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炼小学生的习作能力是提高核心素养的法宝
2018-11-28江苏省启东实验小学
江苏省启东实验小学 季 健
“一怕写作文,二怕学英文,三怕古诗文”是小学校园里传颂的口头禅,这从某一个侧面反映了部分学生害怕写作文的现状。为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想学生所思,给学生所求,努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提高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保驾护航。笔者借此契机,就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浅谈肤浅体会,以达抛砖引玉之愿景。
一、拓宽视野,广积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许多学生内心都想写出较高质量的文章,但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教师只有拓宽学生的视野,才能写出各具特色的佳作。
1.积沙成塔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鼓励、引导他们走入社会、关注生活,学会用身心去感受、用眼睛去观察、用激情去探索,逐步积累丰富的素材。
(1)“眼”要多看。电视、杂志、报纸、博文,社会百态、自然万象都在眼中过、心中留,让学生节假日走到户外,欣赏一下山清水秀的景色,感受一点风土人情,不愧为积累素材的捷径。
(2)“耳”要多听。不管是听街谈巷语,还是专题讲座,都能使学生大脑中的鲜活素材水涨船高。
(3)“口”要常开。说话题、议感想和析得失,都有利于帮助学生在交流中整合生活素材,并在脑海里有序生根后茁壮成长。
2.博采众长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记录习惯也是明智的选择,如在平时要求学生把课外读物中的生动片段、优美词句、写作技巧等及时摘录下来,并且予以适度记忆。
3.审美赏析
阅读一篇美文不在于是否感到精彩,而在于赏析作品表达的精髓和主旨的鲜明。譬如:我曾经要求学生利用空闲时间学习《古诗精华集》,首先以读的方式让学生第一次感观,其次针对学生阅读中发现的疑问,我采取讲故事的方式,帮助学生领悟其中的含义,接着摘录一些千古名句,写在黑板的一角,并鼓励学生记忆,最后再以读的方式去回味,从而有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二、攻心为上,引导模仿
教师是学生人生旅途中重要的领路人,许多小学生往往会把老师的言行当成模仿的对象。为此,我在这次作文的讲评课上采取“攻心为上”的策略,引导学生在珍视自己的人生经历的基础上提高写作能力。
1.恍然大悟
上课铃声响起,同学们都笑盈盈地期待得到老师的表扬,可我直截了当地提问:“大家都是‘哈姆雷特’一个人吗?难道大家都是洗碗高手吗?我们不妨现在查询一下字典,做家务就是洗碗的意思吗?”此时,许多学生羞愧地低下了头。接着,我一边举出三个学生的作文本,一边赞赏道:“帮妈妈洗菜、打扫卫生也算家务嘛!”学生恍然大悟,脸上露出了微笑。
2.拓展视野
此时我趁热打铁,先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围绕家务话题进行广泛的讨论,很多学生畅所欲言,做家务还包括洗衣服、浇花、做饭、叠衣服、烧开水,甚至父母身体不好时端水、送药等方式,最后,我用黄色粉笔在黑板上板书:“发生在周围的小事可以成为作文里的大事件,请珍视自己的经历。”
三、赏识学生,激发能力
每一个成年人都渴望得到同仁或者领导的认同和赏识,何况未成年人呢?因此,我们应在“赏识”上做足“文章”。
1.佳作欣赏课
习作课上把学生写得比较精彩的片段在班上读出来,让大家互相学习,并组织评议,促使小作者把文章修改得更好。一般而言,孩子们喜欢老师读自己的文章,因此,凡是学生写得比较优秀的语段,我都在班上读出来让大家欣赏,即使一些较差的学生有只言片语的精彩,也及时予以表扬,从而让更多的学生增强自信心,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
2.慷慨地表扬
天下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即使是孪生兄弟,他们的智力、潜能等方面也各不相同,因而针对学生的习作,不能只是表扬比较优秀的学生,而应该善于发现写作方面属于“学困生”的闪光点并予以慷慨表扬,不管是简短的作文批语,还是课堂上一两句激励性的语言,都能调动大多数学生,尤其是“中差生”的写作积极性。
四、文不厌改,改出精彩
许多学生在拟稿时往往“一气呵成”,当完成初稿时就产生了“趾高气扬”的现象,一般不愿意再去看一遍,即使来一个“回马枪”式的回阅也属于“走马观灯”,紧接着就是充满兴奋地誊写好,交给老师算万事大吉,长此以往,这些学生的写作水平不会稳步提升,殊不知古今中外的一些文人佳作都是经过千锤百炼后成功的,古人说的“文章不厌百回改”就是这个道理。可见,修改是作文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逐步养成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1.边读边改
作文初稿写成以后,可以边默读边修改,先看看文章中间有没有错别字、病句等,再看看整个文章的题目与内容是否相符,结构是否得当,叙述是否清楚,重点是否突出。
2.生生互评
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生之间可以同桌互评、四人小组互评或者自主选择同伴互评,其他学生能够从别人的教训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在整个班级中形成良好的合作与竞争的氛围,让更多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3.教师评议
教师在批改时一定要狠下工夫,对于学生习作中妥帖的字词、精彩的语句和激情洋溢的片段,都用小红圆点画出来。在撰写评语时不能采用“文通句顺,主旨鲜明”等空洞的词语,而应该采取充满激励性的语言,如:“如此精妙的构思妙不可言”“阅读你的收尾呼应的语段属于一种欣赏,让人回味无穷”“谢谢你,你的文章使我高兴了半天,真想把每一句话都画上小圆点,因为每句话都是那么精彩”……学生拿到作文本后,当看到老师的激励性评语后都会欣喜若狂的,写作兴趣倍增。
春风杨柳万千条,广积素材立意巧,师生互动心相约,自主创新习作好。但愿大家群策群力,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注重积累素材和情感体验,让更多的学生在不断地观察、思考、创新中写出不拘一格的佳作,使语文核心素养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