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数学课堂教学沐浴人文的阳光

2018-11-28李乃红

小学生 2018年4期
关键词:长方体人文教材

⦿李乃红

人文教育属于终生教育,光靠人文学科的教育来进行人文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应把人文教育贯穿到一切学科的教育中去。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性呢?如何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起到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呢?我想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树立尊重人、理解人、发展人的教育观,并通过课堂教学的行为逐步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态,积极探究的欲望,主动发展自己的数学能力。

一、营造课堂新氛围_——体现尊重人

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的营造正是建立在教师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的,离开了尊重就谈不上民主与和谐。因此,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得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充满自信地学习数学,平等地交流各自的数学认识和理解。

案例1:分类练习教学片断。

人教版第一册p40分类练习:指出每行中不同的是什么?(狮子、小鹿、马、小鱼)学生七嘴八舌,纷纷说是小鱼跟其他小动物不一样,还说出了许多的理由,老师也肯定了同学们的想法。

(这时,有一位同学犹豫地举起了手)

生:我想是狮子跟其他小动物不一样。

(老师一时回不过神来,其他同学也都哄笑起来,指着他说:“不对!”那个同学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师:请大家不要笑,听听××同学是怎么想的好吗?

(老师用鼓励的眼神望着他)

生说:狮子会吃人,其他小动物不会吃人。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吗?

生说:有!

师:在课堂内××同学能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真棒!我们其他同学要学会认真地听同学的发言,想一想别人的说法是否有道理,这才是有礼貌的,做个懂得尊重别人的好孩子。

(很多学生回过头来朝他微笑,那个同学也自信的挺起胸膛)

反思:我想,教学中只有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尊重课堂中的每一个个体,尊重每个个体思维方式,学生才会多一分自信、多一分快乐、多一分潜能的可能性。因此,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尊重孩子、渗透人文性的前提,是落实数学教育教学目标的有力保证。

二、找准教学新起点——体现理解人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建构对数学知识理解的过程,他们带着自己原有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向学习活动去建构对数学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深入的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重新确定教学中的新起点。

案例2:人教版认识钟表,教材第一课时安排认识整时,第二课时认识几时半。

课前,我对班中41名学生做了一次前测:能正确读出整时的学生约占全班人数的70﹪,能认出几时半的学生约占30﹪,有几名学生还会说出看钟表的方法,个别孩子还知道一天有24小时,1小时等于60分,分针转一圈,时针正好是1时……面对这样的结果,我们真的无动于衷,以本为纲进行教学?《课标》明确指出:“教材的编写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教师创造性教学、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只有这样,数学教学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基于上述分析,教学时教师对教材进行了这样的处理:创设情境,认识时针、分针;教师直接请学生在学具钟面上拨出自己认识的时刻,同桌互相认一认;4人小组在大钟面上拨一个大家都喜欢的或都想认识的时刻,全班展示;对展示的钟面时刻进行分类;学生自读认识整时,并相互启发概括认识整时的方法(认识整时虽是教学中的重点,但是学生已有了这样的生活经验,所以在教材处理时侧重点放在方法的概括上);学生互教认识几时半是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认知中的难点,所以教师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通过小组讨论、集体反馈进行互教互学,充分发挥优等生的资源作用,使不同的学生在一时间内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样的教学设计正是站在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发展的平台上进行的,真正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三、挖掘教材新内涵——体现发展人

(一)引领学生去初步感知数学的思想方法,体会数学的有用性和趣味性人教版一年级新教材中已有安排了一些题目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但这只是给我们上课教师指明了一种方向,更多的题目要靠我们自己去挖掘、开发。比如:①教学了“基数、序数”之后我安排了这样的游戏课:(简单推理)看着图想一想,我排在队伍中,我前面的人比我高,排在后面的人戴眼镜,我是女孩,你能找到我吗?②学习了“10以内数的认识”后安排了这样的趣味练习课:(渗透等量代换的思想)看着图,摆一摆、说一说一壶水可关两只热水瓶,一瓶热水可泡四杯水,两瓶热水可泡几杯水?

(二)适当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比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后,我带领学生开展了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校园内的数学问题。学生叽叽喳喳地告诉我:教学楼是长方体的,旗杆是圆柱,香樟树的树干有点像圆柱体、花坛是长方体……学生们在实践中知识得到巩固,在游戏中智慧得到发展,在愉悦中个性得到张扬,情感得到升华!这不就是我们所要追求的“人文”教育吗?我想,只要我们每一位老师转变教学观念,处处本着为学生的发展着想,时时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他、尊重他,我们的数学课堂定在“人本”的阳光沐浴下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参考文献】

[1]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

[2] 《小学教学典型示例(数学)》.

[3] 《中国科技信息》,2007(17).

猜你喜欢

长方体人文教材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教材精读
制作长方体盒子
拆拼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