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音乐语言训练的方法

2018-11-26鲍海燕

商情 2018年46期
关键词:孟姜女咬字声带

鲍海燕

【摘要】语言是歌曲演唱的重大基础,是来传达歌曲以及作曲者思想感情的重要工具,在歌曲演唱时我们应当使歌唱与语言结合得完美。作为一个歌者,在艺术实践和学习上,我们不仅要使自己的的发声方法科学,而且要做到咬字与吐字的清晰,进而创造出内容深刻、打动人心的音乐形象。

【关键词】

声乐作品需要歌者用语言来演唱音乐当中的故事,将作者的真情实感通过演唱的形式进行诠释,所以语言的发声在作品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穿越灵魂,让听众有身临其境之感。如何训练歌唱语言,我们不仅仅需要科学的发声方法,我们还需要做到对歌唱当中每个字每个句子的准确演绎!所以,我们必须训练正确的出声、引腹和归韵,这样才能帮助歌者在演唱过程中语言发声的标准,在训练的时候,我们同时应当认真地学习前辈们总结出来的经验和理论。

一、如何出声

字头“咬”的准不准,即声母的发声,将影响着歌唱语言的清晰表达。在出声的时候要有适当的气息准备,使阻气和破阻两者之间形成一个对抗,这个过程中,气息越充分,那么发音越有阻力也就越有弹性!所以在出字前应当控制好气息,找准发音的部位和着力点,使发音除阻时敏捷、利落。同时,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咬字时要有分寸,不能把字咬得太死,也不能气息力度过猛,以免声带拉的过劲造成声带的损伤。只有在出声前做好准备,才能使歌唱的语言更具有张力更加的清晰。

二、如何引腹

吐字也叫引腹,字腹是由声带的振动、口腔的“四呼”状态、共鸣腔体三者的配合来完成,主要指声母发音时声带闭合造成阻碍并冲破阻碍,迅速向韵母过渡过程的发音状态。它不但关系到字音的清晰准确,还影响着歌唱时声音的共鸣音色等!所以歌唱的过程中,韵母的母音则是发音音准至关重要的一点。例如:演唱:“长”字的过程中.} a.,是主要的母音,发音时要注意气息的支持,共鸣腔体要给发音提供足够的共鸣空间,母音在延长的过程中注意必须保持口型稳定,张开嘴巴的发音的同时也必须注意咬字时的嘴型的状态,这个字的音节为chang,只有做到加强口腔开、合、圆、扁的控制能力,才能做到演唱时声音的优美动人!所以在歌唱时我们不仅要训练咬字,同时也需要训练正确的调节咽部状态和喉结的相对稳定,从而达到统一的发声状态!在唱的过程中,我们要把口腔中的咽部始终保持打开的状态,严格控制口头的稳定性,并用气息最大程度的控制每个字的归韵状态!这样我们在唱的过程中才能保持声音的稳定和统一,是唱出来的声音变的更加的圆润有光泽!

三、如何归韵

现在谈到如何归韵,字音基本上都是由字头(韵头)、字腹(韵腹)、字尾(韵尾)三部分构成,所以,我们咬住字头,字腹吐清了之后,字尾的归韵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着字音的連贯性和完整性。字尾不到位,字的读音也就不标准,演唱时如果不归韵,就会破环歌词的原本意思,例如:把“奶奶教会我的歌”唱成“呐呐教会我的更”,不归韵就会使词的意思变得面目全非。字尾的归韵、收声主要是运用了气息延长字腹母音声音的力量,把字尾的音准确的收住,为下一个音的发声做好准备,保持与下一个音之间准确的连贯性和通畅性。所以演唱时仍要用稳定有力的气息进行支撑,气息支持声母破阻发生,气息与声带相对抗产生字腹,字尾的归韵更需要气息的支持才能完整准确的收住。因此归韵时一定要做到准确,快速,灵活的收声,这样演唱时才能清晰的表达出准确的字音!

四、歌唱语言的运用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国家,我们有着56个民族,有个56个不同的种族语言,更加有着56个不同的音乐文化。地大物博造就了我国是一个具有多元民族艺术的国家,有着不同情感韵味的表现形式和语言的声调表现方式!江南小桥流水人家与西北黄土高坡,云贵高原山清水秀奇风异景与东北平原白山黑土地,西藏雪山,内蒙草原,新疆天山等等,这些都是我国多民族特殊的民风民俗,这也使我国的民族艺术和演唱有了丰富多彩的风格和特点。现在以《孟姜女》为例,分析这首歌曲当中的音乐语言。

歌曲《孟姜女》是由一个流传千百年的民间故事创作而来的。秦朝时期,孟姜女为了寻回千里外造长城的丈夫,哭倒长城,却只寻到丈夫的尸骨。这首曲子由曲作家王志信和刘麟重新编词编曲,将它改成一首摄人心魄,感人肺腑的悲剧的大型声乐作品,其中最具有特点的是,全曲最灵魂的部分用了哭腔的唱法,将女主人公的悲剧情绪轰然而出!

首先乐曲在原来的民歌徵调式的结构上稍微加花修饰了一下。整个乐段几乎都是七个字组成一句话,非常的工整,演唱时歌手一定要像诉说哀怨的情绪缓慢的唱出来,气息平稳地进行,柔和!歌词:“正月里来是新春……”,旋律在第一段的基础上展开了变化,虽然节奏,结构,色彩的变化都与第一段保持一样的,但是又在句尾加了二小节带哭腔的旋律,并且还延长了!语言咬字吐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流畅,哭腔的那一句,字头要有力的唱出来再归韵,再叹进胸腔里面模仿哭腔的腔体!随之歌曲进行了转调,进入了由大调转到小调风格,这种转人小调的手法,使音乐的悲剧旋律感更加的增强了,歌唱时的语言不能像诉说一样,要有如泣如诉的感觉,要有情绪的推动。而后一段又借鉴了我国戏曲板腔音乐的表现手法,伴奏织体明显复杂了起来,感觉非常地急促,与歌声的高亢拖腔形成鲜明的对比,词中“大雪纷飞北风疾,孟姜女千里送寒衣,从秋走到年关过,不知丈夫在哪里”,旋律也采用了四分音符大连线的手法,将这种坚定且又痛苦的情感创造了强烈的悲剧艺术氛围!这个本曲的结束段落,伴奏织体以紧密的节奏,连续的后半拍将全曲推上了最后的高潮。一句“只见白骨漫青山”,“只见”这二个字中间有休止符,要字断气不断,形成一种不忍心看到尸骨而哽咽于喉的哭腔!“漫”字要让声音有控制的竖上去。最后一段以悲惨,哭天抢地呼喊式的音乐表现手法,将孟姜女的悲剧命运和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下受苦受难的人们的悲愤表现得淋漓透彻!

总之,我国民间歌曲有着数千年的传统历史和丰厚的艺术遗产。音乐中的语言,也代表着我国各个民族各个地方的艺术特色和人文特点。所以想要演唱好一首作品,我们不仅仅需要用到科学的发声技巧,我们还要注意和重视作品的艺术特色,创作背景和作曲作词者。语言在生活中都是必不可缺的一门艺术,所以在歌唱时我们更应该重视注意到它的魅力!

猜你喜欢

孟姜女咬字声带
流行演唱中的咬字问题剖析与正确运用
《孟姜女哭长城》缩写
缩写《孟姜女哭长城》
声带常见疾病的应对方法
声带息肉症状表现
孟姜女不姓孟而姓姜
声带常见疾病的应对方法
长颈鹿为何是哑巴
有关声乐教学的咬字
美声唱法的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