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与蔡婆的悲剧性及其原因探析
2018-11-28杨钶
杨 钶
关汉卿在《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传说的基础上,创作了中国十大悲剧之一《窦娥冤》,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政治的腐败、官吏的贪婪、无赖的凶残。关汉卿对妇女的社会地位和命运尤为关怀,在《窦娥冤》中,他刻画了两个妇女——窦娥和蔡婆,这两个妇女有着相似之处,也有着极大的不同。
一.礼教牢笼——窦娥与蔡婆自身存在的悲剧性因素
窦娥与蔡婆生活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使她们难以成为自由女性。元代中后期政治腐败,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加剧。元朝完成了南北的统一,经济得到了恢复和一定程度的发展。窦娥七岁被卖入蔡婆家,从此两人的生活便紧紧联系在一起,成了生死相依的共生关系。这样的共生关系虽然联系紧密,但还是存在一些缝隙,当外部的冲击达到一定量的时候,缝隙便越裂越大,直到豁开一个大口子,成了阴阳两隔的局面。
窦娥七岁被父亲窦天章卖给了蔡婆,在七岁之前是在父亲这个秀才的四书五经等经书思想熏陶下长大的。因为女性地位低下,并且没有受教育的权利,但是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之下,窦娥在七岁以前就接受了礼教的精神食粮。当窦娥知道蔡婆不顾自身贞洁之名,接受张驴儿父子逼婚的无理要求时,她进行了强烈的冷嘲热讽:
这一个似卓氏般当垆涤器,这一个似孟光般举案齐眉,说得来藏头盖脚多伶俐,道着难晓,做出缠知。旧恩忘却,新爱偏宜;坟头上土脉犹湿,架儿上又换新衣。那里有奔丧处哭倒长城,那里有浣纱时甘投大水,那里有上山来便化顽石。可悲,可耻![1]
窦娥所列举的都是有史以来颇有名气的女性:卓文君、孟光、孟姜女、西施等,窦娥的话在形式上也是字数对称,长短句错落有致,较有文采。诚然是关汉卿本人的艺术才能高超,但也是由作者赋予了她这样的伶牙俐齿,而这样令人艳羡的口才暗含着她背后根深蒂固的思想。两厢情愿的夫妻关系给小小年纪的窦娥带来了非常美好而又不切实际的幻想,她也曾学习过妇道妇德的知识,这也扎根在她的思想里:
噤声!你这小妮子,老夫为你啼哭地眼也花了,忧愁的头也白了,你刬地犯下十恶大罪,受了典刑……我当初将你嫁与他家呵,要你三从四德:三从者,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者,事公姑,敬夫主,和妯娌,睦街坊。今三从四德全无,刬地犯了十恶大罪。[2]
窦娥在死后化为冤魂,本为伸冤,“杀死公公”的罪状却让父亲窦天章勃然大怒,窦娥受了一番严厉训斥。这些劈头盖脸的责骂恰恰显示出“三从四德”这些封建的束缚女性的思想正是窦娥从窦父那里继承而来,严父的教导使得她不得不战战兢兢地恪尽作为女性的职守。至此,窦娥自我的婚姻认知与外在父亲(礼教)带给她的禁锢使她在思想上完全统一,认同礼教的同时,也注定成为了礼教的牺牲品。
但是,没有系统地接受过传统礼教伦理教育,女性就不会成为礼教的牺牲品了吗?关汉卿塑造了蔡婆这一形象,依旧表现出他的不认同。蔡婆本人以放高利贷为生,是一个具有商人性质的女性。作为一名商人,又处在一个科举考试时行时辍、知识分子本就不受重视的元朝,蔡婆本身接触知识的机会就不多。“自古女子无才便是德”,她也没有主动追求知识的渴望和需要。窦娥在讽刺蔡婆时,曾经提到了她的公公:
想当初你夫主遗留,替你图谋,置下田畴,蚤晚羹粥,寒暑衣裘;满望你鳏寡孤独,无捱无靠,母子每到白头。[3]
蔡婆娘俩的生活被蔡婆的丈夫安排得妥妥当当,蔡婆本就只需依附在丈夫身边,并没有接受知识的需求和必要。面对窦娥的讽刺,蔡婆应答的话显得苍白无力,气势上也矮了一截:“孩儿也,再不要说我了。”窦娥的咄咄逼人到了蔡婆这里,只有短短九个字的回应。窦、蔡两人对于礼教的不同态度成了这一命运共同体之间的最大的裂缝,最终被两人向相反的方向残忍地撕扯,直至不可挽回。礼教对于窦、蔡两人来说都是不可冲破的牢笼,并且牢笼还在不断地向内压缩,窦娥在三从四德的条条框框和外部邪恶势力的挤压下,慢慢被缠绕窒息而死,而蔡婆妄图挣出礼教的牢笼去争取自己的自由,却最后落得家财散落,生死别离。
二.礼教悲剧——窦娥与蔡婆一死一生结局的形成原因
在窦娥和蔡婆一死一生的结局里,一个“孝”字带来了封建礼教的悲剧。窦娥这么贞洁善良的女子,为什么关汉卿安排了她含冤而死,而蔡婆软弱无能,却能够活下来,并且最后能够得到善终呢?诚然,窦娥之死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如果窦娥不死,关汉卿所要表达的揭露社会政治黑暗的一面就没有办法显示出来;其作为带有一定商业性的戏剧来说,强烈的戏剧性使得戏剧变得更加富有张力和吸引力,好人恶报、坏人逍遥更能引起观众的愤怒情绪,而在窦娥死后,关汉卿又安排了誓言应验、窦父翻案,就显得快意恩仇,迎合了观众们的心意,使观众们看得拍手称快,连连叫好了。在这其中,“孝道”也是一个非常大的看点,封建的礼教本来就宣扬孝道,生活在底层的百姓自然从小就接受孝道思想的灌输,窦娥的孝行(这里指被判处斩后)非常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引起观众的同情心,更加憎恨贪官恶徒,使得惩治贪官恶徒变得更加必要,进而自然地推动情节发展。
关汉卿安排“窦娥死,蔡婆生”,虽然是坚贞之人恶报、反叛之人逍遥的矛盾存在,但这个矛盾“是社会文化思潮来回激荡的产物。”[4]。关汉卿“一方面,他对民生疾苦相当关切,对大众文化十分喜爱;一方面,在建立社会秩序的问题上他认同儒家仁政学说”[5]。他毕竟是一个接受过儒家思想的人,骨子里孝的传统观念还是根深蒂固的。窦娥虽然贞洁善良,但是在劝说婆婆的过程中说的话还是有一些不符合儒家要求的女子“四德”中的“言”德:说话得体、言词恰当。而蔡婆,虽然她贪生怕死,再嫁失贞,却是张驴儿父子逼迫的,并且她将窦娥养了十年,一个寡妇拉扯一个孩子已是不易,再加上这个孩子还是一个性格刚烈的女孩子,那是更不易了。就凭着这十年的养育之恩,关汉卿也不能使蔡婆受到过度的伤害,而是通过窦娥的魂魄给了蔡婆安排了一个较“完满”的晚年。当然,蔡婆的结局也是有一定悲剧性的,因为她往后的人生没有可以依靠的人,只能孤独地走向死亡。
窦娥死,蔡婆生,这一矛盾的悲剧结局是杂剧的演出需要,同时也是关汉卿“孝”的观念促成的。关汉卿意在揭露社会黑暗,他也同样赞美着底层的被压迫人民,不仅讴歌像窦娥一样的女性英勇坚强的反抗精神,也讴歌像蔡婆一样的劳苦人民心存的人性与善意。
三.暧昧的礼教观念与创作需要的结合
《东海孝妇》是一个发生在汉朝的民间故事,虽然本有真事发生,但是随着时间的演变,《东海孝妇》已经演变成了一个史实夹杂传说因素的故事了。关汉卿所处的时代,政治的不稳定与腐败,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加剧,使得文人只能被迫走下科举做官的神坛,走到勾栏瓦肆去创作杂剧来抒发内心的郁结。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对文人生活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关汉卿内心也是矛盾的,他的为官造福百姓的人生理想和或被喻为“奇技淫巧”的文学创作的现实生活需要,在相互撞击中做出了妥协。他将自己的思想都倾注在文学创作中,以期达到启蒙百姓、警示上层阶级的效果,同时也满足他个人的生活需要。正是这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导致他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十分暧昧不明,窦娥与蔡婆两个相似却又相异的个体都由关汉卿生发并都被安排了一个较为“完满”的悲剧性结局(窦娥的“完满”在于精神的贞洁和冤情最后得到申明,蔡婆的“完满”在于物质生活最终得到了满足)。他对自己的精神理想割舍不下,于是为窦娥安排了死亡;他又深知当时社会女性老人再遭遇变故之后的生活境遇同样堪忧,于是为蔡婆安排了较好的晚年。
在窦娥与蔡婆生与死的结局产生的激烈冲突中,关汉卿的礼教观念看似被撕裂成两半,他很难站在任何一方面去指责另一方面,但是为了达到其作为杂剧的形式上的必要效果,暗合观众对原来故事和现实生活的接受心理,他仍旧将戏剧性放在首位,为窦娥安排了一条死路,但窦娥的死在他实在是心有不甘,于是窦娥就有了伸冤的机会,从而获得灵魂的永生。关汉卿为蔡婆安排的始终是一条生路,但是人们知道,肉体依旧会腐烂,暂时的生也只不过是彰显了窦娥灵魂的存在对孝的庇护。封建礼教最后还是会以一种幽灵般的形式游离于社会中,而反叛礼教的一时之生在历史的长河中却只不过是昙花一现,最终还是抵不过时间。关汉卿虽然对礼教的态度非常暧昧,但他骨子里还是逃脱不了作为一个文人的传统的礼教的束缚。他虽然竭力使蔡婆突破礼教,但蔡婆最终在行动上还是没有跨越雷池半步,这样的结局也是窦娥和观众内心的美好愿望。至此,关汉卿要表达的孝的观念达到了主观意愿和客观要求的统一。在暧昧的礼教观念下,封建官僚的贪婪腐败、社会风气的礼崩乐坏暴露无疑。
综上所述,从窦娥与蔡婆对待礼教的不同态度、两人的不同结局中可以看出关汉卿本人对于礼教的态度非常暧昧。关汉卿通过刻画窦娥对封建礼教的维护来表达其作为读书人对于封建礼教难以割舍的“与生俱来”的情感,通过刻画蔡婆对封建礼教的挑衅和破坏来表达其由于社会生活的浸染甚至是压迫而企图挣脱束缚的内心。关汉卿在表达其文人理想的同时,兼顾了杂剧创作的艺术性,显示出其高超的写作技巧和悲天悯人的胸怀,无愧于“曲圣”的美称。
(说明:本文指导老师:赵红娟。本文章得到了赵红娟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在此谨向赵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