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现代职业人培养路径研究

2018-11-26王畅

商情 2018年44期
关键词:双元制培养路径人才培养模式

王畅

【摘要】当前社会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义,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现代职业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借鉴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能有效解决我国高职教育“现代职业人”培养的困难。

【关键词】高职“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职业人 培养路径

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职业向个体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大批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员,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现代职业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借鉴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能有效解决我国高职教育“现代职业人”培养的困难。

一、当前社会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义

为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等技术人才,是当前高职教育的首要任务。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当前高职教育的价值,明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目的、意义,认识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差距,探索培养高职人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借鉴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积极饯行“双元制”本土化探寻“培养现代职业人”的人才培养目标。

现代职业人是职业人与人才的结合体衍生而来的概念。现代职业人不是以简单获取劳动报酬为目标,以追求实现自己职业生涯最大成功(最大价值)而进行活动的主体。其不仅要具备一定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现代职业人是一种理念,是对个人要实现岗位职业化,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现代职业人借助职业活动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实现自我价值。

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现代职业人的现实意义

(一)现代化经济发展需要具备职业化素质能力的现代人

现代职业人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职业素质、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完全契合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高职教育的大量需求的本质特征。职业教育培养具备现代化素质能力的劳动者,有效提高劳动者的综合能力,这样经济发展有了可靠的人力资源,有效地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智力与技术支撑,是促进区域经济产业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

(二)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需要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职业教育是一种面对职业领域,培养不同层次产业技术应用人才的教育,主要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直接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因此,它必然植根于特定的区域经济之中,具有强烈的地方性特征,其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理应与地方经济及产业结构相适应。劳动力就业需要发展职业培训,区域产业发展需要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区域产业改革、结构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熟练技术工人。培养区域经济建设需要的职教人才是区域经济建设的当务之急,也是区域经济长远发展的人才保证。

(三)现代企业岗位职业化发展需要现代职业人

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企业非常看重岗位的匹配度,岗位匹配是一个互动性、双向性结合的系统。而现代职业人追求的就是个人和岗位的匹配,现代职业人必备的十六种关键能力素质有助于企业员工更好地适应企业岗位职业化的发展要求。不同的岗位需要员工的相应素质与之相适应、相对应、相匹配。这就是人职匹配理论所强调的:将最合适的人匹配到最合适的岗位。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未来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许多发达国家将适时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视为解决转型期问题的“法宝”,将技能型高级人才视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源动力”。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角度来看,一个国家的专业性人力资本的存量越多、质量越高,那么社会生产水平就能达到一个更高的阶层,也就能更好地推动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

三、德国“双元制”对现代职业人培养路径的启示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有三个重要特征:一是拥有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法律保障;二是具有校企文化的资本主义国家利益色彩;三是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企业占主导地位。我们职业教育在借鉴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这些特征的基础上,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进行本土化的改革,培养我们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现代职业人。

首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现代职业人,要吸取德国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十分重视市场导向作用的这一做法。尤其是在制定课程计划时学校和企业相互磋商,使课程内容既有职业技能培养的具体实施方案又有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还能根据新技能的迅速发展来调整培训内容,确保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同步發展。

其次,现代职业人培养必须明确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现代职业人培养目标是为了努力实现教育与就业的相互衔接。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是以政府举办的各种职业学校为主体,由学校来负责培训内容与方法,进而形成了毕业生学无所用、就业压力大的状况。所以,在教育体制与就业体制的相互衔接上,相关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并发挥其职能,帮助高职院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设置相应的专业。而高职院校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调整专业,即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所需要的岗位和岗位群,实现学校教育与就业市场的“零过渡”。

最后,为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培养质量,有效缩短在校生和优秀职业人之间的距离,我国高职院校必须大力开展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引进企业参与学生培养过程的管理。开发职业指导类课程,开设们见代职业人》课程作为学生的必修科目,便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总之,时代发展要求高职教育培养现代职业人,而德国“双元制”作为世界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把“双元制”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与“现代职业人”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起来,进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探讨,对当前工学结合大背景下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思路具有一定启发和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熙.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概览[M].海南出版社2000.

[2]刘益清.高职“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现代职业人培养路径探究[D].华东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4.

[3]倪妮.德国双元制模式在改善我国高职教育工学交替模式中的借鉴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

猜你喜欢

双元制培养路径人才培养模式
德国高等教育的“双元制”理念及对高校转型发展的启示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探究
德国工匠精神的文化基因分析
“双元制”模式在导游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我对德国篮球的理解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如何与时俱进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