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的探究式学习开展

2018-11-28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麒麟中心小学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15期
关键词:探究思维过程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麒麟中心小学 张 建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非常能够锻炼孩子们自主创新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学科,教师们需要重视对语文的教学方法的创新,为新时代的孩子们搭建一个稳固可靠的发展平台,为孩子们今后的学习发展铺路。这就需要教师们通过使用一些探究式活动活跃课堂气氛,让小学语文课堂不再死板地固定在某些形式上,而是让学生在一些有益于发散思维的活动中,开心愉悦、充满自信地去获取知识,体会到探究学习带来的满足感,从而进一步地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开展这些探究式学习活动呢?这就要求教师们在充分熟悉课程内容的前提下,引领孩子们先通过短时间的自习,提出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让孩子们自己去探究问题所在,而不是像以往一样通过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来学习。唯有孩子们自己通过思考提出的问题,才是最能帮助孩子们提高自身理解能力的方式之一,当孩子们通过自学提出问题后,教师们当然也不要急于去给出标准答案。因为我们都知道,要培养发散性思维人才,标准答案是不可取的,老师们应该通过适当的引导,鼓励孩子们自己去找到问题的答案所在。在这一学习过程中,老师只是扮演一个引路人的角色,并且一定要有耐心,一步一步地带领孩子们找到最后的答案。因为真正的主角是孩子们,所有知识的教授没有比孩子们自己通过提问并找到问题的答案更加有效。接下来,让笔者向大家介绍开展有效的探究性学习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一、熟悉学习内容及目标

教师在组织开展探究式学习之前,一定要对本次学习的内容及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进行熟悉整理,然后根据目标想出一些探究式学习的有关环节和活动,让孩子们被故事活动所吸引,从而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探索的参与欲望,唯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们向所要达成的预期目标靠近。因此,教师们要怎样创造故事环节和活动呢?首先,教师们可以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去设身处地地思考一下,以孩子们现有的知识阅历水平,他们在活动中会在哪些方面产生困惑和好奇,从而提出问题。我们都知道孩子们因为年龄比较小,对事物的感知认识还比较局限,这时如果教师们能提出不同的观点,就很能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其次,教师们可以结合生活中有趣的事情,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激发孩子们听的兴趣,从而将相关知识传递到位。再次,教师们还可以通过开展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益智小游戏的方式来引导孩子们在游戏中得到启发,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接受。这些方法都比死板地传递给孩子们知识要更加有效一些。

二、培养孩子们探究式学习的兴趣和习惯

教师组织开展探究式学习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在探究过程中,开拓发展自己的创新发散性思维,提高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仔细的观察能力,让孩子们把仔细阅读当成一种习惯,从而更加严谨。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课本内容时,可以要求孩子们自己学会读懂课文,多读几遍,在反复的阅读中找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并鼓励孩子们讨论解答。在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们的辨析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从而更好地帮助孩子们进行有效的阅读。同时也可以先抛出问题,让孩子们自发地带着问题去阅读,这样有助于孩子们更加仔细地阅读文章里的相关内容,提高自身的探索性学习能力,从而更好地帮助孩子们找到文章的主旨大意等一些重要有用的线索,这些方式都能有效锻炼孩子们的思维拓展能力。因此,新时代的教师们要明确当今社会提倡的素质教育的内涵,不再把教书当成是单一的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要以提高孩子们的综合发展水平为目标,努力在传授相关知识的同时促进孩子们的思维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善于提问,正确引导

小学语文老师是孩子们步入小学后接触语文的第一任启蒙者,他们肩上背负着极其重要的责任,教师们要通过正确的引导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为孩子们今后的语文学习乃至其他学科的学习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因此,小学语文课堂决不能仅仅停留在之前的教育模式中,教师们要在备课过程中精心设计出一些问题来带领孩子们进行探究式学习活动,从而提高孩子们的思维拓展能力和创新思考能力。教师们要学会从孩子们的角度多思考,多研究,养成多思多想的习惯,多提问题并思考,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们探索。只有教师们先养成勤思善问的习惯,孩子们才可能受到教师的影响,从而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多想一些“为什么”之类的问题,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善思的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和水平。因此,教师在教授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孩子们带着问题去仔细分析阅读文章内容,这样,在找出答案后,孩子们对文章的理解才会更加深入。大家都知道孩子们的思想情感是很直观的,对不同的事物,他们会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阅历给出不同的思考。这时,教师要做的不是用一些所谓的正确答案来圈住孩子们的思维方式,而是要耐心地引导孩子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内心所想,并加以正确指导,这样的效果绝对比教师自己给出标准答案要好。

总之,教师们在教授过程中要牢记孩子们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职责在于正确引导孩子们找到正确且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孩子们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孩子们自主创新、积极实践探究的能力,从而得到更加有效全面的发展。

猜你喜欢

探究思维过程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