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8-11-28单玉良
单玉良
(江苏省常熟市浒浦学校,江苏常熟 215512)
引 言
初中阶段的学生的思维处于不断成熟的过程中,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优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拓展学生思维,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辨别思维能力和阅读创新能力。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习惯,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学生利用灵活的思维能力更好地学习初中语文,全面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一、培养初中生思维能力的必要性
初中生的认知能力不断完善,思维也逐步成熟,他们对于身边的事物及外界的事情有着自己的判断[1]。在初中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科学思辨、积极思考、充分思索。初中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科学开展教学工作,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一直以来,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将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目标,而是将重心放在提升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和应用能力上,仅仅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相关内容。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应该积极拓展着力点,更加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和综合素养。一方面,初中语文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思维方法,但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往往容易忽视培养学生的这些思维能力。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这些思维能力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科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非常必要和关键的。另一方面,初中语文中的很多内容从表面来看是相似的,但其本质是存在显著差异的,学生很难判断这其中的差异和区别。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他们缺乏科学思考的能力和应有的思维水平。基于此,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如何观察区别事物之间的具体特点,能够自觉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分析和审视事物。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结合学科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特点,科学开展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2]。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是多元化的,具体可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积极更新教学理念,科学优化学生创新意识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想科学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需要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全面创新教学方法,不断优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主动进行教学尝试和创新,科学探究新颖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应该积极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提高专业知识的综合水平,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勇于表现,大胆思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养成创新思维。科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应该从自身做起,积极学习新知识,充分借鉴其他院校或者学习网站上的新颖的教学理念,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工作。其次,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和独立个性。在创新活动中,学生的个性并不是无约束的个性,而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教师理应尊重这种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思索,并且在思索过程中养成积极的心态和自信的心理。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通过广泛涉猎课外读物,拓宽学生自身视野来获得丰富的课外知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丰富的学识和扎实的基础,更离不开广泛的阅读。比如,学生可以利用学习网站来进行知识补充和更新,这就使得他们能够轻松获得新知识,为他们思维能力的培养奠定了比较扎实的基础。
(二)积极开展课堂提问,全面丰富教学内容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科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应该注重课堂提问的运用。部分初中生可能对语文内容缺乏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自信心不足,缺乏学习动力,这本身制约着他们思维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课堂提问的运用,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一方面,教师应该精心设计问题,优选开放性问题。在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环节中,部分教师往往采用封闭性的问题来进行提问,这类问题很难引发学生的思考。基于此,教师应该巧妙设计开放性问题,把握问题的核心与重点,关注此类问题能够带给学生什么。实践证明,精准恰当的问题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七年级语文案例,“有人说……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在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智商”,查词典理解“野蛮”的词义后,再结合本段中的第6、7、8、9句来理解课文中“野蛮人”的含义。通过这样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设计,为学生留下一定的时间来自主开展探究和思考,从而更好地提升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科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该全面丰富教学内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学生没有完整的语文知识作为支撑,那么他们的思维空间就容易受到影响和被禁锢。因此,教师有必要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及时补充和完善相关的语文素材。
(三)创造良好思维环境,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
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科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还应该积极创造良好的思维环境,全面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一方面,教师应该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和氛围,鼓励学生认真思索,相互交流,产生思维碰撞,从而摩擦出新的火花。例如,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分组合作的教学方法,将班级内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引导学生相互分享心得体会,共同促进全面提升。例如,在《陋室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分组来引导学生共同探讨与分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真实含义。同时,教师还可以适当抛出一些相矛盾的问题,“是因为陋室的简陋,使得居住在里面的人没有物质享受,只能塑造精神?”“还是因为居住的人道德高尚,才使得简陋的房屋成了道德汇聚的空间?”学生通过分组讨论,能够在不断质疑、思考、探究的过程中,形成完善独立的思维。另一方面,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例如,教师将一些学生长期认为正确的内容抛给学生,鼓励学生从反面来分析和认知这类问题,进而产生认知矛盾,科学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结 语
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注重科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优化学生的思维方式,综合性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应该从多个角度来进行全面促进和提升,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积极更新教学观念,不断优化教学方式,同时也要注重课堂提问技巧,更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