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走、叙事与感知

2018-11-26曲俊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动线观展参观者

曲俊

人们在参观完某个展览后,通常会对展览有一个模糊的感受,作品内容、展览规模、观展时长、审美愉悦、场馆设施、工作人员状态甚至观展同伴等因素都会被考虑在内。总的来说,一次愉快的观展经历对于每一位参观者来说都是难能可贵的。如何能为参观者提供更为优良的观展体验,是摆在美术馆从业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在此文中将观展体验概括为叙事(展览场馆设计与展览作品陈列)、行走(展览动线路径)、感知(展览现场管理与维护)这三方面并展开研究,试图阐释一个优秀的展览呈现需要具备哪些基本要素。

一、良好的展览场馆设计

展览离不开对于展出场馆的利用与再设计,这其中包括对场馆现有条件的利用与现场的再改造,优秀的展览呈现设计必然是与展览场馆高度结合的。对于展览的策展人来说,最好的展出场馆莫过于可以随意分割的完整空间,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调配展览空间以达到隐没空间凸显展品的目的,但现实情况是多数展出场馆并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因此对于现有展览场馆的再设计就成为展览设计的重要环节了。

场馆设计的内容包括:

空间设计:立足于现有场馆的空间,通过活动展板或现场搭建等方式进行再分割,目的是重新划分展览区域、拓宽展线及调整展览动线路线。

色彩设计:通过改变场馆色彩,强化或弱化环境色(通常是墙面),可以有效划分主题性展览区域,也可以配合相关作品达到凸显其主体的作用。

光源设计:包括对环境与作品光源设计。良好的光源设计可以有效提升展览作品的视觉效果,对作品合理的照射角度也可以緩解因作品炫光产生的视觉疲劳感。在特定的展厅环境与作品中使用一些特殊的光源效果(如切片灯、logo灯等),会使展品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

文字设计:展览设计中的文字设计是展览重要的辅助部分。虽然文字并不是展品的组成部分,但文字的品质可以直接影响展览的效果,毕竟展品不会说话,观众了解展品的途径之一便是展览文本,展览中的文字信息最终会被观众吸收并形成理解展览的一部分,而文字设计可以有效辅助展览呈现,文字设计的重点在于以正确的方式和数量提供信息。优秀简洁的文字内容、布局合理的前言、字体大小适合的标签、有效的提示标语,在被观众阅读到的同时又不会过于影响展览作品的呈现。

宣传物料设计:宣传物料包含海报、大型宣传喷绘、展览画册及网页或自媒体宣传设计等,在此笔者并不展开详述。展览总是有始有终,但留存在网络或纸质印刷品上的展览相关信息却因为媒介的不同而将长久流传下去。因此,优秀的宣传物料设计是展览设计也可以说是展览的灵魂所在。如日本的大部分美术馆在阅读休息区会有印制成A4纸大小的展览预告单供观众随意取阅,这是展览宣传并吸引有效观众的途径之一。

展具设计:展具作为单体展出作品呈现的辅助条件,在展览设计中也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现实情况下,受制于运输包装及展览成本等条件,大部分在美术馆内的展出作品在进馆前不会配备相应的展具(如展台、悬挂装置、防盗装置等)。因此,在展览呈现的前期设计中,设计师需将展具设计考虑在内。原则上,展具设计需考虑到艺术家意愿、场馆匹配度、美观度、安全性、防盗性等几个方面的因素。

二、优秀的展览陈列

展览陈列是一个展览的总体框架,如果把展览呈现以建筑为喻,那作品陈列就是建筑的地基,没有好的地基,优秀的建筑就不能拔地而起,或者就算是建立起来也会在某一环节或时间点产生致命的结构性错误导致整体建筑的轰然倒地。同时,展览陈列也需要把握节奏感与观展心理。按照正常的视觉习惯,通常观众在进入展厅后会更多地被位于右侧展示区的作品所吸引,而因为“博物馆疲劳”的关系,在出口附近的展品往往会被忽视等。因此,如何把精心筹划准备的作品以何种方式陈列出来是决定一个展览成败的重要步骤,而优秀的展览陈列也是一个展览是否能达到期望目的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从美术馆的陈列方式这个角度分析,展览陈列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类是陈述型展览陈列,此种陈列方式多用于画廊及经营性美术场馆的个展及群展,陈列方式多以无明显脉络的并置为主类。由于展出作品主要以销售为目的,因此在展品陈列时不会刻意强调展览整体作品之间的内在联系或者逻辑关系,主要以作品群组分类排列或时间、画册顺序等线性因素进行安置。

一类是叙事性展览陈列,多用于专业美术场馆的重要个展及主题性群展。此类展览陈列的目的不止于让观众只是感性理解展出作品,更希望通过一次完整的展览观看使观众对于整个展览的叙事型结构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展览呈现类似于纪录片形式,观众通过空间及时间的叙事结构逐步了解展出作品与展览主题,并通过观看作品与艺术家产生进一步的交流与思辨。因此,主题性展览陈列更多应考虑的是展览整体的叙事结构是否合理,以及如何在张弛有度的陈列中突出展览需表述的重要观点。

第三类是主题性展览陈列。主题性展览通常会分为数个展览单元,不同展览单元之间或多或少存在着逻辑性的相互联系,作为当下艺术群展的主要形式,其呈现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并且形式也不停的创新与变化中,在此笔者不作过多赘述。这一类的展览陈列方式作为未来美术馆绝大部分展览的主要形式,仍然需要美术馆工作人员与艺术家合作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三、合理的展览动线路径

动线,是建筑与室内设计的用语之一。意指人在室内室外移动的点,连合起来就成为动线。优良的动线设计在博物馆等展示空间中特别重要,如何让进到空间的人,在移动时感到舒服,没有障碍物,不易迷路,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如何让观众完整而有效地参观完一个大型的艺术展览,这是在展览动线路径设计上需要考虑的问题。

动线大致分为棋盘格状、放射状、树状及单一回环曲线四种模式。就美术馆而言,单一回环曲线是较为常用的动线路径模式,类似于“宜家模式”的动线设计,在尽量不需要导引牌情况下使参观者走完整个项目所有角落:主动线回环曲折,串起所有节点和功能区的主线,同时设置一些主动线之间的捷径作为辅助动线,便于参观者临时离开和按照自己需要顺序安排观展路线。美术馆动线设计的目的,是使得参观者比较容易把握理解展览项目布局的逻辑性,建立可以快速离去的安全感从而可以放心流连。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导参观者人流不重复地自然(半被动)流动到项目每一个展区,以提高每一展区的参观率和项目的均衡性,各部分共享人流增强系统性效果;同时尽量避免回头路带来的效率降低以及心理与感官的疲劳。

同时,动线路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参观者的心理习惯性,例如,在其他因素等同的情况下,右转是一个明显的趋势。这或许与大多数人是右撇子及本国家的右向交通规则相关。根据梅尔顿氏在宾夕法尼亚艺术博物馆所做的观察表明,82%以上的参观者进入展厅时会向右转,置于入口左侧的展品比放在右边的较少受到注意,如果出口沿右墙设置,大多数观众不愿走过整个展厅,而只是在走向出口时对其他的作品仓促地瞥上一眼。

因此,在展览动线设计时需要考虑展品陈列的因素,合理安排展览中的主次作品,避免因陈列位置不当导致参观者与重要作品“擦肩而過”。

四、细致的展览现场管理与维护

通常情况下,开幕式是一个展览的高潮与精华的呈现,但一个优秀的展览背后必然需要一个良好的团队参与管理与维护,关于展览的管理与维护,大致分为以下几点:

展览设备与装置的维护管理。展览设备是展出作品的载体或组成部分,在维护上需尽量做到高抗干扰性、高安全性与低操作难度相结合,以便于操作人员快速操作设备及对突发事件做出响应。

展厅安保人员配置安排。合理配置展厅安保人员是展览日常维护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在视野开阔的展厅中只需要配备一名安保人员巡视即可确保展厅的正常运行。如遇到有较多隔墙的展厅时,就需要在同一空间配备多名安保人员了。原则上是要确保安保人员的巡视视域覆盖整个展厅的作品。与此同时,在重要作品或可操作互动作品旁需加派工作人员或志愿者指导与维护。

展览现场导览。现下大部分当代艺术展的展出作品都比较晦涩难懂,在这种情况下,展览的现场导览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就显得比较重要了,导览最好的方式当然是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沟通,由美术馆统一组织志愿者进行导览培训,并在展出期间分时段进行人工导览。当然,在参观人数较多的展览中自助的导览机也不失为一种合理而又便捷的方式,参观者可以在缴纳部分押金与使用费的情况下租用一部随身携带的“导览员”。

综上所述,优秀的展览呈现需要经过细致的前期筹划设计,有条不紊的现场实施与分工合作以及细致的后期维护等几个环节才能将精心策划的展览内容最大限度地呈现给参观者。基于此,“人性化”一直是美术馆展览设计与管理的最高宗旨。如何在充分考虑到参观者观展舒适度的前期下进行合理的安排,使得展览呈现内容与参观者产生有效的共鸣与互动,是留给所有美术馆从业人士共同的课题与研究方向。

作者单位: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猜你喜欢

动线观展参观者
最美的蝌蚪
观展指南针
机械领域专利文献翻译中的语言“动线”探究
参观美术馆
博物馆展览空间的参观动线设计研究
脑洞大开
3天观展人数超过50万人次首届智博会发布多项重要成果
数说InnoTrans 2018
基于业态的商业动线设计研究
观展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