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式”与“教育”

2017-04-07张勤坚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7年6期
关键词:苏式造园月饼

张勤坚

苏州的教育,是颇有些特色也颇有些追求的。

几年前,苏州教育界曾讨论过关于苏式教育(苏式课堂)的概念。当然,我对这个概念是非常模糊的,不过,说到“苏式”,就立刻会联想到精工、巧作和温润、雅致,这是“苏式”魂之所在。

对“苏式”两字的认识,其实自记事起便已经有了。只是,那时对“苏式”的好感主要集中在以月饼为代表的苏式糕点上。年稍长,跟着祖辈人到镇上茶馆听书,便不由自主地迷上了这种艺术形式,对“苏式”也便有了进一步的感知。20岁以后,教书育人,阅历渐长,更在苏式园林、苏艺盆景、苏作家具等具象物事和江南丝竹、娄东琴韵、碧螺茶香的抽象意蕴中体悟到吴文化的多姿与丰盈。因此,我便想通过月饼、评弹、园林三种吴文化的典型代表与“苏式教育”在点上做一个类比:

苏式月饼于我的诱惑主要在于包裹馅料的面皮,水、油自然分离的特性在面的糅合下混为一体,并在烘烤后形成丰富的层次感,在一层层渐次剥离和品尝的过程中,满手满嘴的酥香也是渐进和有层次的,即便是在扫掠一空之后,那些掉落桌面的点点碎屑,依然能刺激起食客无穷的回味。苏式课堂的设计就应该这样考究和用功,考究与用功并不仅仅在于对教学内容的精妙预设,而更多表现于学习者在学的过程中那种层层剥笋渐入佳境的主动学习,乃至“手有余香”般延宕到课后的教学余味。

苏州评弹的绝妙之处,在于表演者或一扇一木,或一琴一曲,既可小桥流水温婉自如,亦可烈马长枪风雨萧肃!苏式课堂上的教师,也应该在举手投足间,或婉约,或激昂,或静若处子,或动若脱兔,多姿多彩又不失“苏式”之典雅大方,真正把自己融到孩子内心,这是苏式教师的一种境界,是基本功,更是一种自我修炼。

苏州园林最大的特点就是小中见大,一步一景,移步换景,借景生情,是一种时间的艺术,一种空间的艺术,更是一种历史的艺术。苏式造园有一独特手法叫“借景”,站在拙政园的“倚虹亭”能眺望园外的北寺塔,是为“远借”,沧浪亭的花窗映衬着屋外的修竹而互成景致,则为“互借”,这都大大地拓展了园林的空间,虚实相生而意象幽远。“苏式教育”既要着眼宏大视野中的课程意识,又要特别懂得关注细节,方寸之间亦可以气象万千。从学科间的相生相合出发,“借景生情”并融合创生出具有苏式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我们可以从造园之“借”中得到诸多启示。

吴地文化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于“苏式教育”可資借鉴处颇多,仅就个人印象中最为深刻的三个物事,写上几笔,算是对“苏式教育”未来发展可能性的一个美好愿望。

猜你喜欢

苏式造园月饼
打开一扇窗,读懂苏式生活
即将开启!独墅湖边的“新苏式”工作
我有一个特别的月饼
一起来做月饼吧!
明代苏式家具设计在现代装饰设计中的综合应用
“苏式”教育核心价值的研究
浅谈隐逸文化与中国园林
“盛世造园”说考论
欢乐的中秋节
月饼你喜欢啥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