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托起明天的太阳
——浅探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2018-11-28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成章小学王惠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成章小学 王惠珍
许多次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学生发表完一个正确的观点之后,为了进一步了解他是否真的理解,我随即反问,虽不说出反对的字眼,但语气、神态都故意流露出不同意的样子,学生常常能察言观色,否定自己的观点,盲从于我的暗示。许多次在庆祝某个节日时,我兴致勃勃地要求小朋友布置教室,在大家都忙着贴窗花、拉花帘时,常会有一道让人心痛的不和谐的画面出现,只见某个小朋友怯怯地站在一边看着……分析原因,就是现在孩子的动手能力太弱了!
歌德有句名言:你失去了财富,你只失去了一点点,你失去了名誉,你就失去了很多,你失去了勇气,你就什么都失去了。的确如此,缺乏自信的学生更多的是看到自己的弱点,认为自己不行,因此错失了许多的良机。要知道自信是一个人获取成功的精神支柱,是一个人采取自觉行动的心理动力源泉,是一个人成长和成材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当我们迎来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时,我们该如何帮助那些缺乏自信的学生呢?
一、睁圆眼睛看——仔细观察
一位心理辅导老师跟我讲了这样一件事:一位内向文静、成绩平平、做什么事都显得特别谨慎的女孩,在咨询中向她倾诉了自己的烦恼:从入学以来,发现老师很少关注她,她觉得自己像一棵被遗忘的小草。为此她常常感到自卑,从而郁郁寡欢,甚至产生了无尽的迷茫与痛苦,渐而开始厌学。这件小事让我感受很深,课堂上老师和学生近在咫尺却又远隔天涯,而学生们是多么渴望得到我们关注的目光呀!所以要让学生充满自信,首先要睁圆眼睛看——要将目光投向学生。睁圆眼睛看,不仅要求我们广泛看,看学生的品行、学习,看学生的生活、劳动等;还要求我们认真看、时时看、事事看,看学生的昨天与今天,多做纵向的观察与比较。这样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与存在的问题,便于我们及时地正确引导,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与重要,从而树立起高度的自信心。如我班的杨晶旭小朋友,因父母离异,他跟随爸爸过日子,但爸爸没有责任感,长年漂泊在外,对他不管不问,杨晶旭只能寄养在同村人家。生活的磨难、认知能力的有限,使他常常觉得自己没有出头之日,还时时担心同学歧视他、老师讨厌他,他看不到自己的潜能,做事缺乏自信。偶然的一次,我发现他独坐一隅翻看童话故事书,虽然当时刚学汉字不久,但他看得倒也有滋有味,正极力在寻找他所认识的汉字呢!我走过去,用热情的语调夸赞他是个好学上进的学生,并坐下来和他一起把故事读完,然后我摸着他的头爱怜地对他说:“书是最好的老师,里面有精彩的世界,你爱看书,可以到老师那儿去拿。”正是我的主动关怀,杨晶旭受到了鼓舞,心灵上也得到了满足,这使他萌发了积极向上的动力。现在,每篇新课文他都能抢着先背,一有空闲就拿着一本书念念有词,有时还能吸引其他小伙伴呢!
二、伸出双手帮——热情牵引
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等远比不上成人,因此,他们学习与进步的过程离不开老师的引导与帮助。儿童心理学家李文馥教授也说:“教的过程实际上是个相互影响的过程,你想真正影响他就必须先了解他,根据他的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思想、思路、方案。这个过程要花费很大的精力,但却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因此,我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制定了适中的目标,以使学生获得自信。大家知道,目标太高,学生经过努力仍达不到,久而久之就会失去信心;而目标太低,失去激励价值,也得不到教育效果。要将目标定为“跳一跳够得着”的位置,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逐步认识自己,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去做某事并且能够做好,让他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快乐。如我班的薛丹,家庭学习环境差,自身学习习惯又不好,因此成绩很不理想,学习缺乏自信心,为帮助她走出自卑的误区,获得持久的自信,我采用了“步步为营、层层推进”的方法。
首先,我不急于逼她交作业,但却让她知道老师也是关心她、爱着她的。下课时我经常走到她身边和她说上一两句话,使她感觉到我是多么和蔼可亲啊,多么重视她,使她产生一种感觉:再不完成作业、再惹老师生气,就太对不起老师了,同时,我也让她明白老师让她学习是为她好。
其次,挤出在校时间督促她学习。我利用中午或放学后的时间,让她完成部分家庭作业,使她回家后可以少做些,从而不觉得作业沉重,是一种负担。
再次,以其人之长比他人之短。善于寻找她身上的闪光点,进行正面或侧面的表扬,提高她在同学中的地位。记得有一次,有一名学生偶然没把字写好,我故意大声说:“你看看,这次你写的字竟然只得‘良’,你知道薛丹得了什么吗?她得了‘优’呀!”说完后,我用眼睛的余光去看她,发现她正羞涩地笑着呢!
最后,考前透露“行情”。在薛丹的学习习惯有所依托,基础知识有所提高之时,我决定加大力度,让她享受成功的喜悦。一次单元测试,我提前让她接触考卷,告诉她这是明天要测试的,问她哪些题目有困难,赶快问老师,这次她神情专注,格外用心,我也因她中了我的“妙计”而高兴,第二天测试,她得了“87”的好成绩,这次的成功大大增强了她的学习自信心。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分层对待,既面向全体,又注重差异,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目标去要求,并及时调整方法,热情牵引,努力使班上每位学生的优势和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全面和谐地发展自我。
三、敞开心扉爱——交融情感
现在的老师都懂得爱学生,但是爱是一种艺术,要讲究方法,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如何正确地去爱学生呢?
首先,爱学生要信任学生,要交给学生事情做,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学生都爱表现,有时尽管表现方式很荒唐,但老师也要充分相信他们。
其次,爱学生要尊重学生,正如意大利诗人马拉古兹所说:相信学生是由一百组成的。相信一块地,如果不适合种庄稼,可以试试种瓜果;瓜果也种不好的话,栽上树木也会带来绿荫。总之,会有属于他的一份收获。
洋洋大观的教育理论里没有一剂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生活里也找不到一把能开万把锁的钥匙,但我们老师应该让学生从小在心田里树立起一个“巨人”的形象,让心中的“巨人”帮助他们更趋完美地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