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泰微课” 助力小学科学课堂
2018-11-28陈花
陈 花
(江苏省泰州市口岸中心小学,江苏泰州 225300)
引 言
“泰微课”是泰州市中小学微课程的简称,是泰州市在教学中与时俱进的表现。“泰微课”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泰微课”的学习方式,基本上都是片段式学习,每一次课程内容基本上都只是学科中的某一个知识点,它将知识点细化、形象化、透彻化。教师通过短短几分钟的微视频, 将知识点随时随地有针对性地传递给学生,这更适合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成长在信息时代的小学生[1]。在“泰微课”的制作和教学中,教师要选取合适的素材,这样,“泰微课”在课堂中的运用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助力概念讲授,构建知识脉络
对学生而言,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自主构建学科知识体系的过程[2]。在小学科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一般都是以之前学过的知识为基础,对新学的知识进行加工和处理,在剖析之后,与原有知识进行叠加,构建一个新的知识脉络。要想学生在短时间内较为迅速地掌握小学科学课堂中的知识点,教师就可以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引入“泰微课”,让学生在一个较为轻松有趣的氛围中有效理解概念,自主地构建知识脉络。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声音的传播》这节课时,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要帮助学生了解声音是如何传播的。此时,“泰微课”是最好不过的选择了。教师可以通过“泰微课”视频给学生演示一个实验:(1)一个学生拿着一只放有铃铛的烧瓶,来回摇晃,听烧瓶中发出的声音;(2)往烧瓶中加入少量的水,放在火上烧开,然后用皮管夹紧,再摇晃铃铛,看是否还可以听到铃声,引导学生就这个问题走进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看完视频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声音可以通过哪些介质传播呢?然后,教师通过微视频给学生展现一些声音传播的例子,并进行相关的实验操作,使学生获得声音传播的相关概念。
再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有趣的食物链》时,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可知,学生对动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有所了解,但是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特别是文中关于“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概念的讲解比较抽象,学生难以辨别。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泰微课”视频的方法,帮助学生去理解。在这个视频里先播放“屎壳郎滚粪球”的短片,通过视频让学生认识到屎壳郎主要吃动物的粪便,它是分解者,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还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辨别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降低了难度,也为学生了解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在食物链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基础。学生通过“泰微课”视频的学习,可以不断强化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并在自身原有的知识基础之上,构建起小学科学的知识脉络,在层层知识叠加中,夯实小学科学基础。
二、助力重点剖析,帮助学生理解
在现如今的课堂教学中,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得到了很好的实践,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逐渐占据主体地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体验不容忽视。在小学科学的教材中,有一部分文字表示的内容是学生无法理解的,“泰微课”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将这些抽象难懂的知识点制成“泰微课”视频,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清晰、直观,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3]。
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了解土壤》这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周围的土壤的基础上,来探究不同环境土壤成分之间的差别的。因为我们学校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他们对土壤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他们天天都能接触到土壤,知道土壤的外貌;陌生的是土壤里面蕴藏的奥秘,他们还不懂。所以教师可以先就主题内容进行铺垫,如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在我们周围哪里有土壤?哪里土壤较多?哪里土壤较少?对于土壤,同学们又知道多少呢?”在学生的简短讨论之后,教师可以直接说:“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神奇的土壤吧!”在课堂上引入《观察土壤》“泰微课”视频,让学生先观看视频中土壤所具有的组成成分,然后让其思考土壤中还有什么,进而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剖析:土壤的组成成分有哪些?让学生在《研究土壤成分》微视频中,学习观察土壤的步骤、研究土壤的组成成分的实验方法,之后进行进一步的实验探究,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三、助力知识拓展,激活课堂趣味
对小学科学这一科目而言,科学实验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对科学实验兴趣浓厚,但学生实验时课堂容易失控,甚至存在安全隐患。教师这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选取一个较为合适的课堂教学方式,充分地利用“泰微课”的教学优势以及作用,有效地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在课堂中给学生营造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在运用“泰微课”激活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运用微课视频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实现课堂的翻转。
例如,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借助工具观察》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借助工具来观察,通过用感官直接观察和借助简单工具观察的活动,让学生了解使用简单工具可以观察到事物的更多细节。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放大镜、简易显微镜等观察事物。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行为习惯尚未养成,课堂不好管理,加上刚接触科学课,对如何正确地使用实验器材更是一无所知,这对教师而言就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教师可以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通过“泰微课”的教学手段,将《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制作成“泰微课”视频,在学生动手实验之前,先播放完整的视频,让学生对放大镜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有个初步的了解。在学生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物体时,教师还可以再次播放“泰微课”视频来指导学生完成实验,不过这时播放的方式跟之前的有所不同,这时不再是播放完整的视频,而且根据实验步骤来播放,播放完一个步骤后暂停一下,让学生跟着视频操作,操作好了再接着往后播放。这样既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又能提升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从而为强化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奠定基础。
结 语
总而言之,“泰微课”凭借其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已经被广泛运用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握好微课教学的方法,利用好微课教学的优势,将较难的知识点进行简化,让学生能够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深化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此外,“泰微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还能够有效地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助力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