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边城》的审美意蕴

2018-11-28

文学教育 2018年34期
关键词:翠翠边城湘西

罗 珊

沈从文的诗话小说《边城》写于1934年,作者以清丽隽永的笔触,描述了具有浓郁湘西风味的凄婉爱情故事,也鲜明地勾勒出湘西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和生活习俗,具有非常浓厚的美学意蕴。《边城》的审美意蕴主要表现在人物、神话的悲剧美和自然、语言的诗意美上。

一.悲剧美

鲁迅曾说过,“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西方文学界也是将悲剧看作是文学界中最美、最为震撼的表现形式。《边城》中从始至终都浸透着一种淡淡的孤独的悲哀感,它是在无可预测的命运之前的无助与彷徨,它是身处其中人物的孤独与悲哀,它是面对抉择前的茫然与惆怅。这种隐约的哀愁贯穿全文,在湘西这片看似完美的净土上还是处处透露着不完美,翠翠始终觉得生活中缺少了点什么,在这平凡的生活中,似乎一切都是徒劳。整部小说都笼罩在这种无奈的“宿命感”之中,这也为小说奠定了悲剧的基调。

(一)人物的悲剧美。

沈从文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因此,《边城》的悲剧美首先表现在人物的悲剧美。在《边城》中,茶峒是一个美丽宁静的世外桃源,生活在其中的人,无论是老船夫、翠翠还是天保、傩送兄弟俩,乃至船总顺顺、杨马兵、妓女,在他们身上无不淳朴善良,闪耀着义、善之美。然而,这些淳朴善良的人却仿佛都被无名的力量收拢又推开,或成为悲剧故事的主人公,或成为悲剧故事的参与者、见证者。从而,表现了沈从文内心的一种朦胧的宿命观。

1.爱情与死亡的悲剧

人物的悲剧美最集中的表现在主人公翠翠身上,她不仅是天保、傩送俩兄弟的心上人,也是渡船老人心中的“太阳”,更是沈从文内心美好理想的化身。因此,沈从文不吝笔墨地描述了作为自然之子的翠翠:外在,“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故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清明如水晶”;而内心,“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怒,从不动气”,有一颗没有沾染世俗功利,纯净透明的七窍玲珑心。毫无机心的翠翠在祖父的羽翼下自然成长,本该无忧无虑,却从芳心萌动的初刻起,渐渐被推上了因爱自杀的母亲的悲哀轨迹。一般悲剧都是由人性的缺陷而产生的误会造成,然而,在《边城》中,翠翠几乎是个无瑕之人,对周遭的人事还没有完全开化,尚处在懵懂之境,却因为他人的心机陷入悲剧之中,直到祖父死后,在杨马兵的讲述下,“明白了祖父活时所不提到的许多事:二老的唱歌,顺顺大儿子的死,……凡是翠翠不明白的事,如今可全明白了”。剩下的生活就是等待:“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把一个又一个日子过下去。

具有同样悲剧美的还有天保和傩送兄弟俩,他们一往情深却也胸襟磊落,在他们身上都表现出了高尚优美的情操。但他们也都以悲剧收场:一个主动退出却丧失了生命,一个因种种误会也没能如愿以偿且生死不明。翠翠和天保、傩送兄弟俩身上所具的淳朴个性,可以集中体现作者对于“美”的定义。他们身上既有道德的特征也有人本真的欲求,真实且完美地表现了茶峒人性美的光辉。

2.道德人性的悲剧

那么这三人的悲剧又是谁造成的呢?恰恰是善良朴实的祖父和慷慨大义的船总顺顺。他们两人都疼爱自己的孩子,却也亲手造成了孩子的悲剧。七十岁的老船夫,撑船摆渡,忠于职守、不贪钱财、对翠翠是万分宠爱,但他的心上却一直笼罩着悲哀的影子,这个影子就是翠翠母亲的死亡。虽然,《边城》没有清晰地交代翠翠父母的爱情故事,但从零星的叙述和祖父对翠翠的百依百顺,可以推断出,老船夫曾经是翠翠父母结合的一个阻力。正是处于对女儿的愧疚,所以老船夫在翠翠的婚事上表现出与他豁达直爽性格非常矛盾的一面:畏畏缩缩,小心翼翼。无论是征求翠翠的意见,还是试探两兄弟的口风,他都没有把话直白地说出来,才造成了许多无谓的曲解。最终,他不堪各种压力,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撒手人寰,留下不尽的遗憾。

作为《边城》中相对上层的阶级代表——船总顺顺,沈从文特意在《边城》中多次渲染他如何慷慨豪爽、乐善好施,着意于刻画茶峒美好宁静的生活。但这并不代表茶峒不存在任何矛盾,完全不受世俗功利的干扰。在《边城》中,渡船和碾房是明显对立的两个象征意象,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就连爱着翠翠的大佬也会偶尔叹息翠翠只能得到一条渡船,钦羡弟弟可以得到一个碾坊,可见财富的力量实际上也存在于生活在茶峒中的这些普通人身上。船总顺顺明知二老真心欢喜的是翠翠,却仍然心牵碾坊,最终和二老、老船夫发生了龃龉,导致了老船夫的猝然离世和二老的离家出走。

沈从文在《边城》的题记中说:“将在另外一些作品中,把这个民族(即湘西少数民族)为历史所带向一个不可知的命运中前进时,对小人物的忧患进行朴素的叙述。”在《边城》中的这些普通人身上,都闪烁着人在命运的蛛网中无法逃脱的悲剧美。

(二)神话的悲剧美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是可以和哈代的约塞特郡、福克纳的约克纳帕法郡、马尔克斯的马孔多镇相提并论的文学世界,都具有完整的地域性和自足性。在这个美丽宁静的世界里,没有任何令人惊心动魄的巨变,也不存在人与人激烈复杂的矛盾冲突。但是在看似平静的表面之下却也多多少少存在着和汉文化、汉民族之间的不同。因此,朱光潜认为:“《边城》也表现出受到长期压迫而又富于幻想和敏感的少数民族在心坎里的那一股沉忧隐痛,有一种少数民族的孤独感。”[2]沈从文处在对故乡的缠绵眷恋和对原始生命力、激情最终将走向湮没的惋惜忧伤之中,把这两种感情投注在边城里,从而使《边城》具有了神话的美学意蕴。

刘洪涛认为《边城》营造的是关于传统中国(或称老中国)的一个田园牧歌文化的最后的背影[4];王德威在《想象中国的方法》一书中认为《边城》是失乐园的母题再现:小说中白塔是湘西世界的一个象征,它的倒塌预示了这种田园牧歌生活的必然终结。这就表现了现代神话的虚构性, 最终将走向现实[5]。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吴晓东认为:“《边城》的叙事者是为他的地缘政治意义上的偏僻乡土立传,讲起来则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有一种回溯性的沉湎意绪,有一种挽歌的调子。这就是最终涉及了作者写作的文化动力问题。为外来势力和现代文明冲击下的老中国唱一曲挽歌,是《边城》作者的深层文化动机。《边城》的诗性品质和抒情性正来自于这种文化动力。”[6]

梦想的没落和陨灭是经久不衰的文学母题,例如从“迷惘的一代”到“垮掉的一代”,作家们一直在致力于“美国梦”破灭的抒写,却总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沈从文的《边城》也是对中国田园梦的一个美好的脚注,它顺承了陶渊明《桃花源记》的美好,也融合了作者自己鲜明的地域色彩,为地域文学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诗意美

“诗话小说,不注重叙事功能,不以情节冲突来塑造人物性格,而是重视创造意境,凭借诗的隐喻、象征和主情性,让时间、心理变得交融浑然,情节淡化而富有哲理性的诗意美。”[3]沈从文的这部代表作,作为一部诗话小说具有深刻地诗的审美意蕴,具体表现在它所表现出来的自然美、音乐美上。

(一)自然诗意美

阅读《边城》,就好像在欣赏一幅中国水墨画一样,让人心驰神往。整部书洋溢着浓郁的湘西民风民俗以及色彩清新自然的湘西风光,原生状态下的边城茶峒充分展示了原生态的自然美。

沈从文在《边城》中花了大量的笔墨描写边城的自然美:“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静静的河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1]沈从文只用了几个画面:湘西的崇山峻岭,一条官路,“茶峒”的小山城,一条小溪,一户单独的人家,管理渡船的老人,从虚到实,精练清楚。人物、景物和风俗民情恰如其分的融合,使小说成为活动的湘西景色,人情、民俗的风俗画。

白河在《边城》中是一个不亚于“渡船”和“碾坊”的重要意象,是潺潺流动的水的代表,是《边城》中人物的存在背景和意义的发生场。沈从文在《边城》中这样描述:“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河水,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若溯流而上,则三五丈的深潭清澈见底。深潭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皆若浮在空气里”。[1]就是这条清柔的白河水,成了维系整部小说的情感纽带,同时也寄托着文中人物的人生理想。

(二)音乐诗意美

谭文鑫在《用“人事”作曲——论沈从文<边城>的音乐性》中,指出“《边城》的音乐性主要体现在深层次地用‘人事’作曲上,即沈从文是通过借鉴音乐中的曲式结构,以‘人事’为旋律来创作《边城》的。”[7]他认为《边城》的结构,显参照了奏鸣曲式,整部小说的的二十一小节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二节为小说的“引子”;三至五节为“呈示部”;六到二十节为“发展部”;二十一节为“再现部”。

其实,《边城》的音乐美不仅体现在结构上,更体现在沈从文的遣词造句上。这与另一位诗话小说家废名明显不同。不同于废名喜欢使用颠倒错置的“花园路”语句,沈从文的语言清晰明了,却因为笔下内容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而充满生动灵气,自然带有一种韵律,使得作品中弥漫着浓浓的感伤情绪。

三.结语

沈从文以其独特的视角,清新淡雅的笔触,在《边城》中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他心中完美的生活画卷和社会生活形态。《边城》所描绘的世界,不仅景色优美旖旎、民风淳朴、人与人之间相处融洽,人情和道德更是值得大家称颂。作者以诗人高洁的灵魂,满怀赤诚,带领读者走入那个世外桃源,他希望塑造一个近乎完美的世界,以起到改造当时国民精神、民族形象的作用。沈从文在创造了一种艺术表达形式的同时,也带给了读者独特的审美感受。

猜你喜欢

翠翠边城湘西
边城之炊烟缭绕
《边城之隔江望秋》
塞翁失马
翠翠
从山东到湘西,跨越千里的精准“滴灌”
《边城游记》
翠翠的心事
初遇二老傩送
初遇二老傩送
湘西 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