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生为主体打造精彩数学课堂

2018-11-28郝臻媛

名师在线 2018年7期
关键词:乘法算式信任

郝臻媛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送桥镇送桥小学,江苏扬州 225651)

引 言

以往的传统教学中,在课堂上一直是以教师为主体,忽略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重点。因此,要想打造出真正的基于学生的理想课堂,教师就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打破以往的枷锁,通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教学,从而使课堂更具效果。但是,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呢?

一、以了解学生为出发点

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应该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认知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这样,才能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1]。

例如,教学《小数除法》,学生已经学会计算整数除法,因此,可以让学生独立尝试新知的学习。比如56.28÷0.67,教师让学生计算,并将自己的计算想法讲述出来。比如有学生说:“我是通过所学过的知识,米与厘米之间的进率关系进行计算的,将原式想象成56.28米÷0.67米,转化成5628厘米÷67厘米。”这样,通过让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进行组织教学,不仅能够唤醒、激活学生的学习经验,还能够调动其挑战新知的积极性。

因此,要想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首要条件就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具体包括知识基础、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途径等,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营造课堂氛围,让教师乐教、学生愿学,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以信任学生为落脚点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要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相信学生,这样,才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还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具有无限的潜能,并且都能够成才。

例如,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教师要想学生能够自主发现该规律,不应将乘法分配律的特征直接告知学生,而是通过呈现一组算式帮助学生,或者通过相关问题来引导学生发现其特点,进而总结该课的知识。如可采用以下算式作为例子:

(1)观察下面两组算式,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两侧的式子之间的关系。

14×3+6×3○(14+6)×3;5×18+5×2○5×(18+2)

(2)用合适的符号将下列几组式子连接起来,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7×3+5×3○(7+5)×3;9×3+9×9○9×(3+9)

学生练习完以上题目后,教师再鼓励其去发现规律,并尝试回答:“上述习题等号左边及右边的数有什么特征?(前者是两个数分别与一个数相乘,之后进行相加,而后者是一个数与两个数的和相乘)”。这样,学生就能够很快地挖掘、总结乘法分配率的规律。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能够自行发现某种规律、某些性质特点,并进行总结,会在心底产生自豪感、自信心,这样,对于自身的学习能力的提升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信任,相信其具有无限潜能,从而使其能够充分展现不一样的自己。

三、以学生发展为归宿点

发展主要是全面达成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这种发展在数学教学中主要体现为:通过数学教学,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的思维进行思考,并且对于各种数学活动事项能够使用发展的眼光进行组织。

例如,在教学《元、分、角》时,为了让学生更加确切地了解元、角、分的产生意义及元、角、分的进率关系,教师在上课时,采用模拟“小小商店”的活动进行教学。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懂得人民币的使用,又能清楚加减法的简单计算。

要想学生真正产生“学习数学有用,我要学好数学”这样的想法,教师就应该将学生的发展作为自身教学的宗旨和归宿点进行教学。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且在课堂上,他们还可以出谋划策,调动课堂学习气氛。

结 语

总而言之,要想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将课堂充分还给学生,给予其充分的信任、关注,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从而让学生的明天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刘燕燕.以学生为主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15):199.

猜你喜欢

乘法算式信任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怎么写算式
把加法变成乘法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乘法猪
信任
想一想,填一填,分一分,摆一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