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求“苏式课堂”的本色与灵动

2018-11-28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蠡口实验小学陈利坤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16期
关键词:苏式细节习作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蠡口实验小学 陈利坤

建构“苏式课堂”绝不是再造一个与其他课堂完全不同的课堂,而是要寻找、把握、凸显这一课堂的特质,以体现地域文化影响下的教学个性,进而克服当下教学中的同质化现象。因此,本色而灵动的“苏式课堂”应该成为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的追求。

一、苏式课堂的“本色”

要建立高效真实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就必须追求本色语文,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习说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让孩子们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真正学会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因此,不论是阅读教学还是作文教学,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有所得。

就拿作文教学来说,一般的孩子提起笔来就很茫然,我该写些什么?我又该从何而写呢?也就是心中无物,下笔茫然。如何让学生做到成竹在胸,下笔如有神呢?我想我的一节习作指导课《记一次活动——掰手腕》中的一些尝试会给大家一些启发。

“课标”提出:“习作指导要有利于学生开阔思路,自由表达。”这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时,能让学生开口说话,自由表达,允许学生出错,少一些限制,多一些引导。习作是一个习得的过程,得放慢脚步,用心去呵护!只有这样,学生的习作才有可能写出真情实感,而不是为了写作而习作。

在试上这节课的时候,相城区教育局督学沈明华校长听完我的课,对我说了这样一句话,使我受益匪浅:“作文教学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无非八个字: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于是,我一开始就开门见山地问学生:要写一次活动,必须交代些什么?回忆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要写清楚活动的整个过程。(此乃谋篇布局)紧扣活动时的场面描写,指导学生注意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这就是遣词造句)。既然是《记一次活动》,那就从活动开始。我就在作文课上进行了两组“掰手腕”比赛,让学生仔细观察选手的表现和场面的热烈。由于之前的铺垫充分,比赛精彩,所以,整个课堂氛围十分好。学生发言积极,写起来也是“下笔如有神”。课堂展示环节令人刮目相看,就连平时写作一直抄袭的同学都能写得很精彩。由此可见,学生不是不会写,不是没内容写,关键是看老师有没有激发起学生潜在的写作欲望。其实作文指导不需要多少花哨的东西!

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关系,只能进行片段写作,学生写得都不错,抓住了人物的动作神态,观察得也很仔细,在结束的时候,再次强调如何完整地展示一次活动的过程。尽管如此,不能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始终是一件憾事。或许,质朴而本色的课堂本就如此,在不断的遗憾与反思中进步!

二、“苏式课堂”的灵动

“教无定法,教学有法”。教学的过程应该是一种面对面交流的过程,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个体,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富有变化,要从调动孩子积极性的角度去考虑。特别是小学阶段,学生天性爱动,有强烈的表现欲,老师如果能稍加利用和点拨,生成的课堂或许会异彩纷呈!

如在教学《三打白骨精》这一课的时候,我有意识地把唐僧的“三拦”、孙悟空的“三打”和白骨精的“三骗”通过学生的表演展示出来,注重细节,让学生们在充分朗读并熟悉文本的前提下进行表演。由于学生的表演欲望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学习的气氛很浓。不用额外复习,课堂内容已以一种生动可见的形式深入孩子的心灵。

与此同时,我还在“三”字上做文章,加强孩子对文学常识的学习与巩固。譬如《红楼梦》里面的“刘姥姥三进大观园”;《三国演义》里面的“刘备三顾茅庐”;《水浒传》里面的“三打祝家庄”。让读过这些故事的学生简要介绍故事的大概内容,既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加深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可谓一举两得!

教学需要灵动,需要教师生动活泼地教,更需要学生生动活泼地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时要讲究方法,追求语言的艺术性!

又如我在教学《爱如茉莉》这一篇课文时,有学生提问:“爱和那平淡无奇的茉莉怎么会一样呢?我看不出来哇!”这个问题我当然有答案,但就这么直白地告诉学生,学生的印象一定不会深刻。于是我让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文,寻找相关细节。“读懂课文的一个秘诀就是要注意细节描写,你知道什么叫细节吗?你关注到那些平淡无奇的细节了吗?”学生说:“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一个会意的眼神,都叫细节。”紧接着,我引用一名言“细节流淌真情”后请同学自由朗读,注意每个细节给你的感受。一句关注细节的引领,让学生在课堂上用心去发现、领悟。很多时候,不需要太多的语言,学生内在的情感就会被激发出来,而一旦这些情感被激发出来,所爆发的能量会极大地驱使孩子深入文本的学习中去。这种主观能动性的发掘才是“教学无痕”的高境界。“你若盛开,花香自来”!

所谓灵动的语文课堂,就是在语文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在课堂上让学生真正活起来、动起来,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灵动的语文课堂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也是“苏式课堂”灵动性的灵魂所在。

三、苏式课堂的“本色而灵动”

于永正老师曾说过:“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某种意义上说,“苏式课堂”的本色与灵动二者就是一种务虚与务实的关系。本色就是要打好学生的语文基础,让学生有一定的语文能力,打好底色,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灵动就是要以充分的人文关怀和熏陶来促使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使其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务实和务虚必须结合起来,二者才能相辅相成!一堂本色而灵动的语文课,能够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帮助,这应该是每一个语文老师都乐意看到的!

有人说教学是一门艺术,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程序式、标准化的课堂教学可能要来到了。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坚守和追求“苏式课堂”的本色与灵动,使之在一定范围内成为一种范式,以此来引领我们苏州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而置身于文化浸润的“苏式课堂”中的苏城学子也一定会呈现一种敦厚有礼、温文尔雅的精神风貌!

猜你喜欢

苏式细节习作
苏式美酒——惠泉
打开一扇窗,读懂苏式生活
园林美——童眼里的苏式家具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苏式”与“教育”
细节取胜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