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书引左汇解》的蒙学特色探析

2018-11-28柏秀叶

文学教育 2018年25期
关键词:子产四书福山

柏秀叶

萧榕年字霞村,号容山。福山人。《四书引左汇解》刊于乾隆甲午(1774年)。共十卷。其中《论语》引左汇解共七卷,涉及四十九人,《学》、《庸》一卷,涉及六人(含物,事典),《两孟》两卷,十五人(含物、事典)。在前有渤海王采珍序言:“何言乎引左,四书中记人记事分见与左氏者按次第编辑成帙,引人入胜。何言乎汇解,一人也而或数出,一事也而或迭见,前后汇合、详略得宜而又不自为臆说,其有解者仍之。述左之意犹是述四书之意也。”也就是说这本书本不是为《左传》叙事而作的改写本,而是为四书服务的注释本。

一.为科举制艺而作,注重应试教育

萧榕年出身于清代福山官僚世家。自大清康熙至道光年间科甲相继,先后有五人中进士,八人中举,虽然远不能和福山鼎鼎大名的王氏家族相较(二十七位进士,三十七位举人)亦属于清代比较典型的科举大家族〔1〕18自顺治十一年萧文蔚中举人开始,即有其侄孙萧劼一系四人中进士,据《山东通志人物志卷一百六十七登州府》〔2〕5061记载:“萧劼,福山人。康熙乙未进士,授高台知县。邑素贫瘠,番民难处,劼为辟草莱,创法制,开沟洫,兴教化,民爱之如父母,终以不附郡守改邹县教谕,子栴年,乾隆癸未进士,贵州仁怀厅同知,署大定知府。从字榕年,乾隆壬申进士,连州知州。”其后萧榕年曾孙萧铭卣,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考中二甲第三十一名,改庶吉士,官刑部主事;另据民国《福山县志选举下》萧文蔚之孙萧润,为乾隆元年进士三甲第一百八十二名,改知县,官至河南仪封县知县。以上的成就对于一个明初自江西迁来山东,且本为武官出身,自清初始以科考制艺起家的家族来说实属不易。因此可以看出萧氏一家特重视对家族子弟的培养。

萧氏《四书引左汇解》自序云:“是集专为幼学起见”、“原为子侄易于记诵”等语。据与萧氏同在蜀为官的渤海王采珍记载,是书是萧榕年卸任归家之后,讲学多年,“无书弗研究,四子书独得心传,而特虑后学不能引申旁通,无以由博之约也。”因此本书作为科举制艺的儿童读本其最大的特征即是“由博之约”,简明易读。

以对人名的注解为例,在卷一的“孔子”,相关事例中,首先记载了昭公七年,孟僖子临终遗言介绍孔子身世与地位一事。孟僖子说,“我若获殁,必属说与何忌于夫子,使事之”,萧氏此处分别用夹注和眉注的方式对南宫作了注解,眉注云:“南容,孟懿子”夹注云:“说,南宫敬叔;何忌,孟懿子,皆僖子子。”此处的南宫(适),在《论语》的《宪问》、《先进》、《公冶长》分别出现过,称呼分别是“南宫适、南容、南容”,因此,萧氏此处简捷易明的加了两处注解,说明同是一人。至于杜注所云南宫敬叔与孟懿子似为双生子的话,则未提及。

同样的例子见于如齐桓公事,庄公八年,鲍叔牙奉公子小白出奔莒,杜注云,“小白,僖公庶子”,萧注则云“小白,桓公名”。对地名的解释也是简捷为主,如释“绛”为“晋国都”,“时门”为“郑城门”之类。

二.始于博物,终于立身

博物君子是蒙学的重要任务。《周易·蒙卦·彖辞》日:“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樨也。”自韩愈《师说》提出教师既要当经师,也要当人师。经师教学问,人师则教行为,教道德,教学生怎样做人。〔3〕因此,萧氏此书以《左传》故事叙四书人物与事物,最终归于道德伦理教育。

1.注重博物教育。《四书引左汇解》中解释事物的条目有上论的“八佾”、“告朔”、“韶舞”,下论的“盍彻乎注”“动四体注”、“伐冰”、“鼋”“龙”“熊掌”“讳名”等十条。如对下卷的“龙”一词,分别列举了召公十九年郑国发生洪水,龙斗于洧渊而子产止禳之事,同时又引用了昭公二十九年秋天,龙见于绛都魏献子问于蔡墨,蔡墨给其讲解龙的来历一事。当然,文中还会对一些特殊的事物进行夹注。如上卷的“孔子”一条记录了哀公三年夏五月辛卯,桓、僖受到火灾一事,文中分别对“司铎”(注:司铎,宫名),“”桓、僖”灾(注解:二公庙也),“顾府”(注:顾府库之藏),“校人”“巾车”(注:校人掌马,巾车掌车)“象魏”(注:门闕)等事物进行了非常详细的注解。

2.注重伦理教育和品德教育。如下卷单列“昭穆”一词加以解释,引僖公二十四年郑人入滑一事,“管蔡郕霍……文之昭也”,加夹注曰:“十六国皆文王子”,在“邗晋应韩,武之穆也”处加夹注曰“四国皆武王子”,至于十六国与四国今指何地,则毫不涉及。这一解释不仅符合简明易读的科举制艺入门之书的特征,也在“昭穆”的伦理表达中对子弟进行了教育。

注重伦理教育不仅表现在知识上,更多时候是为子弟树立学习的模范和榜样。在《四书引左汇解》中突出表现在对那些有德君子进行表扬,对品德有亏者则加以批评。这里面突出表现在对柳下惠的注释中。柳下惠在《论语》中出现两次,分别是《论语·卫灵公》和《论语·微子》,前面已经出现“臧文仲”一条,柳下惠可以附在其后,而且《左传》中也没有浓墨重彩的描述柳下惠之贤,萧文却单独列出来,原因如下:僖二十六年夏,齐孝公伐我北鄙。……公使展喜犒师,使受命于展禽,最后展喜说服齐侯,“齐侯乃还”,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材料证明了柳下惠之贤,正是朱熹集注范氏云:“臧文仲为政于鲁,若不知贤,是不明也;知而不举,是敝贤也……”。进一步说明,柳下惠传还是臧文仲传不像齐桓公与管仲的关系,实在不能相附,如果不单独拿出来而是隐藏在臧文仲之下,是不能说明《论语》中提到的柳下惠之贤以及他儒家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而且《论语·微子》篇柳下惠还提出了“直道事人”、“枉道事人”之论,正是对子弟进行人格教育的绝佳范本。

三.注重鉴赏与写作指导

蒙学除了进行博物与伦理教育外,还特别重视语言与诗文教育。据《民国福山县志·人物志》记载,萧榕年叔父解组归里后,“惟以诗书自娱,课子侄一遵礼法,常以朱文公家训马援之戒子为劝勉”。萧榕年在连州作知州时,曾重修当地名胜燕喜亭,并作《重建燕喜亭白衣庵记》,降此举与振兴连州文化联系起来:“顾余观旧志,称自唐大中而后,文人渐著,推文公为倡始,则兹亭之建尚翼州人士游咏其中,景仰前贤,以兴起人文,是余之望也……”。《天津图书馆珍藏清人别集善本丛刊》收萧榕年《西湖咏古》一卷,徐世昌编的《晚晴簃诗汇》卷八十一收其《雨后宿德州》一诗,“霁色明遥堞,停车欲暮天。虹收千树雨,月破一溪烟。帆影斜侵岸,笛声清在船。津亭寻旧馆,回首几经年。”此诗前六句分别用流水对和正对手法写出了雨后德州之景,“虹收千树雨,月破一溪烟”一句气魄雄大,尾联的“津亭寻旧馆,回首几经年”又在纪游中抒发淡淡忧愁,风格清新。这种语言文字方面的高超技巧也同样在《四十引左汇解》表现突出。其中着重表现在对材料的详略得当的剪裁和结构的安排上。

1.详略得当。常用手法是将尾注作为省略掉的传文的简单说明。如下卷的“蘧伯玉”一条,萧文引了襄公十四年,卫献公侮辱孙文子导致孙氏叛乱,蘧伯玉“从近关出”,且加尾注曰:“是年四月,公出奔齐”,省略掉卫献公派卫三公子欲与孙子盟,皆被杀,后又杀子行,于是“公出奔齐”,正验证了蘧伯玉的预言,但是如果全文引用又过于啰嗦,与传主关系太远,所以采用尾注的形式。

再如下论的“行人子羽”一条,萧氏选取了昭公元年楚国公子围聘于郑且娶于公孙段氏事,只节选了“将入馆,行人子羽与之言,乃馆于外。将以逆之,子产患之,使子羽辞”一事,证明《论语·宪问》所说的子羽擅长外交辞令。至于此年有子产事,有行人子羽事,有子大叔(世叔)事,事件之间又有交叉,楚国公子围事件中涉及子产和行人子羽,公孙黑事件中涉及子产和子大叔,子产到晋国探问晋平公病情时是子羽出来送他并议论子皙的情况,以何种原则进行选择,具体如何操作,把本年发生的这些材料分列到不同的人物之下,本节是一很好的范例。

2.立体网状结构,使子弟在读书中学会鉴赏与写作。正如王采珍序言所说此书是“编示后学从入之门,凡有功四子书者皆作引作读可也”,根本的出发点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四书,写作时文,因此,萧氏在此书的编写中体现了高超的结构技巧。对于关系密切的如“三桓(合传)”、“季桓子(阳货传附)”中正文中人物与眉注中人物互相补充,重复出现,将这段事件编织成复杂之网。将相关章节(人物)连缀在一起,组合成完整的叙事;对于二者关系相互对立的,如“臧文仲”与“柳下惠”则分列两处;围绕主要事件展开,个别需要补充的用注解,如“晋文公”条,僖公二十七年,记录“楚子将围宋”楚国事(子玉治兵)及“冬,楚子及诸侯围宋”事,萧文仅选楚子及诸侯围宋事,因前事与晋关系疏远;叙事自人物出场到人物卒,如死后事件则往往不再引入,如“齐桓公”条,庄公八年引文仅至“乱作,管夷吾、召忽奉公子纠来奔。”

在清代乾嘉盛世汉学大炽、重在训诂名物的大环境下,萧榕年《四书引左汇解》中既有典章制度、天文人伦,又有人物叙事、爱憎情感,且亦体现了清代中期四书学注重历史研究的风气〔5〕68,又简明易学,实是很好的蒙学入门读本。

注 释

〔1〕方芳.清代科举家族地理分布的特点及原因〔J〕.山东:济南大学学报,2009,(5)

〔2〕杨士骧孙葆田.山东通志人物志〔M〕.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3〕(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1998《高等教育心理学》序言)

〔4〕徐世昌.晚晴簃诗汇卷八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9

〔5〕朱修春.试论清代中期四书学研究的历史特色〔J〕.湖北:江汉论坛,2005,(3)

猜你喜欢

子产四书福山
当代人如何读“四书”
宽容的力量
火痴
春秋那棵繁茂的树
子产受骗皮皮猪卡通
陈澔对《礼记》的诠释特色
先秦儒家经典中关于“诚”的论述
《聊斋志异》与“四书”
大娘面馆引领传统鲁菜出国门
血色红宝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