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谈人物题材在中国竹根雕艺术中的应用

2018-11-27王清梅

消费导刊 2018年18期
关键词:竹根根雕雕刻

王清梅

摘要:中国竹根雕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秦汉前,士大夫在节日庆典仪式上使用竹制品用于装饰。到了唐宋时期,竹雕工艺逐渐成熟。明、清两代是竹雕发展的黄金时期,行成了各大竹雕流派,名家辈出。源于生活的竹雕艺术,题材大多选自民间生活,具有普遍性,一般有吉祥图案、神话典故、人物故事、山水花鸟、民俗风情等几大类。本文主要围绕中国传统竹根雕的创作风格、人物题材的选取,解析了传统人物题材在竹根雕艺术上的创作应用,包括对创作题材、选材、技法以及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竹根雕 人物题材

竹子具有节实竿挺、四季长青、虚中洁外的特点,一直被人们当做祥瑞的物件,千百年来深受文人雅士的赞叹称颂,是朴素且气质高尚的象征。竹根雕艺术横跨了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宝,具有时代感的作品,以充实、丰富的内涵,凭借独特的创作手法,塑造了多种多样的题材内容,是传统文化精神的象征,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的重要代表,宣扬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思想和文化。

中国传统竹根雕表现的题材丰富广泛,精妙绝伦。所谓竹根的“传统”,可以从题材与制作两方面探析。从题材上说。中国传统竹根雕,乃是一部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景象在现实世界的物化与映射史。随着各个朝代的更迭,竹根雕艺人通过丰富多样的题材,精湛的雕工和精巧的造型设计等。展现了中国竹根雕艺术所蕴含的不同时代特征。通过把人们的价值观。对健康长寿、多子多福、美满生活、寓意吉祥以及真善美的精神追求。融入到具体的竹根雕创作中.再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本质,让竹根雕艺术成为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满足了人们在艺术熏陶中对美的需求,充分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一、中国竹根雕艺术的题材选取

在中国竹根雕艺术中,那些脍炙人口的历史名著、神话传说以及民俗故事题材大多是艺人们创作的重点。是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方式之一。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名著以及其中的人物。例如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宋江等108好汉经常被雕刻塑造。传说故事如五子弥勒佛、如意观音、竹林七贤、嫦娥奔月、八仙等。此外。作为佛教大国的中国,人们还通过塑造佛像,同时将自己的思想寄托其中,赋予塑像鲜明的时代性、地区性。

例如,由笔者设计雕刻创作的竹根雕作品《单刀赴会》,以三国演义中的关羽为题材,塑造了京剧中关羽单刀赴会的形象,精选十几年的上等大毛竹根精心雕刻。因受材料的形态的限制,而且越大的竹根里面空洞越大,此题材要在竹根上表现颇有难度,作品巧妙利用竹根、竹节天然的虚与实的结构关系,人物创作以随型和夸张塑造,精雕细琢,不论是关公的衣襟纹理、战袍、胡须,还是青龙偃月大刀的都刻画的纤毫毕现。整件作品造型生动传神,线条圆润流畅,巧妙地利用竹根材质和肌理。生动刻画了关公英勇神武、忠肝义胆的形象,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

中国传统竹根雕基本上以雕工精细为欣赏主体,其重心在工。从制作工艺上说,中国传统竹根雕,主要是手工技艺的产物。首先是由于竹根雕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对于这种个性化要求,主要根据不同藏家而定,对形态的需求千百万化.即使是同一题材的竹根雕作品,审美视角亦是因人而异。其次,竹根雕技艺具有极强的人身依附性。就算是父子师徒,父与子的雕刻风格,同样无法完全一样,各有所擅长的技法,塑造的风格各异。

二、莆仙竹根雕在传统人物题材上选取及用料

福建莆田仙游的竹根雕以平雕、圆雕、皮雕为主,兴于唐宋,盛于明清,风格独特,在深厚的传统背景下发展至今,一枝独秀,焕发出极具闽莆地域特色的活力。我国竹子的种类有上百种,其中毛竹最适于雕刻,毛竹皮肉厚实应为上品。毛竹中更以竹质坚实、竹面平整、净无斑点、节稀杆直,竹肌纹理细致,利用其根部及曲折疤结雕刻出老翁、仕女、仙佛等古代人物,光泽美丽,线条流畅,造型精致。

莆田仙游竹根雕得以兴盛。与它所选的题材息息相关,涉及题材十分丰富,包括宗教信仰、民间传说、莆仙戏曲、历史人物、祥禽瑞兽、花草鱼虫等。尤其是对于人物故事题材融合技法最为突出.普通民众的生活需要和精神需要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莆仙人把自己喜欢的历史人物、故事或图案刻在建筑物或日用器物之中.老百姓在平日里可以目睹这些工艺品,审美要求得到满足,又因为是自己喜闻乐见的内容。很自然地引发了他们的愉悦心情。再次获得艺术感受。

一件优秀的竹根雕作品。应充分发挥竹根的材质美感。使作品自然而传神。笔者雕刻的竹材就是选取“毛竹”。它生长在山地中。主要分布在莆田仙游的游洋、钟山等地。每当秋冬之季。山农们砍伐掉冬竹做竹编后。山坡上便留下了一个个又长又大的毛竹根。这种竹子的特点是根部绝大多数是空心的,而且造型各异,所以在雕刻时受自然造型的限制。创作起来难度极大。

对于材料的选取。一般选竹材不宜选已被砍伐很久的后留下的根,因为这样的材料多半已坏死,里面发黑,选比较老的六七八年的刚伐下来的竹子留下的根为宜。顶部竹细皮薄,可用做竹简扇骨之类。中部可选做笔筒、臂搁、插屏之类。根部就可以做圆雕,选定挖好的竹根还需在精选,挖起来后有破损,有老坏的只能弃用。此外,在坯材的处理上。一直以来都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可以用水加药或用蒸气煮几小时做防蛀处理。经煮过的材料在阳光下暴晒几月,把一些晒裂的材料扔掉,不裂的即是良材。

三、圆雕技法在中国竹根雕人物题材创作中的应用

竹根雕作为我国的一项古老的雕刻技艺,在长期的发展当中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不同流派也形成了不同的雕刻手法,使用不同的刀具。在莆田仙游竹根雕的工艺制作中,考究游刃有余地克服竹根的局限,巧妙借助竹根的材质,因材施艺,使竹根雕作品散发出清新自然的韵味,拙朴中见灵气,随意中现工整,给人一种浓郁的艺术志趣。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在古人的不斷探索发现创新下,我国的竹根雕艺术取得了重要成就,是中国艺术的瑰宝,让世人叹为观止。被古人的精湛技艺和一丝不苟的态度折服。一件竹根雕艺术品的问世需要从挑选木料开始,到下刀雕刻成成品,需要繁琐的步骤和谋划,需要工匠删繁就简、游刃有余。时至今日。莆田仙游竹根雕工艺也发展成:平雕、镂雕、圆雕、皮雕等几大类。

圆雕,是根据真实的人物进行雕刻,又称立体雕刻,可以多方位、多角度欣赏的三维立体雕刻。是艺术形式在雕件上的整体展示,观赏者可以从不同角度欣赏物体的各个侧面,从各个角度进行雕刻。例如,由笔者设计雕刻的竹根雕作品《普渡众生》,巧用竹根、竹节的天然之隔,取扁型横势之材,佐以泥塑手法设计面成。罗汉行云流水的衣襟纹理,手中所持的帽子、颏下的胡须以及狮子土贲张的毛须都刻画的纤毫毕现。通过精湛的艺术手法,以戏狮罗汉典故为喻,表现了佛家慈悲为怀,无量无边的菩提境界,最大的艺术亮点在于敢于“破”。巧妙的刻破材料,在不平衡中求得作品的最后平衡,精工细琢舒展大气。这件作品曾获得多项奖项。2012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特等奖,2013年上海国际艺术节(国家级)十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优秀作品评选银奖。同时还摘得2014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百花奖”金奖。

对于圆雕的构图方法来说,要根据竹子或竹根的天然造型而定,按照竹根生长的肌理方向进行设计。竹根的内部大多是空心的,所以运刀时需十分留意,为了避免做坏,先用橡皮泥根据自然的竹根形态做好大型的设计。因为橡皮泥软不满意的可以随时更改,直到自己觉得满意了,再下刀就比较得心应手。

经过三十多年的雕刻创作,笔者领会了各种雕刻技法。也琢磨出了适合自己的运刀雕刻的章法,又熟练运用“圆刀”雕法,创作的竹根雕作品刀法娴熟,形象生动,赋予作品一种更加美妙的圆润感和立体感。特别是竹根在肌理、质地上讲究精工细琢。让竹子神态逼真、充满灵气。重新被赋予生命。笔者创作的竹根雕作品都是以纯手工精雕细刻而成,神态自然灵动,是创造出来的艺术品。精细的雕刻手法。是为雕刻材料带来了传神的生命力.既可远观其整体的气势和艺术效果,又可近看其精巧的雕工和玲珑剔透的细部,体现出远、近、深、浅的空间意蕴,一种秩序井然的结构美以及深层的空间感瞬间跃然而生。

中国竹根雕艺术。在传承与发展中不断地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但是其内在的精神与文化寓意并没有改变。一直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气势和气质。作为新时代的竹根雕工艺美术师,笔者认为,中国竹根雕艺术不能抛弃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是深刻悟彻文化的内涵寓意.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技巧中寻找切合点,兼收并蓄,融会贯通,打造出符合现代人审美观念的艺术形式。

猜你喜欢

竹根根雕雕刻
On art
挖竹根
挖竹根
根雕与古钱币的完美交融
百岁老人聊养生
雕刻时光
木根雕艺术创作实践与思考
根雕艺术成收藏新宠
落樱季节
红木家具一定雕刻繁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