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市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2018-11-27崔久剑

体育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场地设施苏州市辖区

崔久剑 苏 艳



苏州市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崔久剑1苏 艳2

(1.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连云港市门河中心小学,江苏 连云港 222135)

基于苏州市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现状,对城市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进行评价研究,构建苏州市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价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44个三级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及专家评分法,确定评价体系各级指标的权重,旨在对苏州市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进行客观评价,为地区公共体育发展提供助力。

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价;体育均等化

苏州市2016年GDP总量达到了1.54万亿元,居全国地级市首位,人均GDP14万元,城镇化率超过74%,经济发展水平接近发达国家,公众的公共体育服务需求也随之快速增长,而当前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已经明显滞后于社会的发展进程。这就要求我们要构建一个契合地区发展、科学高效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价是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服务的效率以及质量进行绩效评价,是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善和提高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公共体育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关于国外研究现状,英国在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价方面提出“最佳价值”政策,该政策要求对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管理进行合理规划、参与和评价,注重绩效管理评价和外部监督;Ko Wan Tsou于2005年设计了一项空间布局的衡量标准,用来反映城市区域内公共体育设施的空间布局合理性。美国的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价注重实际结果,民众全程参与评估,以评估结果为参考,推进市场化和社会化公共体育服务,提高民众对公共体育服务的满意度。日本在《体育振兴基本计划》中,设定绩效评估量化目标,并以此作为绩效评估的前提,基于官方和社会体育调查体系的完善水平,保证绩效评估的可操作性。国外学者对于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多基于不同政治形态、制度环境以及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与中国的国情存在差差异,但对本课题的研究仍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于国内研究现状,肖林鹏等认为,要保证群众能得到更高品质的公共体育服务,就要建立一个权威的评价系统,政府依据评价结果,监督和管制公共体育服务的进行[1]。汤际澜从均等化角度,对公共体育服务进行研究,并构建了一套体育服务均等化评价体系,它包括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38个三级指标[2]。郑家鲲等则从公共性等原则出发,研究了我国基本公共体育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包含6项一级指标、30项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3]。国内学者的研究对本课题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绩效评价主体过于单一,多从宏观层面进行,未充分考虑地区性差异,评价模式和标准不统一。

1 苏州市公共体育概况

通过调查走访,主要针对苏州市公共体育服务的资金来源、政策法规、场地设施、体育组织、体育活动等基本情况进行了统计。

1.1 苏州市公共体育服务资金来源

公共体育的发展,依赖于资金的投入。我国现行的体育事业发展资金来源主要为政府,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资金来源主要为各级财政拨款[4]。

表1 2014-2016年苏州市体育局预决算情况

年份财政总收入(万元)财政拨款(万元)事业及其他收入(万元)财政拨款占比总支出(万元) 201632415.3230023.452391.8792.6%32307.81 201531951.1127705.904245.2186.7%58699.53 201456019.2827366.5628652.7148.9%54528.81

数据来源:体育局领导走访及苏州市人民政府官网

1.2 苏州市公共体育服务政策法规

表2 2014-2016年苏州市公共体育服务相关主要政策法规及工作方案

年份政策法规、工作方案名称 20162016年苏州市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方案2016年苏州市群众体育工作要点 2015苏州市体育基础数据库建设工作方案关于层转《体育总局关于印发<大型体育场馆基本公共服务规范>、<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综合评价体系>的通知》的通知 2014《苏州市体育产业补贴项目实施细则(试行)》关于试行苏州市社区体育服务标准体系及其标准的通知关于开展苏州市全民健身“三进”活动的通知

数据来源:体育局领导走访及苏州市体育局官网

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公共体育服务越来越受到重视,苏州市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及工作方案,不但体现了地方政府对公共体育服务事业的关注和重视,同时也是地方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重要政策保障。

2 苏州市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2.1 评价指标的筛选

本研究围绕公共体育服务绩效的核心,结合苏州市公共体育服务的实际情况,运用德尔菲法,基于专家反馈的意见,经两轮筛选,选定初拟指标,确定了一个包含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52个三级指标的评价体系。

根据SAS中规定,当样本含量小于等于2000时,结果可参照Shapiro-Wilk(W检验)[5]。如指标P值大于0.05,可以认定为数据呈正态分布,数据筛选可直接采用各指标得分的算术平均数来进行。经对各指标的数理统计处理,筛选后,构建具体包含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44个三级指标的评价体系。

表3 苏州市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价指标及权重分配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 服务投入(0.267)资金投入(0.107)资金的总投入(0.183) 资金投入年增长比例(0.170) 财政拨款占总财政支出比重(0.200) 资金的使用情况(0.147) 人均公共体育财政拨款(0.300) 政策法规(0.073)政府制定的公共体育服务政策法规总量(0.200) 有完整的公共体育服务规章制度(0.233) 公共体育服务政策的执行情况(0.350) 公共体育服务部门工作人员工作分工(0.177) 公共体育服务工作责任明确到个人(0.100) 服务内容(0.500)场地设施(0.177)辖区体育场地设施总量(0.163) 辖区体育场地设施数量增长率(0.103) 辖区体育场地设施主要类型(0.073) 辖区体育场地设施面积增长率(0.110) 辖区体育场地设施人均面积(0.213) 辖区人均体育场地设施增长率(0.147) 辖区每万人拥有场地数量(0.147) 平均到达最近健身场地的距离(0.053) 辖区体育场地设施开放率(0.123) 体育活动(0.167)年公共体育活动举办数量(0.257) 年公共体育活动举办类型(0.123) 年公共体育活动参与总人数(0.310) 定期举办的活动数量(0.160) 品牌特色活动数量(0.150) 社会组织(0.150)辖区社会体育组织数量(0.117) 辖区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0.147) 辖区体育协会数量(0.093) 每万人拥有社区体育指导员数量(0.227) 辖区青少年俱乐部数量(0.090) 辖区全民健身点覆盖率(0.167) 辖区老年人活动中心数量(0.077) 辖区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社会组织数量(0.083) 服务效果(0.233)服务质量(0.163)公共体育服务受益群体人数(0.133) 公众对公共体育场馆设施的满意度(0.233) 公众对社会指导和健身指导的满意度(0.123) 公众对公共体育活动的满意度(0.133) 公众对体育社会组织的满意度(0.100) 公众对体质监测的满意度(0.133) 公众对公共体育信息服务的满意度(0.127) 公众引导效果(0.08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增长情况(0.383) 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频率(0.417) 公众对公共体育服务的关注程度(0.200) 政府效能(0.083)公众对政府及体育工作部门的满意度(0.667) 公众对政府及体育工作部门的信任度(0.333)

2.2 苏州市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价体系及指标权重的确定

经过各级指标的筛选及修改,采用专家评分法进行各指标的权重计算,即:权重的计算由三位专家对每级指标进行评分,通过计算均值,以均值除以总分,得出相应指标的权重,均值/100=权重;基于各级指标的权重计算,最终确定苏州市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价体系,具体见表3。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价具有系统性、动态性特点,涉及内容广,结构复杂;基于社会基本公共服务的特性,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价应包括政府内部评价和社会公众的外部评价[6]。

3.1.2目前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主体主要为社会公众及政府体育工作部门,平行部门、社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评价较少,多元化评价主体格局还未形成。

3.1.3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价应以评价主体的价值取向及利益诉求为出发点,针对公共体育服务资源供应情况及接受服务群体的满意度进行评价。

3.1.4基于苏州市公共体育服务客观情况,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构建了苏州市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价系统,确定各级评价指标及对应权重分配。

3.2 建议

3.2.1政府应加大公共体育服务投入,推进基础建设力度,提高公共体育设施人均面积;合理选址建设公共体育场地及设施,扩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规模,整合各种资源,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工作。

3.2.2加强公共体育服务的宣传工作,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利益取向,让民众对政府工作深入了解,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促进民众对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的提升。

3.2.3要以民众对公共体育服务的利益诉求和满意度为目标,对公共体育服务各环节实施动态监控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根据评价的反馈情况,动态调整评价体系及指标,保证评价的客观、公正、及时、有效。

3.2.4现阶段苏州市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价处于基本供给阶段,随着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纵深发展,要不断细化工作层级,逐渐辐射到区、县、街道层面,同时对指标体系以及权重也要做出相应调整,坚持以社会公众需求为导向,不断推进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价工作,实现公共体育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1]肖林鹏.论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困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8):1-4.

[2]汤际澜.我国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研究[D].苏州大学,2011.

[3]郑家鲲.基本公共体育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3(1):9-13.

[4]刘玉.改革开放30年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模式转型与现实选择[J].体育科学,2013(2):11-21.

[5]正态性检验方法[EB/OL].https://wenku.baidu.com/view/d29a2a53763231126 edb11aa.html[OL].

[6]杨文礼.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基本理论框架构建与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6):25-29.

On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Public Sports Service Performance in Suzhou City

CUI Jiujian,etal.

(Suzhou Institute of Trade&Commerce Suzhou215009 Jiangsu China,)

2017年度苏州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项目《苏州市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价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17LX112。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老龄化背景下如皋市社区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研究”(2016SJD890015)。

崔久剑(1980—),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公共体育、学校体育。

猜你喜欢

场地设施苏州市辖区
苏州市纤维检验院
井陉苍岩山派出所积极排查辖区流动人口
苏州市“从前慢”书吧室内设计
辽宁省冰雪场地设施资源配置均等化研究
吉林省高校体育设施与全民健身资源互补研究
我国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政策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
高校体育资源对外利用与开放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