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情设计在婴童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2018-11-27李翠玉邹捷

设计 2018年19期
关键词:用户体验

李翠玉 邹捷

摘要:针对当今社会逐渐攀升的需求层次,不断升级的育儿理念和消费理念以及中国母婴家庭人群迅速扩张的现状,探索婴童产品再设计的重要性。以移情设计为研究对象,阐述了移情的起源、含义、设计方法,从“说”、“做”、“想”三大方面对婴童产品中的移情设计的应用进行探索,结合婴童产品实例进行分析。移情设计作为以用户为核心的一种设计方法,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能够为婴童产品设计的完善提供更多视角。

关键词:婴童产品 移情设计 用户体验

引言

婴童群体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局限,很难像成年人一样完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需求,移情设计方法作为产品设计方法中的一种重要设计手法,通过理解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对产品的感受与体验,在产品开发早期的概念阶段,利用移情设计工具明确新产品定位,为新产品的前端开发定位缩短时间,从而有效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为婴童产品设计的完善提供更多视角。

一、移情设计概述

移情一词起源于外文empathy,后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美学设计学等多种学科领域中。德国美学家费舍尔指出,移情是一种审美的象征作用,集大成者的德国美学家利普斯将一般实用移情和审美移情进行了详细区分。中国美学家朱光潜将西方美学思想与中国的传统审美精神结合,在他的《文艺心理学》中提出移情可以“由我及物”也可以“由物及我”,是审美方面的情感移入。《剑桥哲学词典》中指出移情有三种含义:一是指对他人情绪的模仿,二是指被他人影响思考情绪反应的起因,三是指角色扮演,通过理解用户是如何在使用过程中看待、体验和感受产品、环境和服务,对他人所处环境进行重新构建。

移情设计多是取自第三种解释,设计师在产品开发阶段,将顾客的需求放在首位,用移情设计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角色沉浸”,产生了“移情理解”后得出相关数据后,建立数据框架。在数据框架中设计师需要跳出自身的学术背景、认知层次和年龄层次的局限,提出更多的方案,丰富设计,最大程度的激发创造。

在产品设计初期,产品概念阶段具有开放性,移情设计作为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一个环节,需要设计师在理性与感性的天平中进行适度权衡,不局限于自身的知识背景、年龄层次和认知结构,既要贴近实验保证决策有依据,又要客观架构信息,保证实验结果的真实有效。为准确有效地获取支持设计的方向与可行性,保证团队协作提供依据。

二、移情设计方法

传统设计方法主要以问卷调查和市场调研来调研,用于了解广大用户表面上的共性需求。大多数情况下用户并不能用语言清晰准确地描述自己的需求,对于功能的取舍也常常出现犹豫不决情况,即使是从未使用过的功能,用户仍然不会选择果断放弃,“功能”这个词比实际用途更加吸引他们,但是设计师要做的就是用设计工具从中筛选出用户的核心功能需求。

移情设计的核心并不在于用户表达的直观诉求上,而是偏重于将重点放在“想”上,潜在的直觉才是真正推动用户做出决策的原因。移情设计的样本人群数量没有传统设计的调研人数庞大,比较注重调研的目的性,设计师的角色不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作为一个“经历者”,耗费大量的资源来研究每个案例,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了解他们的思考、行为模式,从而让产品满足用户多層次的需求。

用户在不同场景用不同的方式表述自己的心情,也会对有产品不同的思考与反馈,设计师通过移情工具启发自身的能力,探究用户深层次的想法,身处其位,真正理解客户,与用户产生共鸣,为不同用户创造出优秀的产品。移情设计的方法分为三大类:

(一)让用户直接“说”出诉求与想法:与用户直接深入交谈,在访谈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多种手法进行辅助,例如:拍照、做游戏、讲故事、绘画等手法,记录用户的行为和使用环境,利用不同的设计辅助道具,理解用户表述的想法与感受。

(二)沁入式观察人们是如何“做”:用沁入式观察的方法,在现实的自然环境中,设计师需要熟悉用户群体中的关键人物、主体关系和使用环境,在真实的场景中用户如何操作,直观而详细地记录真实用户的实际需求。

(三)利用设计工具,了解用户所“想”:设计师在原型中利用不同环境和场景道具和认知工具(心理地图、关系表、思维导图等)构建故事探索使用者的行为和体验。志愿者在故事中可以扮演不同角色,按照实际情景模拟完成流程,并尽量用简单非语言的方式把设计元素从模糊的直觉与观念提取出来,越是简单的方式,越能够保证数据的真实程度,以避免多次赘述后产生的理解偏差,减少实验中的不确定性。

三、移情设计在婴童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一)移情观察:移情观察主要是与用户交谈,调动用户的积极性,记录用户的实际需求、个人喜好、想法习惯、文化背景。观察、测量并收集用户对于产品的差异反应数据。由于移情观察对于产品改进的方案是建立在直接观察上的,所以多是在产品的功能和外观上进行改进,用来完善产品的功能性,让操作更加便利。婴童有别于成年人,在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上相对于成年人,神经系统更加敏感、外在器官更加脆弱,保证婴童身体健康、避免其受到外界的伤害是婴童产品首先要考虑到的问题。婴童产品的材料类别及材料的有害物质含量必须要在安全范围内,使用过程中容易磕碰的部位要进行特殊处理和设计,产品也应该符合婴童适合的物理尺寸。

残疾人基金会TOG为智力方面有先天性缺陷的孩子们设计了一款符合他们书写习惯的工具。众所周知,写作对于儿童不同阶段的成长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脑瘫儿童在中枢神经、姿势、感觉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异常,从而对听觉、视觉、语言功能等方面存在障碍,书写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加上每个人的病情也不近相同,基金会选择了利用3D打印技术,通过给笔加上环形指套的方式,(如图1)中的结构,能让脑瘫儿童们的手能够像普通孩子一样展开,并准确“握住”笔,固定书写姿势。儿童注意力容易分散,笔顶端附加了装饰物,各种动物的纹样和丰富的色彩,让孩子的注意力更加容易集中,能够顺利体验到写作的乐趣。

(二)移情访谈:在更加深入的移情观察中,了解到更多的是人的特性,每个人的生活环境、自身文化背景、思考模式、认知水平都不尽相同。在真实的观察环境中,记录每个用户在使用产品时产生的矛盾,精巧地捕捉到用户的实际需求,找出潜在的观察盲区。

婴童生性活泼,有着丰富的想象力,身体机能尚未成熟,逻辑思维能力远不及成年人,所以这一群体不太愿意接受过于复杂,太过理性的产品,在两三次失败后,他们往往会失去耐心,简单易操作的产品,有利于他们锻炼自身的判断力、拓展思维以及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这一群体有着与成年人有着明显不同的审美特点和认知心理,所以婴童产品不要带有恐惧、压抑等负面情绪,轻松又充满乐趣的环境更能够促进他们对于世界的认知,所谓“寓教于乐”,就是指的在有层次、易操作、易模仿的产品中传递知识与趣味。医院中,大部分孩子对于打针有着本能的恐惧心理,对于生病中的孩子,让他们在一段时间内频繁地面对药物和针管,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对于一些患I型糖尿病这类慢性疾病的儿童而言,每日必须面对这类物品,显得尤为残忍,此类药品和辅助用具的再设计显得更加重要。—方面,孩子骨质较软,肌肉组织容易疲劳,握力不及成人,使用注射器时比较吃力;另一方面,孩子脑部结构与大脑机能尚未成熟,而注射器在使用时需要避开上次注射过的位置,要求一定的记忆力,在每日多达五次的注射中,孩子很容易会忘记位置,反复注射,这样会诱发其他的并发症状。患者为每日自己注射药物,成了一件不得不完成又充满挑战的事情。来自墨西哥的一位设计师为了解决这一情况,在仔细观查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后,权衡了专业医疗器械的规范与用户心理需求,设计了一款适合儿童使用的胰岛素注射器,它由两个部分组成:胰岛素注射器和辅助性临时贴纸(如图2)。胰岛素注射器采用圆润的造型、活泼的色彩,从视觉上避免患者想到尖锐、冷静的医疗器材,柔软的材质包裹手柄既防止意外滑落,又易于抓握。临时性贴纸有多种可爱图案,让患者在注射时能够分散对针头的注意力,图案中的小红点则并帮助患者记录注射的位置,每注射过一次的位置,都可以用酒精擦掉,随着红点的逐渐“消失”,患者可重新选择部位注射。

(三)体验原型:想要准确获得用户深层次的需求,仅仅观察是不够的,真正影响人们作出决策的动机、价值观、经历背景等因素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中也会产生偏差。这些因素和场景构建了每个人独一无二的产品体验。所以为了准确了解用户的真实想法,可模拟原型场景,在场景中扮演不同角色,使用情景道具帮助实验,完成流程故事。从自身体验的经验中感受到用户的反应和心理,精简提取设计要素。

在(如图3)的设计前期,设计师构建原型体验,扮演孩子的角色,与孩子們一起上课,让自己完全融入集体,玩算数游戏,在课堂上孩子们热情高涨,对于老师们的问题踊跃发言,课堂气氛愉悦,并与孩子一同模拟回到家中的情景,与父母一同互动玩算数游戏,与父母一同学习的孩子大多情绪低落,提不起兴趣,挫败感强烈。在原型体验中,设计师将自己当作孩子,体会到了在学校和在家学习算数产品的最大区别,即虽然老师也是权威角色,但老师作为受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懂得如何在教学中适度引导、教育、鼓励孩子并树立榜样激励其进一步学习,而家长在生活中大多缺乏这类经验,也没有时间接受相关培训。在游戏中容易充当居高临下的权威角色,并不会适度引导与鼓励孩子,孩子容易产生厌烦、抵触甚至是恐惧的心理。所以部分家长会产生疑惑:为什么自己花费大量的时间与孩子互动,却收效甚微。

在完成了一系列体验后,设计师选择设计一款亲子互动的算数玩具,此款游戏的重点在于设定游戏背景,让家长变成孩子们的玩伴,以平等的关系与孩子互动游戏,并在产品中预设了一系列的奖励,即使是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的家长也能够通过游戏的预设帮助孩子一步步完成任务,体验优秀的奖励机制,寻找学习榜样,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到算数知识。亲子关系在婴童不同阶段对其身心发展都有着不同程度的重要影响,在游戏中的引导与纠错会促进孩子从实际水平向潜在的高水平发展,在积极的思考中学习发展。婴童群体大脑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渴望探索,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经常产生无意识的行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身体骨骼、肌肉也得到了发展,行动增强,脑部逐渐形成了形象思维,他们会对事物进行简单的推理思考,多角度的归类物体。优秀的婴童产品会营造出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环境、游戏环境,以吻合视、听、说、触等感官及认知能力发展要求。

结语

婴童群体由于身体机能未发育成熟,在产品体验的表述上尤为困难,作为弱势群体,更加需要得要社会关怀,通过移情访谈让用户直接“说”出诉求与想法;沁入式观察用户是如何“做”;利用设计工具,了解用户所“想”,这三步帮助设计师与用户的想法产生共鸣。从婴童的角度出发,在婴童产品开发的前期就抓住设计重点,在模糊的直觉选择中挖掘用户本质因素,让婴童产品更加符合他们生理、心理的需求,帮助婴童健康快乐成长。

猜你喜欢

用户体验
浅析基于微信平台的商业盈利模式
基于用户体验的辅导员微信公众号建设思考
基于用户体验的产品交互设计研究
基于用户体验的旅游APP界面设计分析
基于用户交互式体验下的APP版式设计研究
手机阅读平台用户体验影响因子分析
O2O模式下生鲜农产品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浅谈用户体验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唯品会的品牌塑造研究
基于用户体验的电商平台界面管理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