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018-11-28徐建惠
⦿徐建惠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应该在培养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郑文光先生提及:“任何科学发明创造,都是从科学幻想起步的。”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具有独特的优势。同时,想象力的培养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利用课文重现图画
画家用画笔描绘多姿多彩的世界,而作家则用文字描述他们所看到的一切。文章中的词句都是灵动而有生命的。学生把词句的概念所代表的状态、具体事物在脑子里重现出来,使概括抽象的东西变成具体形象的东西,才有可能触景生情、浮想联翩,才能对这个词有具体感受,产生语言形象感。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只有凭借想象才能走进课文所描述的世界,进入一个能闻到气味,能听到声音,能辨别色彩的世界。教学中可结合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如《草原》一课中记叙了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大胆展开想象,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并把自己所想象到的画面画下来,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又如,在教学古诗《望天门山》的时候,我常会让学生读诗进行想象,然后画成与古诗词内容相匹配的画。学生在画画的过程中不但要细细品味文字,还要想象文字所描述的画面,这样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二、在朗读中启发学生想象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说明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指导学生朗读是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让学生边读边想,在读中展开想象,则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重要手段。《新课标》明确提出:将朗读作为一项培养学生能力的任务。实践证明,声情并茂的朗读,增添音乐感,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可以进一步培养想象力。
如《晏子使楚》一课可重点采取分角色朗读的形式,组织学生模拟入境,边读边想楚王的自高自大、目中无人及晏子不亢不卑、从容应对的神态。如在教学《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一文时,我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读课文设身处地的想象当时筑路大军所遇到的种种困难,然后通过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句话体会建设者们的信心与决心,进而想象他们当时昂扬的战斗精神及打通风火山隧道时的喜悦之情。又如,《半截蜡烛》一文,因为这是一个剧本,所以我在让孩子了解了剧本这种文学形式之后,再让他们去想象、去揣摩文中每一个人物的心态、表情、动作等,然后再让他们分角色演一演,深入浅出、入情入理分析人物形象。
三、在质疑解惑中促进学生想象
我们常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就如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质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实施新课标的今天,“放手让学生质疑解疑”的新课改精神更强有力的占据了语文课堂。不管是对文章整体的感知质疑,还是对部分的感知质疑,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都需要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再现文中的画面,不断地想象与课文相类似的生活片段,进而提出自己的疑问,达到学习效果增倍的目的。
如教《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学生在学习“父亲不分昼夜地挖掘,挖得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这一重点内容时提出:“为什么这位父亲不用挖掘工具呢?”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如:在学习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之后有孩子提出:“虽然都是出于爱,但是作为父母能不能不用那么极端的语言来评价自己的孩子呢?”孩子提出这个问题后,我趁热打铁,让孩子讨论父母应该怎么样鼓励和批评孩子最好,使学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从而引发更加深刻的思考。
四、在拓展延伸中让学生尽情想象
语文学习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是语文,因此,语文的学习不应局限于课本或课堂。“从你的房子里面走出来”,走出象牙塔,让知识向生活延伸,可以接触更多的,更贴近生活中的学习资料。语文学习应时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把语文带到生活中。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想象,畅所欲言,有助于提炼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想象能力。如在教学《桃花心木》一文时,我让学生想象:假如你是一棵正茁壮成长的桃花心木苗,你想对种树人说什么呢?你觉得自己要怎么做才能养成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呢?
实践证明,越是单纯的孩子,越容易激发他们内心对知识的渴望,越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想象力。教师只需在他们的心中播下想象的种子,他们就能自由自在地在天南海北中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遨游。因此,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通过各种渠道,多元化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成为勇于创新,善于思考的二十一世纪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