外,桂林山水的绮丽景色中还有象鼻山、斗鸡山、磨米山、寡婆桥、望夫石……更是别有洞天,同学们有没有兴趣去欣赏呢?去感受一下‘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绮丽。”此时,学生对桂林的山水定会充满好奇,更想深入的了解桂林的山水,于是迫不及待地阅读课文中的桂林山水是怎样的,这就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可想而知,教学效果明显。
总而言之,课堂导入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合理的课堂导入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要学生愿意去学,主动去学,课堂教学效率定会成倍提高。为此,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要根据教学内容,甄选最佳的导入方式,极大限度地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