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小学古诗教学之我见

2018-11-28

文学教育 2018年24期
关键词:古诗诗意诗人

靳 霞

(作者单位:山东省新泰市向阳实验学校)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精品,古诗的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寓意深邃,古诗十分讲究节奏和韵律。学习古诗能帮助学生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熏陶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性情。而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就能极大地促进我们的小学古诗教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我们通过精美的多媒体课件设计,符合诗意的音乐,营造出浓郁的中国古代文化氛围,让学生通过视频、图片、音乐真正的陶醉在诗情、诗意、诗景中,感悟诗意,而这是传统教学无法做到的。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再现古诗情境,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学生感悟、理解诗句的能力,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我们可以再现情境,引导学生去进行情感的体验,感悟古诗的意境美,充分发展学生的感悟、想象能力。如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黄鹤楼的雄姿,长江流程图,黄鹤楼、广陵的地理位置,配上古筝乐曲《渔舟唱晚》,旁白叙述着李白和孟浩然的真挚友谊的故事。为了让学生理解“烟花三月”的“烟”字,通过播放江边水气缭绕,笼罩在淡蓝色雾中的长江两岸的一片春意景色视频,让学生去体会,学生更容易理解。通过视频、图片、故事、音乐,学生把自己的情感迁移到诗人所创设的艺术境界中,就能感悟到诗人的情感,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达到了教学目的。

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借助音乐渲染气氛,借助视频、图画创设情境,再现给学生古诗所描写的环境、事件、社会状况,让学生体会诗情诗意,而且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还可以提供各学生更多的迁移知识,培养学生逐步掌握研究性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一斑窥全貌”、了解历史、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欲望和能力。如诗人的生平、所创作的作品和作品风格、时代背景、风俗人情等都可以从网络环境中获得,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拓展性专题研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如教学完陆游的《示儿》后,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我要求学生分组围绕着“诗人盼望祖国统一”的中心,从网络上、图书馆去查找作者的有关资料和当时社会背景资料,深入了解诗人的人品、诗品,然后用PowerPoint制作成幻灯片向全班发布。在发布会上,学生有的用大量的网上下载的图片介绍诗人的一生;有的则重点介绍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人民在战乱中渴望和平、渴望祖国统一的心愿;还有的加上背景音乐二胡曲,每一组发布完都得到全班学生的热烈掌声,最后,我对每一组的作品对照量规逐一评价,全班一起高声朗读《示儿》,从学生的眼神和声音可以看出,他们对《示儿》中表达诗人临终前渴望祖国统一的感情理解得更深了,制作幻灯片的水平又有一定程度提高。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指导学生朗读古诗,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古诗十分讲究节奏和韵律,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有助于理解古诗,体会、感悟古诗的意境。古诗朗读要读好诗韵,读准诗意,读出诗境。传统的古诗教学,教师往往通过自己的范读来指导学生,许多老师由于基本功等方面的原因读得平淡,缺乏感情,缺乏正确的朗读技巧,学生学的是诵读、背读,不能真正达到朗读古诗的目的,学生也就不能真正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由专业人员录制的朗读录音则可以很好地把握古诗的韵味。这些朗读的录音有标准的普通话,讲究节奏,注意韵脚、语调。听读这些古诗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学生跟读,逐步掌握朗读方法,更能陶醉在古诗的语言和意境之中。

当学生掌握了一定朗读技巧后,再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视频、动画、音乐、图片展示诗境,学生高声朗读,真正就能达到古诗朗读的入情入境的高境界,真正能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韵味和魅力。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环境,注重学生古诗的积累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重点是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会背古诗。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只能就课本学课本,几学期下来,学生所学古诗掌握得怎样了无从知道,学生学习古诗一直是被动的学习。而我们如果在校园网上设置古诗网站,把小学所需学习的古诗全列其中,按古诗格律分类,每首诗有注释、解释、诗意、背景介绍、作者简介、配乐朗读、测试、画图等内容。学生闲时点击上网,进行自学、检测、了解学习情况,并可根据自己的感悟创作图画,画出诗境诗意。通过创设这样的学习古诗环境,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古诗兴趣,学生自学能力得到增强,兴趣更加浓厚,把古诗学习当作了一种乐趣和享受。

猜你喜欢

古诗诗意诗人
诗意地栖居
大地上的诗意栖居
邂逅周庄,诗意盎然
冬日浪漫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我理解的好诗人
品读古诗
诗人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