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黎平县蹴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8-11-27鲁林波卜秀秀

体育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黎平县练习者运动

鲁林波 卜秀秀



黎平县蹴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鲁林波 卜秀秀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贵州 都匀 55800)

对当前贵州黎平县蹴球运动的开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蹴球练习者的结构不合理,开展形式较单一;场地设施匮乏,受天气影响较大;受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单项赛事活动等问题。并提出在学校中开设蹴球选修课、拓宽体育课程内容、政府部门加强对蹴球运动的扶持和宣传力度、地方相关部门明确蹴球运动的整体发展规划、积极开展蹴球项目培训和形式多样的比赛、加强教练员和裁判员的队伍建设等对策,以有效推动该地区自觉地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黎平县;蹴球运动;对策;保护

蹴球运动是一项融智力思维、娱乐休闲、竞技较量、运动健身于一体的非剧烈运动项目,对参与者身体素质和身材要求并不高。起源于清代“踢石球”,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北京市民族传统体育协会挖掘和整理而发展起来[1]。该项目于1999年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近20年来,全国各省市的民运会也相继将蹴球设置为竞赛项目,极大地推进蹴球运动的普及与发展,促进蹴球竞技水平的整体提升,蹴球技战术体系随着实践的不断积累也日趋完善,促使这项运动朝着规范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本文通过对黎平县蹴球运动开展的习练群体、练习途径、训练动机、参与竞赛等现状进行调研,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旨在提高社会的认识,提高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提升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保护资金使用效率,并针对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1 黎平县蹴球运动的开展现状

据查阅相关资料可知,2010年黔东南州第七届运动会暨第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凯里市举行,组委会将蹴球设置成本次运动会竞赛项目,黎平县组队参加了本届蹴球比赛,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之后形成了每三年举办一届州民运会比赛制度,目前已举办三届。随着参赛次数的增多,蹴球运动在黎平县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黎平县第一民族中学将蹴球运动引入课堂,为该项运动在黎平县的普及与推广、参与竞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 蹴球练习者的基本情况

当前,黎平县蹴球队已参加了三届州民运会,运动员、教练员都是黎平县第一民族中学在校师生,一共为黔东南州培养了10名优秀的蹴球运动员,均为侗族人和苗族人。有一名运动员从第一届州民运会一直参加第三届,而参加黔东南州第三届民运会的4名运动员中,其中有2名是上一届老队员。从侧面反映蹴球项目新老队员搭配更有利于取得好成绩,但也反映出黎平县蹴球练习者不能够很好的完成新老队员更替,蹴球运动在人才选拔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人员更新速度缓慢。

表1 蹴球运动练习者职业调查 (n=50)

职业人数百分比(%) 学生3570.0 教师1020.0 自由职业510.0

由表1可知,黎平县蹴球运动练习者中学生占70%、教师占20%、自由职业占10%,其中学生和教师占的比例较大,自由职业所占比例较小。研究表明,学生和教师是推动黎平县蹴球运动发展的主力军。

1.2 蹴球爱好者获取练习的途径

学校体育是蹴球爱好者获取蹴球运动练习的主要渠道,这说明学校在蹴球运动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学校和其他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使得蹴球运动在黎平县有了更好的发展。同时,学校引进蹴球运动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释放学习压力,也给他们带来快乐。但由于政府和其他途径宣传和重视不够,也使蹴球这项运动在整体规划和组织上不够完善,练习蹴球项目的获取途径受限。

1.3 蹴球运动的场地设施情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健身意识逐步提高,蹴球运动练习规模不断增多,对蹴球运动场地需求不断增大,而黎平县现有的蹴球运动场地已经不能满足蹴球运动的发展需求。由于蹴球运动对于场地有一定的要求,场地必须是10米x10米的正方形平整场地,通过对黎平县蹴球运动场地的走访调查,了解到黎平县蹴球训练场地十分有限,大多是学校田径场内的闲置场地,临时画出来,正规的地毯场地待有比赛临时购买。仅黎平一中有三个标准的塑胶蹴球场地,在其他社区都没蹴球场地。由此可见,黎平县蹴球场地十分欠缺,不利于蹴球运动的开展。

1.4 练习者参与蹴球运动的频率和时间分布

表2 练习者参加蹴球运动的周频率 (n=50)

周频率1—2次3—4次5—6次 频数32108 百分比(%)642016

表3 练习者每次练习蹴球的时间 (n=50)

时间0.5h0.5—1h1h—1.5h 人数13316 百分比(%)266212

从表2和表3可知,蹴球练习者每周参加1-2次蹴球运动的比例最大,每次活动时间主要集中在0.5-1h之间,而且通过调查得知,练习者的训练时间大多集中在下午四点左右。其目的是为了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可以提高自身蹴球运动的水平,与此同时也通过这项运动的练习,缓解学习和工作带来的压力。

1.5 练习者参与蹴球运动的动机

对于黎平县蹴球运动开展现状的参与动机进行分析,可以探知他们的心声,有助于蹴球运动在黎平县的推广和普及,提高人们参与蹴球运动的积极性。

由表4可知,选择“休闲娱乐”占60.0%,“学习运动技能”占84.0%,“释放压力”占44.0%,“锻炼身体”占32.0%,“其他”占6.0%,然而学习运动技能、休闲娱乐和释放压力分别位列前三位。因此,可以推断出练习者参加该项运动的主要原因是学习运动技能、休闲娱乐和释放压力。

表4 练习者参加蹴球运动的动机调查(多选) n=50

动机选项频数(%)排序 休闲娱乐3060.02 学习运动技能4284.01 锻炼身体1632.04 释放压力2244.03 其他36.05

1.6 蹴球练习者参加比赛的情况

表5 练习者参加比赛的情况

届次 时间 地点人数最好名次 第一届2010.8 凯里4第二名 第二届2013.8 天柱4第一名 第三届2016.8 榕江4第二名

从表5中可以看出,至今黎平县蹴球代表队共参加了三届黔东南州民运会,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分别在2010年8月凯里举行的第一届运动会上获得女双第二名的好成绩。2013年8月在天柱举行的第二届运动会分别获得女单和女双第一名的佳绩。2016年8月在榕江举行的第三届运动会获得女双第二名的佳绩。好成绩的取得对黎平县蹴球运动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黎平县蹴球运动开展存在的问题

自黔东南州第一届民运会举办以来,蹴球项目以其独特魅力和民族特点吸引了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项运动中去,推动了蹴球在黎平县的开展。但开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2.1 蹴球练习者的结构不合理,活动形式较单一

习练人群的结构分布的相对不合理,且其分布在年龄、学历、职业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通过对参加的三届的运动员调查得知,在蹴球练习者中年龄最少者15岁,最大者为46岁,练习者的学历层次不高,大多数是初中生和高中生,职业主要是在校学生和老师。蹴球运动的组织形式主要是教练组织和课程老师讲解指导,其目的多是围绕比赛进行,没有更多的练习方式和活动形式,这样不利于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简而言之,组织形式较为单一,不利于蹴球运动的发展。

2.2 蹴球场地设施缺乏,场馆共享性较低

目前,黎平县有1座体育馆、3个全民健身广场,但随着蹴球练习者的数量不断增加,现有的场地已经不能够满足练习者的需求。通过实地考察了解,没有固定的蹴球训练场地,因而日常训练受天气影响较大。体育馆都是要收取一定的费用,全民健身广场里很多蹴球练习者居住的地方较远,出行十分不便。总的来说,场地设施的匮乏、体育资源的共享性较低、训练受天气影响较大,使得蹴球运动在黎平的开展受到了较大的阻碍。

2.3 蹴球运动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不够

黎平县蹴球运动宣传的途径较少、推广力度不够,只有在举行大型民运会赛事的时候,政府和媒体才会对蹴球运动进行简单的宣传,因而使得练习者对蹴球运动所蕴含的体育文化、民族特点和人文价值了解较为浅显。人们缺少了解蹴球运动的途径,也使得对蹴球运动的认识不够全面,加上对蹴球运动宣传和推广不到位,容易造成刚接触蹴球运动的练习者,一段时间后对蹴球运动失去兴趣,不利于蹴球运动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4 政府领导对蹴球项目的重视程度不够

政府部门完善管理体系、进行有效的组织和规范化的管理是蹴球运动发展的重要保障,但目前黎平县还没蹴球协会和明确的领导机构,在蹴球运动文化宣传、技术培训和对下设蹴球协会的管理等存在很明显的不足,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也没有政府领导或者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由于政府领导不够重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黎平县蹴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2.5 缺少专业的蹴球教练员和裁判员队伍

蹴球指导员的专业素养和规模直接影响蹴球运动的发展,而裁判员的数量和裁判能力则决定了赛事举办的规范程度。黎平县并没有专业培训的蹴球教练员,由于教练员的数量不足、年龄偏大、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造成蹴球练习者对蹴球文化和价值的理解较为浅显。裁判员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是引导比赛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由于现有裁判员执法经验较少,对于竞赛规则掌握的不全面,比赛中常会出现错判、误判的情况。

3 促进黎平县蹴球运动发展的对策

3.1 在学校中开设蹴球选修课,拓宽体育课程内容

在学校体育中开设蹴球课程,不仅可以丰富校园的文化生活,也可以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得到继承和发展[3]。同时,蹴球运动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和支撑平衡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在比赛中也可以培养学生竞争合作意识,磨练意志品质,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在繁重的学习压力得以释放的同时也能陶冶情操,起到减压作用。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蹴球活动和举办适合学生参与的蹴球比赛,提升学生参与蹴球运动的兴趣,从而选拔出优秀的蹴球运动员作为后备人才。

3.2 政府部门加强对蹴球运动的扶持和宣传力度

为促进蹴球运动更好的发展,政府应不断加强对蹴球运动的管理和宣传。首先,政府应加大对蹴球协会的建设,制定推广和政府相关的体育政策;其次,政府应完善体育宣传的工作体制和机制,加大对蹴球运动特点和价值的宣传力度,为蹴球运动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社会环境;再次,加大经费投入,重视和加强体育宣传队伍和新闻发布制度建设,主动与媒体记者合作,让他们全面了解蹴球运动,加强对蹴球文化内涵和健身价值的宣传;最后,政府尽可能多举办民间蹴球单项赛事,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蹴球活动中来。

3.3 地方相关部门明确蹴球运动的整体发展规划

在推进蹴球运动在黎平县更好更快的发展过程中,黎平县体育局应该完善机构建设,落实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能,组织开展骨干培训,通过培训将各个地方的练习者组织起来。全面掌握蹴球运动在当地开展的基本情况、发展动向、趋势,向地方政府部门提出如何制定蹴球运动的发展战略和规划。在各个学校、社区定期宣讲蹴球运动的理论知识,教授运动技术,普及运动健身科学知识,让广大学生和居民感受蹴球运动带来的快乐与魅力。

3.4 积极开展蹴球项目培训和形式多样的比赛

广泛开展蹴球比赛,赛会宗旨重在参与、重在交流、重在健身,为蹴球爱好者创造多种参与蹴球比赛的条件和机会,充分发挥赛事的多元化功能和综合影响力。同时也应该加强蹴球运动科学健身知识宣传,定期举办蹴球运动理论知识的讲座和蹴球技术培训班,更好的普及与蹴球运动相关的知识,为蹴球运动营造更好的活动氛围。

3.5 加强教练员和裁判员的队伍建设

教练员和裁判员的水平对于蹴球运动的开展和水平的提升尤为重要,政府和体育局应该做好民族传统体育教练员的培训、管理和服务工作,加大教练员的队伍建设并进行定期培训,为教练员开展工作提供更多的有利条件。众所周知,裁判员的数量以及专业水平是比赛规范化的关键,因此政府和体育局应规范和完善蹴球运动竞赛制度,定期开展对蹴球裁判员的培训,以此来提高裁判员的专业知识和执法水平,加强对裁判员的组织管理,为地方蹴球运动培养更多的优秀教练员和裁判员队伍。

3 结论

黎平县蹴球练习者的结构不合理,开展形式较单一;没有固定的蹴球场地,场地设施匮乏,体育资源的共享性较低,练习环境受天气影响较大;人们了解蹴球运动的途径较为狭隘,对蹴球运动认识不够全面;政府和体育局组织运营规范 程度不高,组织零散,没有专业部门进行管理;蹴球赛事在组织上规范度不高,赛事运作不够成熟,工作人员的运作水平不够专业等问题。蹴球运动是一项融智力思维、娱乐休闲、竞技较量、运动健身于一体的非剧烈运动项目,具有较强的可开展性,非常适合中小学生身心特点的运动项目,将蹴球运动推广至中小学校中去,能有效地推动该地区自觉地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1]方征.我国蹴球运动的发展现状及前景[J].体育文化导刊,2002,5(9):50-51.

[2]张毅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蹴球运动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

[3]王亚琼.如何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高校体育教育[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4(3):66-69.

[4]张兴奇,刘学谦,杨柳.蹴球技战术类型及其运用的数据解读[J].体育科学研究,2015,19(2):52-57.

[5]单青青.山西省蹴球运动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西大学,2013.

[6]严津.论民族传统运动项目蹴球的健身价值及社会意义[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8(6):135-136.

[7]江伟.高校中开展蹴球运动的必要性可行性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7):146-147.

[8]白晋湘,万义,龙佩林.探寻传统体育文化之根,传承现代体育文明之魂——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民族传统体育研究述评[J].北京体育大学,2017,40(1):119-128.

Stud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Kick-ball Playing Carried out in Liping County and the Countermeasure of It

LU Linbo, etal.

(Qiannan National Education College, Douyun 558000, Guizhou, China)

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项目编号:2016ZC120。

鲁林波(1986—),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猜你喜欢

黎平县练习者运动
小学生初学跳长绳小妙招
酸的思念
1991—2020年黎平县降水变化特征及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分析
黎平:“十条规范”匡正党员干部行为规范
“小垫子”在横箱屈腿腾越教学中的运用
黎平侗族大歌的艺术风格特征研究
不正经运动范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冰上瑜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