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教合一 玩出巧乐慧
——发挥自制玩教具活动教育价值的实践研究
2018-11-28侯霞珍
侯霞珍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幼儿园,江苏苏州 215000)
引 言
陶行知先生主张“教学做合一”,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以行求知,手脑并用。幼儿园自制玩教具具有针对性强、创造性大、联想性广等特点,是最能够实现这一理念的活动之一。师生在设计制作、玩玩学学中锻炼了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做中玩,玩中学,从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并让幼儿体验到创造的乐趣。那么,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应如何发挥自制玩教具的活动价值,引导幼儿进行有效的学习与游戏呢?
一、动手动脑,让智慧在动手操作中发芽生长
牢牢把握自制玩具的目的性和趣味性,是制作玩具的关键所在。自制玩教具从制作材料中来,以制作材料为本,须依据材料特性和幼儿特点找寻创意点,采取适合的策略,引发幼儿“做”的兴趣。
在大班“毛根小人爱运动”活动中,绘画运动人,这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如何化解这一难点呢?通过实践,教师发现“毛根”这种材料易于弯折造型,便于反复操作,于是把它变成一件适合幼儿操作的玩教具。通过观察与摆弄,幼儿将三根毛根组合扭成不同运动姿态的人,在不断探索的基础上了解、掌握每一个运动项目的主要动作姿态……
在小班“河马肚子大”活动中,教师根据故事情节设计了一款嘴巴能张合、能吃食物的大嘴河马。大嘴河马能“自如”地吃下幼儿喂它吃的各种颜色的水果。正是这一“大口吃”的动作,满足了他们“喂”小河马吃水果的动作的需求。幼儿大胆清楚地说出各种水果的名称、颜色,手口一致数数也在其中得到练习。
从上述分析中不难发现,教师在玩教具自制过程中,一方面对材料施加作用,另一方面考虑幼儿学习需要,在寻求材料和需要的平衡中不断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二、合理投放,让幼儿在愉快活动中获取经验
1.投放前——分类标志明确化,创设学习好时机
自制玩教具应妥善保管,分类放好,最好存放在专门的架子上,需要放置在容器内的做好相应标志,便于幼儿寻找、选择与整理。在中班“卡通贴纸大拼图”活动中,教师在存放拼图的盒子上面贴有不同的区分标志,这引起了幼儿探索的兴趣。幼儿:“我发现,游戏盒上的数字不同,有大有小。”师:“这说明什么呢?”幼儿:“里面的拼板的数量不同。”师:“数字大的表示什么?数字小的呢?”幼儿:“大的表示拼板的数量多,小的就少。”师:“哪个更难一点?”幼儿:“数字大的那个。”师:“原来数字表示难易程度呀!”“如果觉得自己能力很强,就可以选择数字大的那一盒拼图了!”在投放自制玩教具之前做好明确的标志,小小的标志为幼儿区分游戏材料、了解标志内涵提供了机会。幼儿对玩教具的分类更加明确,便于寻找与选择,初步探究游戏操作的方法与规则。
2.投放中——投放循序渐进式,把控量度与难度
自制玩教具的投放是一门学问,数量过多过少、难度过大过低都影响着幼儿的活动。在投放方式上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依照本班幼儿发展的实际情况把控好材料的数量和难度。
在大班“图形配配配”活动中,将若干个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梯形按照二等分、四等分进行裁剪,再一一塑封,最后放置在一个操作盒中,完成“图形配配配”的自制玩教具。起初,因为操作材料数量过多、操作难度过大,仅有个别能力强的幼儿敢于挑战,影响着幼儿的游戏行为。教师对投放的数量和难度进行了调整:先将大图形的二等分材料投放,随着幼儿对“部分与整体”及“等分”概念的掌握,再逐步将大图形的四等分材料、小图形的二等分材料及四等分材料投放至游戏区角。这样,在每一个投放阶段,“图形配配配”逐渐受到幼儿的喜爱。
3.投放后——注意归放整齐化,培养良好秩序感
自制玩教具如果乱丢乱放,会让幼儿误认为不需要珍惜和爱护它们。在玩教具的存放中建立适宜的行为规则,能有效提高幼儿的秩序感,也为幼儿学习整理物品提供机会。在中班“彩带飘飘”活动中,师幼运用一次性吸管和彩带共同制作了彩带棒。可游戏结束后,当一个个彩带棒堆放在一起,带子与带子间出现打结情况。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创设性地运用饼干纸质包装盒作为载体,在盒子上依次挖出横竖并列的小洞洞。游戏结束后,第一个彩带棒插在第一个小洞洞里,接着,玩好一个,紧挨着插在下一个洞洞里。此后,彩带棒乱堆乱放的现象再也没有出现,幼儿都会按顺序整齐归放。
三、有效组织,让教学做在玩玩做做中合体
1.多领域间交互运用,提高可利用频率
在运用自制玩教具时将其使用范围推广,让自制玩教具在领域间、区域间得以适用,达到“一物多用”的效果,进而提高其利用率[1]。例如,在教学活动中完成的撕贴画“北京天安门”,被运用到“我爱北京天安门”的教学活动,又被运用到“天安门广场”的建构游戏中,最后在班级主题墙“我爱我的祖国”的布置中被运用。
2.纳入教学和课程中,提升可利用价值
将自制玩教具运用到教学和课程中,深层次、多方面地挖掘其利用价值,去支持、扩展幼儿的学习。幼儿在美工区运用各种废旧材料塑造一间间小楼房。当一间间“精装修”房间设计完成后,天天忽然发出感慨:“我的房子真漂亮,谁愿意来买呀?”针对幼儿的兴趣与需求,教师及时给予回应与支持,以“楼盘”为主题的建构活动随之开展起来。随后,从“楼房设计”到“楼盘建造”再到“楼盘销售”,自制玩教具“小楼房”在教学中产生,随后又运用到游戏中,生成新的玩教具。自制玩教具得到充分的利用,大大激发幼儿“学”的兴趣,使其愿意学、爱学、好学、能学。
3.适时添加新元素,创设再利用机会
自制玩教具在投放之初保持足够的新鲜感,幼儿玩得比较带劲,但一旦掌握其中的玩法后,幼儿探索玩教具的欲望与兴趣点降低。小班超市游戏中,起初,爸爸的领带销售生意很火,可一段时间后就很少有人光顾。为了让小领带被再次利用以满足幼儿更高的游戏需求,教师给小领带装上了皮筋,这吸引了更多的“小爸爸”们。他们将领带往脖子上一套,高兴地喊道:“我是爸爸啦!”购买领带的小顾客越来越多……为自制玩教具增加一个新元素,就可再次得到幼儿的关注与使用。
结 语
自制玩教具活动为幼儿搭建了一个自由表现和创造的快乐天地,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师生一起参与的自制玩教具活动做学教合一,让幼儿“做中玩”“玩中学”,在做做玩玩中实现对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创造能力、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支持、拓展与促进幼儿发展,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制玩教具活动的教育价值。
[1] 李海玲.浅谈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的开发与应用[J].中华少年,2016,(16):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