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有效预习方法的策略研究
2018-11-28江苏省宿迁市泗阳经济开发区学校冯仲琼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经济开发区学校 冯仲琼
在语文授课中,要想让学习达到更好的效果,预习是必须要做的。预习是一种习惯,好的习惯可使人受益匪浅,如果用在学习上,会让学习事半功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时刻提醒学生注意预习习惯的培养。认真预习,能让学生的阅读理解力有很大的提升,并且在预习当中,还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解惑的愉快。
一、预习可以找到不足,提高学习效率
当教师和学生交流的时候会发现,在预习时,学生会发现很多他们在课前不理解和不知道的问题,这就会让学生不得不动脑想、翻书查,勾画出重要之处,带着不会的问题,听课的时候就会格外认真,这就使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加,学习效果提高,对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沟通也很有帮助。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难题解决了,学生对课堂的喜爱也日渐增加,学生上课的时候特别轻松,觉得有趣味,学习主动性也有很大的提升。
当教师安排预习时,有必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要求不能太高,应根据课文内容提出不同的预习内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语言知识有一定的累积,语言的基本技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预习的时候应侧重文章的核心思想,理解作者的观点以及文章要表述的思想和感受。预习时,学生要对不懂的问题进行记录,并在上课时多与教师进行互动。
二、使用多种方法进行有效预习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没有正确的预习态度,对预习的好处也一无所知,用消极的态度来进行预习,简单地读一下课文,写几个生字,其实没有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甚至文章讲的是什么都没有弄明白。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则应该对学生多进行引导,在告知预习作用的前提下,对预习的详细方法也要进行指导。一般来说,在预习时,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善于使用符号做标记,比如重要的词语用“*”标注,关键的句子就用括号标注,生僻字查字典注音,陌生的词用词典查出词义并标注在旁边,找出陌生词语的近义词以及反义词,并分别标注到这个词语的上面和下面,很多事情都能在预习中完成,这些标记也会为以后的课程以及互动、自学和复习打下很好的基础。
如果学生在预习中遇到比较难的问题,比如课文的写作背景、作者经历等,可以下载信息,访问互联网查找,尤其对一些重要的信息进行复制粘贴,经过适当的编辑,做一张漂亮的知识卡粘在课本中。如果发现很多信息没有太大用处,要进行修改,以达到精益求精。
在预习中,学生可以把文中空白的地方利用起来,把查到的有用信息写在上面,还可以诠释对句子的理解、体验和感知。学生在做记录的时候,行跟行之间空隙要大些,以方便做修改和补充,从而可以随时更新。
预习时,学生要学会切身体会,让自己进入情境中,进行大胆的设想,这样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课本的内容,感悟作者的感受。在阅读时,注意段落的上下结合,加深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体会、理解课文的思想和深意。
另外,进行预习的时候,同学之间应该多进行交流,大家可以互相传阅预习笔记,交流预习心得等,以便可以从中学习到其他同学的长处,弥补自己预习中的不足,实现最佳预习效果。
三、明确预习目的,清晰预习目标
预习时,教师应多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详细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不同个性。预习的时候,教师应该给学生充足的预习时间,并提供安静自由的预习环境。让学生有多样化的预习方法,善于阅读,查阅资料,争取让所有的学生在预习中感受到快乐。
学生在预习的时候,一定要知道学习的内容和学习方法,强化目标性,让学习有针对性,以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但是,课文学习的目标和要求并不统一,主要还是基于不同课文的类型。例如六年级上册《观书有感》等古诗词类,要把对诗词的理解作为重点,着重体会作者的感情,就像这首诗用暗喻的手法告诉大家,只有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人的心智才能变得更加豁朗。再比如《船长》这类小说题材的文章,则应把文章中人物的性格特点作为关注点,多进行分析。《草原》主要描写了景物的俊美以及当地人的善歌善舞、热情好客,这类文章要注意体会文中美句以及学习文中众多修辞方法的运用。因此,预习目标不能一概而论,不同题材的课文,预习的侧重点也不同。
四、关注教学模式,预习让被动变主动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把学生放在紧要的位置。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里,把以前依赖课堂讲解逐步转变成主动地进行学习。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把学生看作朋友,不摆架子,多和学生交流,善于倾听,鼓励学生的进步,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的进取心得到增强。
“不会学习的人等于文盲”,这句话再一次诠释了学习的重要性,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预习无疑是最佳的途径之一。好的预习习惯可以提高学生探索认知的能力,也是取得好的成绩的保障和基础。当学生能感受到预习的快乐时,将不再惧怕预习,把预习当作习惯,当作理所应当的事情的时候,预习便会成为学生的朋友,朋友之间一定会愉快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