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扩大农村消费研究
2018-11-27赵文浩
赵文浩
摘要:在十九大中,习总书记指出,脱贫是中国实现复兴道路的必由之路,其中对广大农民的经济收入与消费需求的提升与扶持是实现“脱贫”的重要环节。本文以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农村消费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继而从扩大收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转变消费观念等方面提出扩大农村消费的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 农村消费 电子商务
一、前言
众所周知。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之一。在经济新常态下。扩大国民消费需求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我国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比重的42.65%。是我国消费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根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统计报告中的数据显示。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支出仅占城镇居民人均支出的43.89%。通过该数据可以看出农村居民消费明显存在不足问题,但同时也说明农村居民消费市场还未被开拓出来,存在着着极大的潜力。近年来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电子商务消费模式越来越普及。成为打开消费市场的一把利刃。因此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激发农村消费潜力是目前亟待研究的问题。这对于改善农村经济以及促进国民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农村消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由于社会历史原因。我国城乡发展存在着极其严重的二元结构问题。当前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现状和城镇居民相比,消费水平较低,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产品大多集中于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品。而文化娱乐等享受性用品较少。当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不高,主要存在着以下五大问题:
(一)消费观念保守:由于城乡经济发展存在着较大差异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中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纷纷涌向城市。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居民多以老人与儿童为主。由于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以及较为前卫的消费观念.同时长期受到传统观念“勤俭节约、量入为出”思想的影响。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较为保守,消费行为较为谨慎,消费产品主要集中为对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对于半必需品以及享受性产品他们不愿意过多花钱。这种消费观念严重阻碍了农村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的消费积极性。
(二)基础设施不完善:在我国建国初期,全国处在一种发展重工业的高潮之中,国家资金大量用于城市发展而忽略了农村建设,导致农村基础设施水平较低。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都不完善,甚至有些农村还没有一条完整的公路,给人们的消费行为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严重地抑制了农村居民消费的积极性。此外水电网基础设施还未完善。部分偏远农村地区还未被完全覆盖。缺水缺电使得人们对于冰箱洗衣机等电器产品缺乏购买热情。电网的不稳定或是缺失则使得电子商务这类消费模式难以渗透进农村地区.为农村居民的消费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渠道选择。
(三)农村居民收入不高:目前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较低,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363.4元。仅为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6.78%。由此数据可见。与城镇居民相比,我国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严重不足。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主要分为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两类。收入来源较为单一。在经营性收入方面。由于易受每年的气候和市场价格等变化的影响。此类收入相对来说不够稳定。导致很多农村居民不敢“乱”花钱,预防性储蓄倾向较高,当期消费较小。
(四)互联网消费环境差:由于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以及农村地区消费需求的不稳定性。我国农村地区的物流网络体系尚未建立起来,物流网点少,辐射范围小。此外,互联网消费环境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网络诈骗等事件屡见不鲜,而农村居民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对互联网这些科技产品更是不甚了解。因此。部分农村居民对互联网营销模式具有高度的警惕心理。这也是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并没有因为互联网的兴起而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目前我国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存在着高储蓄、低消费的行为。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人们对于教育、医疗以及养老方面的消费预期较高。在我国农村,因病致穷的情况比比皆是,所以很多的农村居民会有未雨绸缪的想法。将钱存起来以应对各种不可预测的突发情况。防止因病致穷的情况发生在自己的家庭之中。
三、互联网背景下扩大农村消费的策略
(一)扩大农民收入
收入是制约消费的最主要原因。因此想要扩大农村居民消费就必須要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在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的经济模式迅速普及。它解决了传统经济模式中对于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同时减少了传统交易过程中对于中间商的依赖。降低了经营成本。因此在扩大农村居民收入方面可充分利用互联网工具,扩大农村居民的收入渠道。首先政府应发挥其引导作用。加大对于电子商务这类新型经济模式的宣传并开展培训讲座培养乡村电商人才:其次鼓励农村居民积极探索农村淘宝和农产品微店模式,并对开网店的农民实行一些优待政策。如降低贷款利率等。另外.针对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渠道单一的问题,政府可通过讲座,宣传画等方式引导农村居民利用互联网进行金融理财等项目。从而拓宽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渠道。
(二)加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若是想利用互联网这一工具更快地扩大农村消费,就必须提升电网的覆盖。近几年,我国一直在扩大网络覆盖率,让更多偏远山区的居民都能够享受网络带来的好处。据统计,截止到2016年,我国农村宽带接入用户已达到7454万户。比2015年增长了1100多万户,发展十分迅速。不过由于农村居住点较为分散,目前我国部分偏远农村地区的电网建设还未完全建立起来或还不够稳定。此外还需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居民消费提供良好的环境。首先政府需加强农村地区基本道路的建设。对于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可利用互联网平台招商引资。同时通过网上爱心众筹等平台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添砖加瓦。其次物流企业需加强乡镇地区物流网点的建设。解决物流配送速度慢,成本高等问题,提升农村居民网络消费的满意度和消费意愿。
(三)转变农村居民消费观念
要想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就必须转变居民较为保守的消费观念。首先政府需加大宣传力度。同时还可聘请相关的工作人员到农村中为居民讲解分期消费,金融信贷等消费方式,帮助农村居民了解互聯网消费产品。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让农村居民开拓视野,懂得更多的经济知识,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农村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的担心。同时需发挥农村地区年轻居民互联网消费的引领示范作用,从更能接受前卫消费观念的年轻人着手,让其了解互联网消费的便捷性、安全性、以及退换货等服务。形成网络消费的习惯。继而带动全村居民。
(四)完善互联网监管体系
现下互联网几乎成为了每个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是随之而产生的利用互联网犯罪的现象也层出不穷。农村居民收入较低,且对于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的意识较为淡薄,抗风险能力较弱。一旦在互联网上受到一些经济上的打击。很可能就会影响日常的生活。为了防止农村居民在网上购物时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政府应当加大网络审查力度。取缔非法交易网站。同时建立网络安全举报部门,对举报不法交易网站的公民进行一定奖励。在日常生活中政府还可通过新闻,讲座,宣传画等方式讲解一些真实案例,提高居民的防范意识。在农村地区宣传相关法律,让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农村居民懂得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五)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对于疾病以及子女教育费用等方面的担忧使得农村居民不“敢”消费。因此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必须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让农村居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减轻农村居民对于疾病、教育等方面的消费预期。缓解农村居民的后顾之忧。首先在医疗保障制度方面,必须尽快扩大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范围和标准。降低农村居民对该方面的预期支出。解决农村居民看病难的问题以及预防因病致穷的情况出现。其次政府需加强对于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利用互联网工具建立农村子女教育救助机制,减轻农村居民的教育费用负担。居民有了生活上的基本保障,对未来的收入预期就有了信心,从而能够扩大其消费求。
四、总结
综上所述.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完全可以借助互联网这一现代化工具实现快速飞跃。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农村居民自身学习相关知识外.政府应发挥其主导作用。首先政府应当加快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居民消费提供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其次完善互联网消费相关的法律和监管体系,为农村居民的消费提供法律保护,营造良好的互联网消费环境。最后。政府还需完善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农村居民对于未来教育医疗费用方面的消费预期。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农村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农村居民的消费市场才能被开拓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