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构建“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观

2018-11-27王瑜浩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教育观以人为本体育

王瑜浩

“以人为本”作为我国基本的政治思想,对于促进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体育教育体系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同样能够作为重要的教育指导思想,有利于提高体育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推动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下文将针对如何构建健全的“以人为本”体育教育观提出可行建议。

1 “以人为本”体育教育观的基本内涵

我国体育教育正处于改革阶段,“以人为本”的思想也逐步融入教育改革中。“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改变原有“教育仅为传授知识,帮助升学与个人生存”的陈旧观念,从通过接受教育提高自身素质的单一理解向重视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方向多视角的深入思考,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体育事业是身体与智力共同作用的教育学科,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身体素质健康发展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提倡学生主体自我思想的解放,将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作为师生双方共同的任务,学生不仅是课堂“倾听者”,知识的“接受者”更是“参与者”和教师的“合作伙伴”。

2 构建“以人为本”体育教育观的重要性

2.1 适应社会“以人为本”的发展趋势

“以人为本”作为我国的重要的政治思想,对社会各领域的发展都有极大的帮助,体育教育观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有利于维护学生个体的主观意识,提高其综合发展能力,为我国培养更多人才,响应人才强国的战略,适应社会“以人为本”的发展趋势。

2.2 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观的重点是“人”它是以尊重人、鼓励人为主的教育观念,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中,体育事业的发展为重要的一步,“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将极大提高体育教育事业的进步,它为体育教育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在社会发展到新阶段的过程中,提高了体育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2.3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校学生接受体育教学,不仅能学到体育的相关知识,增强自我体质,同时能学习到宝贵的体育精神提升自我的道德品质,在进行各类运动的训练过程中,增强团队意识和互帮互助的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体发展,改变原有应试制度下体育教学的死板模式,变“重物”为“重人”,推动了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及综合能力的发展。

3 当前“以人为本”体育教育观的运用误区

3.1 将“以人为本”曲解为“放羊式”管理

过去的教育观念中,无论任何学科的学习都需要靠教师的严加管理,增强学生对学科的重视程度,在短时间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近年来倡导的“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观念,批判了过度应试教育的弊病,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的天性,但在实践过程中却被部分高校或部分教师误解为“放羊式”教育。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大部分高校的管理机制与教学计划的设置开始宽松,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管理要求也更加人性化,但这样的做法则适得其反,也对“以人为本”观念产生曲解,规章制度的基础作用未凸显,整个校园的文化氛围将遭到严重破坏,学习秩序开始混乱。如因教师个人原因未经申请随意调课打乱学生的课程进度;校方为满足师生运动需求,对于体育器材的使用未设置相关的租借程序,导致教师、学生任意使用而不按时归还。这一现象使正常上课的同学缺失学习工具,教师无法按时完成教学大纲中的学习任务,学生的自我运动能力无法得到锻炼。

3.2 将“以人为本”实践为“以人情为本”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的学生与教师和谐相处,互相尊重,在现实实践中,部分高校却过分强调对学生的尊重,更多地将对学生的尊重转化为对学生的错误包容。将“以人为本”异化为“不得罪人”。教师在工作中更多的是与谈感情,对同事、学生的缺点或错误选择忽略或包容,眼中影响到学校的学习风气,学校的工作效率和团队协作能力低下,“以人为本”理念的贯彻效果适得其反。

3.3 无条件满足学生各种教学需求

大部分高校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道路虽坎坷,但方向正确,其中仍然不能排除部分教师错误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少数教师眼里,“以人为本”的管理就是要求学校在管理上要让个人感到绝对的尊重、自由和满足,学校的一切以尊重“我”为基本原则,这使教师过分看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学生提出的教学建议和需求选择无条件接受和满足,如非体育课上,学生为未经申请私自拿用校内体育用品不及时归还,课堂上学生因身体不适未按照正规程序向任课教师请假,或学生因个人情绪抵触体育教学自行逃课,教师对此类行为自行忽略或置之不理,将导致此类情况的泛滥,校园内不尊敬师长,不遵守校规的现象成风。从这一层面出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大削弱,在校内已形成跋扈的个性,不利于自我学业的完成和个人素养的完善。

4 构建“以人为本”体育价值观的有效措施

4.1 教学重点由关注学生生理向关注心理转移

4.1.1 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作为当代教育事业中重要的价值观念,它将教育与学生的个人自由、尊严以及身心的全面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育中注重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个体。在体育教育中也同样如此,过去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缓慢,人类医疗水平相对较低,因此,人们对于体育教育的目的明确,即是增强全民体质,从小抓起,在教育的过程中,更多重视的是学生学习到的体育技能以及对个人体质的增强效果。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和社会发展到达一定高度,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医疗水平也随之提高,健康、长寿成为人类发展的基本标志。此时体育教育的重心需要有所改变,由最初仅关注学生个人体质到关注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教师在进行体育项目基础知识教授的过程中添加教授运动心理学的知识加以配合,密切关注和引导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4.1.2 体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并重

学术界和体育界对于“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解释类似,“人文精神”注重的则是对将人作为主体,需要保证个人拥有自由发展的空间;“科学精神”则是反对封建迷信的重要精神,它尊重科学的严谨性和真实性。在体育教学中,若要贯彻“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则需要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结合起来,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允许学生拥有自由活动空间的同时,需要教授相关学术知识,帮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加以运用,巩固学习。如教师在进行球类运动教授中,首先需要对不同球类的运动规律以及基本动作要领做出具体解释,解释完毕后应避免一板一眼地全面监督学习模式,教师需要给予学生自我活动的空间,运用课上教授的基本知识不断实践自我琢磨获取技能。

4.1.3 注重对学生人格的培养

我国实施的以民族创新为灵魂的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主体性教育,避免学生一直作为课堂“倾听者”的角色中。教师应做到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中,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自我的创造性,发展人的创新能力是体育教育的重要方面,体育教育是通过自身的身心活动,发展人的“主体性”培养坚强意志和健全人格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正确认识和参与人际关系的一种良好方式。如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到仔细观察运动细节的过程中,寻找到运动时身体部位正确的发力点或接收点,有利于学生纠正自我错误的运动方式,提高自我运动的创造力,获得更好的运动成绩。

4.2 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工作方法

4.2.1 坚持因教制宜的基本原则

在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遵循因教制宜的基本原则,如在进行篮球教学中,在热身的阶段可结合学生热身的个人爱好,将学生分为几个热身的小组,可进行慢跑热身,预热身体,使学生快速进入状态;也可选择折返跑,熟悉训练场地,配合适当的拉伸动作将自我调整到最佳状态;在篮球技巧的教学过程中应用变向运球、团队中超前传球、三步上篮、基础投篮等基本技巧,增强上课的趣味性,在提高学生自我学习技能的同时增强其团队意识和团结协作能力。在最终的整理活动阶段,以弹跳投篮或做拉伸运动、深呼吸等方式放松肌肉,调整学生自我心态。

4.2.2 坚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

体育教学不仅需要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也需要考虑校内基础设施的建设问题。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离不开对教育资源的依赖,如在进行足球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学生个体素质、整体人数的多少以及校内足球场地的大小等因素,对赛场队伍站位、替补队员安排等做出合理的安排,使学生接受到最完备,基本符合国际规则的足球教学。

4.2.3 坚持因时制宜的基本原则

由于体育教师教学方式容易受自我素养、学生身体素质、时间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的限制,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各方面因素,尤其是运动时间段这一因素,人体在不同季节身体机能所表现出的能力也有所不同,在安排教学任务时,可结合不同的季节进行分配,如春夏季安排以锻炼敏感度、速度、柔韧度为主的运动,在秋冬季节,学生的反应能力变弱,着装相对笨重,可安排以耐力和力量为主的运动,同时配合小型集体游戏进行热身,如“猫抓老鼠”、“贴烧饼”等,增加课堂趣味性和学生运动的积极性。

“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观念在当前的教学改革中在稳步贯彻,这一基本却重要的理论观念并非一日所成,需要高校长期实践,不断运用,通过科学的方法加快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现代化的步伐,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1] 罗建萍,徐武.新时代体育教育的价值取向探析[J].体育与科学,2001,(3): 54-55.

[2] 胡小明.人文体育观的渐入与生物体育观的淡出[J].中国学校体育,1999,(2):65.

[3] 王忠武.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三位一体关系[J].科学学研究,1999,(3):3-9.

[4] 周登嵩等.体育教学人文性的思考[J].体育科学发展,2002,(5):10-13.

猜你喜欢

教育观以人为本体育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对项目化学习的发展意义
基于“学为中心”教育观的“5.2分式的基本性质”教学探索及反思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我们的“体育梦”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论王十朋的教育观
教育观形成的一般过程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