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捕捉与处理策略

2018-11-28唐承兰

名师在线 2018年18期
关键词:先行者国父教材内容

唐承兰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一中明发滨江分校,江苏南京 210031)

引 言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但其以史料为载体分析历史的观念和意识还没有真正养成,对历史的理解易存在偏差和联想,喜欢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这就导致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存在钻牛角尖的现象。

一、加强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思想的引导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是不同的,具体表现在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学生回答问题的内容是不同的,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可以给出标准答案,出现错误较为正常,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直接否定,而是应该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同时,错误的回答也是教师课堂教学资源最好的切入点,是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和质量的重要举措[1]。

例如,在人教版《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程教学中,很多学生对明代经济发展并不是很认可。这是因为学生在学习宋朝历史以后,认为宋朝政局动乱,经常处于战争状态,经济发展应该不是很好,而且在技术、建筑和文学方面应该处于低水平状态。但学习《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以后,笔者发现学生有一些困惑,即为什么明代经济依然还会发展起来,并在科技、建筑与文学方面取得了重要成绩。针对此种情况,笔者就设置了一系列的问题: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材内容会不会是假的?如果不是假的,那么为什么明朝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是因为经济发展的原因吗?如果不是,那是什么原因?如果是,那么明朝手工业、农业都取得了哪些成就呢?通过层层设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如果学生回答错误或回答不上来,则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教材教学工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加强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想的引导非常重要,这是提高学生发展水平的关键。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理解能力不强,对历史发展的主要观点还处于学习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因此,教师在课堂生成性资源方面要善于捕捉学生错误的问题和思想,及时进行相关的处理工作,提高课堂教学效果[2]。

二、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做好动态处理

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做好动态处理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案设计不可能面面俱到,学生也会有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因此课堂教学中容易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和情况,教师要及时进行动态处理,根据课堂中存在的新问题、新情况做出合理安排[3]。

例如,在人教版《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课程教学中,虽然教材中介绍了很多孙中山的具体事例,包括创办同盟会、三民主义等内容,但课程临结束时一名学生提出来了,孙中山是国民党为什么还可以称为革命先行者呢?鸦片战争以后,很多事件中都有爱国志士在寻找出路,为什么他们不能称为“革命先行者”呢?此时,笔者意识到了民间对孙中山的认识影响了学生的历史观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组织学生进行了探究:“国父”是政府定性还是民间行为?此外,为什么称其为“革命先行者”而不是“先行者”?从民族民主运动到中国发展道路的探索,以及各种运动的性质帮助学生进行分析,区分“革命先行者”和“先行者”的概念,了解孙中山领导的运动是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以推翻封建帝制为目的,是一场革命。而在“国父”称谓方面,2002年11月修订的《关于正确使用涉台宣传用语的意见》中规定,对台北国立国父纪念馆不直接称谓,可称台北中山纪念馆。而且当下“国父”更多是台湾地区国民党才有的称谓,大陆并没有沿用。

初中历史教学内容中的很多史实与学生距离较远,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因此,学生存在疑问是非常正常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效地解决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正确了解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4]。

三、拓展和延伸课堂教学中教材内容的方向

拓展和延伸课程教学中教材内容的方向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课堂生成性资源得以处理的重要体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发现学生的思维会“出圈”,其理解内容并不是教材中界定的,而是有着自己的想象和问题。教师对学生思维“出圈”现象要及时做好教材内容拓展和延伸工作,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解决学生存在的疑问,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5]。

例如,在人教版《经济重心的南移》系列课程教学中,完成基础教学内容以后,有一个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经济重心为什么一定要南移,往北移不可以吗?我们经常看到的是闯关东,好多人都去了东北,而且东北地广人稀,人都可以去北方啊,自然经济重心可以转移到北方啊。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也引起了好几位同学的附和。教材中对经济重心发生南移的解释是,南方战乱少,社会相对安定;北方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南方自然条件的优越和政府的重视与支持。这显然与学生日常接触到的电视剧《闯关东》等影视剧的情节表达不一样。对此,笔者组织学生积极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了解历史上经济重心的南移和现在的经济重点是哪里,以及闯关东的时代背景,其带来的效应和对经济产生的影响。通过课外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学生对经济重心转移的了解更加清楚了,学习积极性也比较高。而且经过这次事情以后,学生的史料意识更强,不因自己的思想而坚持某种观点,而是学会了从史料分析的角度去验证自己的观点,起到了非常好的教学实践效果。

初中历史课堂生成性资料的处理要求教师必须在资料拓展方面做好文章,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为出发点,积极解决学生存在的疑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提高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同时,学会从资料整理的角度验证问题,更好地树立正确的历史观[6]。

结 语

初中历史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捕捉与处理是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常见问题,也是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认真做好历史教学设计,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疑惑和问题,帮助学生搜集史料进行验证,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分析能力。

猜你喜欢

先行者国父教材内容
别开生面先行者——孙中山的哲学创意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天域农业做藜麦产业的创新先行者
先行者 践行者 支持者
运用创新理念整合与运用历史教材
学案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
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转换探析
绿营又提废“国父遗像”
蒋介石首称孙中山为“国父”
尊孙中山先生为“国父”的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