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时代高校体育文化传播“微平台”建构研究

2018-11-27

少年体育训练 2018年3期
关键词:校园体育信息

冯 艳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校本部,河南 郑州 45000)

1 高校大学生应用微媒体的时代背景与契机

随着网络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裂变式发展,手机、平板等终端媒介成为生活、工作、学习重要的基础设施,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环境、信息内容、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乃至整个社会心态。

大学生是手机媒体信息传播的特殊受众,对新的事物、新的挑战保持着极强的好奇心,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高校大学生通过手机媒体来观看体育赛事,运用手机媒体录制体育课上的教学内容,通过网络和手机媒体学习健身知识来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并应用于实践,他们对新媒体使用驾轻就熟,表现出极高的适应能力。大学生有较强的自主意识,话语权意识的增强,对体育项目、体育运动有较明确的喜好,逐渐形成体育欣赏、判断、评价的能力,他们更愿意“发声”,表达自己的言论和想法。

大学生体育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体育信息的传播,而微媒体的体育文化传播让大学生学到了大学体育课教学以外的知识,手机网页、健身APP、微信体育类公众号等一系列方便即时的体育信息传播方式,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使他们的知识更加系统化,也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学习习惯和参与体育态度,让体育锻炼在大学生群体中成为常态,帮助大学生朋友养成终身体育的行为习惯。

2 微媒体背景下高校体育文化传播平台建构的时代需求

高校体育文化传播需要有属于自己的校园官方微信公众号,这个微信公共平台具有权威性,经过认证的公众号代表着高校的形象,它作为高校提供校园信息服务的重要平台,其信息发布主体必然是高校官方,其信息必然是经过官方认可的内容,信息内容必然真实可靠,在引导校园舆论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高校体育文化传播微媒体和微平台的介入,促进大学生通过越来越多的形式欣赏到体育的文化魅力,为学校搭建展示本校浓厚文化底蕴,鲜明教育的特色的平台.应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和文化传递功能,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通过与其他学科文化的互相渗透、交融,陶冶个性,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实现生理、心理、社会化的和谐发展。

校园体育文化传播微平台将高校教学、训练、竞赛、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加以包装设计,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推送到受众的移动媒体终端,经过朋友圈内二次传播,蔓延到更大的范围时,既是对高校的一次极有影响的宣传,在构建高校特色体育文化、梳理良好社会影响力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3 微时代高校体育文化传播微平台建构的优势

3.1 提供高校体育文化传播的新渠道

传统体育文化传播模式,包括电视、报纸、杂志、照片等,曾盛极一时,以它的条理性、逻辑性、权威性,控制了体育传播的话语权,决定了体育文化传播的导向。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媒体、微应用迅速普及,海量消息以“秒”记,得以广泛传播,成为传统传播模式的有益补充。

3.2 提高高校体育文化传播的时效性

高校体育文化中体育新闻具有时效性,赛事精彩瞬间具有时效性,赛事报道具有时效性,微媒体的便捷特征,能够第一时间将体育信息迅速传播到更广泛的区域和人群中,引起群体共鸣。

3.3 扩大高校体育文化的受众面和影响力

为满足高校体育文化传播的需求,新媒体多角度、多形式地展示高校体育文化活动、文化制度、文化内涵,全方位立体体现校园体育文化的健康性、娱乐性、时尚性、生活性、大众性、文化性。大学生在受众和传播者角色中瞬间转变,对体育信息的选择、转发、点赞、评论,扩大了校园体育文化信息的影响力度和辐射面,在朋友圈内的共鸣,提升了体育文化信息的群体内认可度,加快了传播速度。

3.4 增加高校体育文化传播中的互动性

大学生不仅是微平台的受众,也是体育信息的传播者,他们更希望通过自己的视角、镜头记录身边发生的事件,发表自己的见解,以观察者的身份参与到一项运动中来,于是“微拍”的形式就带着大学生自己的思考和设计,融入到一项体育运动中,这是一种大学生与体育文化更深入的交流。

3.5 提供大学生获得体育信息的新途径

对高校而言,大学生是学校体育教学、活动、文化传播的主要受众群体,能否为他们提供高效准确的信息服务是判断校园信息传播效率的重要标准。当前大学生群体具有对移动互联网依赖程度高、主动社交沟通欲望较强、对新鲜事物的喜爱和接受能力较强、拥有强烈学习欲望、拥有较多碎片化时间等特点,微媒体传播模式恰巧符合大学生的学习习惯,为大学生获得体育信息提供了新的途径。

4 微时代高校体育文化传播平台建构的设想

4.1 搭建高校体育文化传播微平台

高校官方体育文化传播微信平台是以为大学生提供服务为宗旨的平台,是改善校园信息服务环境,传播体育文化,提升校园信息服务,扩大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力的重要载体,通过加速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线上线下的全方位互动,推动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的顺利进行,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常识的丰富,促进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开展,从而传承体育精神、增强师生体质,培养锻炼习惯。

4.2 组建高校体育文化传播微平台的专业工作团队

高校体育文化传播微平台是高校体育文化的传声筒,是校园体育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微平台人才队伍专业素养直接体现高校体育文化传播的战斗力。

高校体育文化传播微平台工作人员要熟悉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采编、美工、摄影、平台管理、内容推送、对外宣传、应急处理等能力。微平台工作人员对平台信息的甄选、编辑、排版、推送顺序与时间,都对大学生体育态度和锻炼行为,对体育文化传播微平台的忠诚度有直接的影响。微平台的工作人员还需要对推送信息的真实性、价值取向、网络语言的使用进行管理和监督,强化有秩序有规范的体育话语权。

4.3 明确高校体育文化传播微平台搭建原则,形成高校文化特色

高校体育文化传播微平台应结合高校体育文化特色,大学生的青春与朝气,形成积极、趣味、多样、系统的传播风格,探究中国传统体育的人文精神和哲学思想,梳理每个项目的特点功能,传递科学、系统、权威的体育知识,挖掘高校本身的信息资源,寻找高校周边的服务项目,解读国家体育政策及举措,精心打造微平台平台版块,推送精品信息,使高校体育文化微平台信息符合大学生体育文化需求,顺应学校体育文化特色。

4.4 精心打造高校体育文化传播微平台版块,丰富高校体育文化传播内容

4.4.1 高校体育文化传播微平台之体育知识版块 高校体育文化微平台传播知识类内容,包括各项体育技能、基本教学、训练理论、保健养生康复等知识,利用短评、简述、图片加文字、文字加视频、动态图等形式展示出来,并分章节做成相对成系统的信息,分段推送,并互为链接,能使大学生在获得一个信息时,轻易获得一系列相关知识。

4.4.2 高校体育文化传播微平台之体育服务版块 高校体育文化微平台传播体育服务类内容,主要是搜集校园内及周边的体育文化活动信息。大学生群体更倾向于通过校园公众平台对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体育成绩查询、专项课申请、选项课申请、体质成绩查询、考勤情况、成绩公告等事宜进行“微”模式操作,这样方便快捷,也提高了校园信息传播和服务效率。

4.4.3 高校体育文化传播微平台之政策解析版块 高校体育文化微平台可以针对“足球进校园”“健康中国”等热点问题,持续发表系列简述及短评,对全国人代会体育议题进行内容展示和分析,坚持“正面”舆论导向,使大学生了解国内体育发展动向,及时尚研究热点,营造健康校园文化氛围。

4.4.4 高校体育文化传播微平台之校园活动小助手版块 本版块的内容与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密切相关,旨在通过更普及的群众性活动,娱乐身心,提高大学生健身参与度。校园活动小助手将本学期举行的活动提前放在版块内,如举办定向越野赛、篮球、羽毛球联赛、迎新晚会等按月、周安排推送消息,让更多的大学生感受浓浓的青春气息。

4.4.5 高校体育文化传播微平台之体育赛事版块 高校的体育赛事尤其是运动会,是高校体育文化的集中体现,展示运动水平、运动精神、体育文化礼仪的大舞台。本版块可以跟进校运动会或单项比赛进程,分批次有计划的推送项目介绍、竞赛规则、精彩瞬间、辉煌时刻、背后的故事、赛程转播、竞赛仪式,体育新闻、体育大明星等内容,将视频、图片、音乐、成绩通告等图文信息第一时间上传微平台,将运动会全方位立体展现在大学生面前,足不出户,便知运动会全景概况,规模之大对大学生的震撼与吸引,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的。

4.4.6 高校体育文化传播微平台之互动平台 微媒体的特质之一即为互动性,大学生只有通过各种形式的参与才能真正地认识体育,近距离地体验运动之美。微媒体传播过程中,观众与传播者角色往往是瞬间转换的,每位大学生都是体育信息的传播者,正能量的传递者。互动平台上还可以展示体育人物微视频、时尚秀、健身变形记等视频,使更多的大学生从身边健身成功案例的蜕变中,获取健身的动力,促进体育锻炼行为的长效性。

参考文献:

[1]陆青,张驰,杜长亮.微时代我国体育文化传播的模式创新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

[2]武东海,王阳,范美丽.微时代背景下体育教育传播话语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6(5).

[3]陈英军.新媒体时代中学校园体育文化传播现状及方略探析:以株洲市市区示范性普通中学为例[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

[4]刘华煊,刘青健.“微”环境下的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研究:以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为例[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5(5).

猜你喜欢

校园体育信息
订阅信息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我们的“体育梦”
展会信息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