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幼儿在诗意的环境中自由生长
2018-11-28江苏省泰兴市虹桥镇新市幼儿园
江苏省泰兴市虹桥镇新市幼儿园 鞠 丹
幼儿时期是人一生的起始阶段,在人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高质量的幼儿教育已成为当今社会的迫切需求,创设幼儿园教育环境,是幼儿园充实教育内容,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创设环境时,我们老师应该遵循“以幼儿全面发展为本”的原则,从幼儿的兴趣、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出发,积极创设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营造一种宽松、活泼的活动氛围,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得到全面、健康的成长。
一、创设环境应以幼儿的兴趣为切入点
兴趣是幼儿认识世界的原动力。在创设活动环境时,我始终抓住幼儿的兴趣,调动孩子们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
如在创设“好玩的磁铁”的活动环境时,先用“会跳舞的小人”引起幼儿的好奇心,让他们带着好奇和求知欲望来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幼儿了解了磁铁能吸铁的特性,并能根据获取的经验进行迁移、创新,如用磁铁分离铁制品与非铁制品,让磁铁找针、钓鱼等。
二、创设环境应让幼儿以主人的身份参与
幼儿对世界的感知是在“玩”中得到的,这里的“玩”就是实践。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创设教育环境时,教师要改变观念,让幼儿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参与环境的创设,把环境创设的主动权交给孩子。
如开展《各种各样的汽车》这一活动,我在活动室里搭了条马路,把各种类型的车辆用立体的形式展现出来,孩子们通过“车展”这一活动内容,亲自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在这个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此外,我们还收集了多种多样的盒子,让小朋友想想:它们可以用来做什么?有的幼儿说可以用来做小轿车;有的说可做卡车;有的说可拼贴楼房……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脸上洋溢着对话时的快乐。教师则为幼儿提供了各种纸盒、各类工具,完全放手,让幼儿按照他们自己的愿望去做。孩子们设计了马路上的汽车、操场上的滑梯、家庭中的电脑等画面。幼儿在活动中合作与互动,他们彼此帮助,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之中,并没有出现消极的行为。在这一过程中,环境的设计真正做到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教师的角色从原先单纯的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帮助者、欣赏者,孩子能做到的让他们自己去做,他们能想到的让他们自己去想,引导幼儿把活动中的作品和活动过程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孩子们在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展示出来,兴奋的脸上抑制不住成功的喜悦,这不仅提高了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而且使他们在活动结束后更期盼着下次活动的到来。
三、创设环境应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树立创新教育观念,积极探索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将孩子看看、听听、玩玩、想想、做做的活动变成他们活跃思维,学会思考,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是幼儿教师面临的新课题。在幼儿园活动环境的创设中,更应突出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
首先,创设主题活动的环境要能激发幼儿的创新欲望。例如:在上面列举的用积木盖房子的活动中,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充分发挥想象力,造一所自己心目中的房子,房子造出来后形态各异,最后,在活动结束时,注意拓展幼儿的创新思维。幼儿有时会有一种盲从心理,别人已经做出的结果,他就盲目地服从,并且模仿,不自己思考。这时,教师就要设置利于幼儿思考的环境,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自己的设计,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实现自己所想的结果,这样有利于幼儿养成独立思考、探索研究的习惯。例如:在盖房子活动结束时,进行成果展览,参观完作品后,让幼儿说一说哪一件作品最好,自己做的什么地方好,哪个地方不好,应该怎么改,帮助幼儿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这样,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就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四、创设环境应让幼儿参与其中,实现互动
活动的环境创设也应该是教师与幼儿互相合作,共同完成的,教师要成为幼儿的伙伴、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如果在环境创设中,只是教师自己来设计、布置,然后再让幼儿进入既定的环境中进行活动,这样会在无形之中扼杀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和参与精神。在创设主题环境时,我们教师要积极采纳幼儿的建议,并请幼儿参与环境的设计与布置,这样不仅能提高幼儿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还能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愿望,体验劳动的快乐,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例如:在创设《交通标志作用大》的活动环境时,可以让幼儿查找一些交通标志的资料,搜集交通标志的贴图,并请他们一起来布置活动区,将他们绘制的交通标志放在不同的地方。在活动中,通过“找标志”的游戏,将他们制作的标志找出来,并根据他们的建议请来了交警队的叔叔,对找到的标志一一做讲解,让幼儿了解各类标志的作用,既增强了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又使活动的环境与幼儿进行了有效的互动,幼儿劳动的成果随时都会呈现在他们眼前,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和主动性。
教育是立体的。我认为环境的创设和家长的配合也是分不开的,把家长和孩子们共同探讨的问题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从而提升孩子们新的知识经验。这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家长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家长运用各自擅长的知识和技能拓宽了表现的途径和手法。我们强调家长不断参与,不仅给了教师和孩子更开阔的视野,丰富了幼儿与家长在环境中的情感体验,促进了相互学习,树立了幼儿的自信心,而且教师的教学理念在不断转变,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我们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幼儿学习的促进者;从知识的权威者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从教育管理者的角色转变为幼儿教育的引导者和艺术家。
随着园本课程的不断丰富和完善,教育环境应怎样合理创设,我们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之,我们都应该正确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努力让自己成为教育管理的设计师,努力使每一面墙壁、每一个空间、每一块绿地都成为孩子们的“欢乐所在”,让幼儿尽情吮吸泽润的甘霖,在诗意的园地里自由地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