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助推数学课堂“生长力”的几点思考

2018-11-28柯丽真

名师在线 2018年19期
关键词:生长创设智慧

柯丽真

(福建省晋江市梅岭街道双沟小学,福建晋江 362200)

引 言

我们深知,数学源于生活,从生活中提炼出的数学思想、数学模型,可以解决生活中新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再进一步提炼数学思想,提升数学智慧,如此不断周而复始,由厚到薄,由薄到厚,在螺旋递升中增长学生的智慧。

一、情境有效创设,拨动数学课堂“生长力”的前奏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因而,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应多多思考“怎样教”和“教什么”,结合教学内容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乐于探究的问题情境,以情境作为课堂生长的土壤,唤醒学生的知识经验、思维经验,发挥“暖课”的作用,拉近教师与学生、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兴趣盎然地置身于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去探究,在教师创设的有效情境里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譬如,本人执教“生活中的负数——温度”时,就立足日常生活中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增减衣物的问题情境,为新课的学习设置悬念,做了大量铺垫,再在课末让学生运用所学温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这看似简单,但并不“简约”,教师看似“无为”,但只要动一下都是有“奥妙”的。我们清楚,如果教学设计看得不远,考虑得不周全,不能全局把控,仅仅围绕一个知识点来讲,那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没办法“设伏”的。在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时,要重视资料的收集,更要重视资料的使用,而“用好”的标准就是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情况来调整。也就是说,在精心设计教学时,要真正地“以生为本”来创设有效情境,“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就是我们教学设计的根本”。在数学教学设计中,特别要注重“开课”的设计,常言道:“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开始的教学情境创设好了,后面的教学环节就会顺理成章,我们所追求的“无痕”的教学效果,其实应是在看似复习旧知识的过程中,已经不知不觉地把要新授的内容透支了“七八成”,直到学生“蓦然回首”,才发觉新知识的学习“已过万重山”。

又如晋江市心小学的黄老师执教的“数图形的学问”的课堂上,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创设了鼹鼠钻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经历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图形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小鼹鼠的出洞路线,从无序走向有序,层层递进,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给洞口取名,从文字、数字到字母,让学生在思考中体验数学的简洁美;再建立在有序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图像中抽象出线段图,再次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黄老师引导学生从线段的(大段、中段、小段)的长短想,从点(洞口)的位置想,体现了不同的想法,思考角度不一样,但结果是一样的。在这一数学化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只要有序地想,就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这样的情境创设有效地引导学生体验到从无序到有序,让学生的思维在生活、数学、生活的回环递升中螺旋上升,助推学生思维的生长。

二、师生智慧互动,助推数学课堂“生长力”的高潮

数学课堂应遵循由内而外的生长规律,拥有“种子”般的生长力量,追求让学习达到“呼吸”的境界。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应以“问题”引领学生,在转折、刺激、激励中,以一个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神秘的数学世界,体验数学的魅力,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和能力,享受数学思考的魅力。

例如,晋江市实验小学颜老师执教“时间与数学”一课时,让学生把日历表中邻近的3、4、10、11圈起来后,引导学生横着看4-3=1,11-10=1,结果都是1;竖着看10-3=7,11-4=7,结果都是7;斜着看11+3=14,10+4=14,结果都是14。教师及时追问:“是不是每圈出一组数,都有这样的发现,把你的发现跟同桌说一说,再圈一组数验证一下,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结果如何?”“还用再请同学来汇报吗?”生:“不用了,规律都是一样的。”师:“什么规律?”生:“都是横着看相差1,竖着看相差7,斜着看和是14。”师:“为什么横着看会相差1?为什么竖着看会相差7?斜着看和为什么会相等?如果加框的数是9个,你还能用刚才的方法解决吗?”在这种有效追问下,学生的思维闸门被打开了,有效探索持续地进行。在这样的效应下,教师及时地把捕捉到的信息加以过滤与整合,充分合理地利用,使其成为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源泉。一点穷追,突破教学难点;多方求证,感悟数学思想,让学生在互动中长智慧,助推生长性课堂的高潮。

三、教学适时留白,奏响数学课堂“生长力”的新篇章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教学建议提出: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引导儿童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体会对某些数学知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从不同的层次进行理解,加以联系。因而,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知识的“生长”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时常有“留白”,有停顿,有驻足,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去架构知识间的联系。正是这“留白”“停顿”,给我们的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精彩。学生是精灵,在我们的教学中,时常有这样的“不语”“微笑”,教师的“不语”却带来学生精细的观察,无数的思考,引发无尽的想象。

正是这种适时“留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宽广、更开放的想象天空,让他们的思维和智慧得到充分的“延伸”,“数学教学更需要想象”。

例如,晋江市实验小学的颜老师在教学“时间与数学”一课时,引导学生把父母共同休息日、父子共同休息日、母子共同休息日、全家共同休息日进行分类归纳,“同学们,你们觉得集合图好用吗?好在哪?”生:“能让人一眼看出休息日。”师:“符号图能表示出来的,集合图能表示出来吗?我们更要关注哪种方法?”“学习数学不但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用什么方法来学习知识,这样我们就把看不见的时间变得可见了,是不是?”这样的引导点拨,适度留白,给了学生思维生长的空间和时间,使他们自然而然地、积极主动地投入探索研究之中,主动发现,大胆质疑,积极回顾与反思,跟同伴交流沟通他们真实的探索和思考过程,提高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的较简单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贯通融合中长智慧,奏响数学课堂生长的新篇章。

结 语

数学课堂蕴藏着至简至和的简洁之美,蕴藏着至真至通的理性之美,蕴藏着智慧的探索之趣[1]。我们如果把握了学生智慧生长的根脉,创设有效情境,进行师生智慧互动,教学过程适度留白,就能助推数学课堂的“生长力”。

猜你喜欢

生长创设智慧
碗莲生长记
创设未来
生长在哪里的启示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生长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生长在春天》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