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策略
2018-11-28薛冬兰
⦿薛冬兰
部分教师表示,很多学生抱着被动学习的态度参与学习,如果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教师就无法有效地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引导,教学效率也就非常低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这些教师非常关心的问题。现说明几个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策略。
一、鼓励学生发现知识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会告诉学生一个学习目的,让学生抱着目的去学习。教师认为这样的教学效率会比较高,然而却没有意识到,这样的教学方法会造成学生学习被动性的问题。教师要意识到,当教师告诉学生学习目的时,学生便觉得自己失去学习主动性了,从而态度就会变得被动。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引导学生主动的发现问题。
以一次教师和学生一起在食堂中吃饭为例。教师要求学生主动发现食堂中有哪些事情与数学问题有关。学生觉得这样的事情非常有趣,于是和教师玩起了“找数学”的游戏。学生发现,食堂上写明了菜谱,这就有一个统计的问题。比如学生可以统计食堂菜的最高价、最低价、平均数、中位数的问题。学生发现,食堂的收银员在计算机前录入菜的单价和总价,这又涉及到加、减、乘、除计算的问题。当有些学生觉得已经总结完食堂里的数学问题以后,教师又引导学生思考,数学问题就只有关于数的问题吗?能不能再仔细的找找?学生发现,食堂的桌面是长方形、登子是长条形的,这又涉及到几何问题。在食堂的清洁工阿姨来收盘子和碗的时候,学生发现,这里存在分数、比例、方程等问题。
部分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之所以没有主动学习的精神,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过去没有受过良好的引导,学会有一双发现数学知识的眼睛。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观察事物的数学特征。教师要让学生主动观察生活中的数与量的问题、几何图形的性质特征的问题等。当学生受到了这样的观察训练以后,遇到问题时,会主动观察数学问题。
二、引导学生创造问题
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只让学生被动的解决问题,而不让学生创造问题。学生慢慢的就会产生错误的认知,学得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就是被动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创造问题,使学生在创造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学习知识。
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1/2+3/x=5/6这个方程为例。教师要求学生不仅要完成这个方程的计算,还要编一个应用题来描述这个方程。
小红买了一些水果,其中爸爸爱吃苹果,妈妈爱吃梨。现在要怎么分水果呢?小红数了数他共买了12个水果。现在要怎么分,才能够把水果分得平均呢?小红发现,如果把苹果分成2堆,1堆就有3个苹果。如果把x个梨分成3堆,一堆就有3个梨。现在爸爸和妈妈就各有三个苹果、三个梨,这就平等啦!经过计算,小红发现爸爸和妈妈共拿走了水果的5/6比例的水果。请问小红共买了几个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学生编写的应用题中“现在爸爸和妈妈就各有3个苹果、3个梨”,这个题在应用题中有必要吗?“才能够把水果分得平均呢?”这个数学问题是在探讨水果分得均不均的问题吗?此时学生才发现自己编的应用题存在很多问题。他编写应用题时,没有注意到应用题的规律:第一,他不是应用数学语言来编写应用题,编写的内容废话太多,编写应用题应使用数学语言来描述。第二,他没有表达清楚数学问题的逻辑性,在编写应用题的时候,应当准确的告诉别人已知条件是什么、未知条件是什么,这是他人解决应用题的方向。第三,要把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的逻辑性梳理清楚,不能给出与解决问题无关的数量关系,也不能漏给数量关系。在创造数学问题的时候,学生发现了自己学习应用题的思路存在很多问题,这一问题成为学生未来学习知识的方向。
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现有的问题来创造数学问题。比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学了知识以后,给他人出题;在学习了算式以后,把算式编成应用题,让他人解决等。学生通常不喜欢被动的学习知识,却很喜欢进行创造,在创造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一些过去他没有发现过的学习问题,这些问题将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方向。
三、激励学生延伸问题
在学生创造了知识以后,教师可鼓励学生应用发散联想的方式来深入思考问题,继续延伸问题。小学生的联想能力很强,当他们在延伸问题的时候,能够挖掘出现多的数学问题,这些数学问题将是他们学习的方向。
比如在学生编出了1/2+3/x=5/6这个方程以后。教师可鼓励学生应用各种形式来翻译这道算式。无论学生应用什么方法都可以,只要能翻译出这道算式。有一名学生应用饼形图的方式诠释出算式。他绘制出了一个共6格的饼形图。现在饼形图分成3种颜色,红、蓝、白。饼形图上注明了红+蓝的区域为5/6的区域。现红色区域占1/2,蓝色区域中某一个区域中数量为3,这片区域是蓝色区域某一片的数量,现不知蓝色区域共能分出几片这样的区域,只知道蓝区的区域划分是等量的,提问,蓝色区域的总数量是多少,才能让饼形图的逻辑成立?在这次延伸的过程中,学生表示,刚开始他想应用柱形图来表达这个问题,然而画来画去,他始终画不出最好的表达方法。此时,他突然想,柱形图适合表达数量多少的问题,而这一题可以视为占比的问题。能不能应用饼形图来画呢?通过这一次的思考,学生又检验了自己统计图形知识点的问题。
教师在引导学生创造完成了一个问题以后,可以鼓励学生自由的联想,应用多种渠道创造问题,学生在联想、创造的过程中,能够发掘出各种问题。当学生发现自主的联想、创造能够挖掘出很多数学问题以后,他们倒会结合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特长,应用这种方法自主学习知识。
四、总结
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自由观察的机会,让学生学会结合数学问题的特征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正在学习的问题创造知识,在创造的过程中,学生会自主的发现问题;让学生通过联想来继续创造问题及诠释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教师应用这种方法,能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各种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