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脉保护视野下的公共艺术设计研究
2018-11-26谢群
谢群
摘 要:城市文脉是一个城市诞生和演进过程中形成的在生活方式和不同阶段保留下来的历史发展印记。这是城市文化的特质,也是城市之所以与众不同的重要标志。而城市的公共藝术是城市文脉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许多的城市开始加大对于城市的改造,使得许多城市文脉的历史痕迹遭到了破坏。文章将通过对城市文脉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探讨了目前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城市文脉保护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如何在城市文脉的保护视野下进行公共艺术设计,从而促进城市文脉的流传和城市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城市文脉;保护;公共艺术;设计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和城市的品味也在不断提升。而公共艺术是城市建筑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对公共艺术进行创作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城市的文脉和整体的发展形态,将现代建筑与文脉思想有力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保证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美感和观赏性。但是,目前的城市建筑总是盲目地对公共艺术进行设计,使得城市失去了原有的面貌,失去了多年来的文化沉。本文将通过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在城市文脉的保护视野下进行公共艺术的设计措施,促进城市文脉的不断传承和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
一、城市文脉的重要性
文脉即是一种文化的脉络。每个城市都有其不同的发展历史和文化背景,自然条件、经济技术、社会文化习俗的不同造就了城市特有的地域文化和建筑式样,从而形成了其独有的城市形象。城市的发展就是一串串历史符号的印记,这些符号组成了一个文化的脉络,记载着城市的兴衰荣辱。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时代的不断进步,城市的建筑业也在不断的城市建设中发生了变化。城市要发展,就必然会有新的建筑产生。而作为城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艺术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到对城市文脉的保护,在对古建筑进行传承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才能使得城市文脉得以发展,在历史文脉中注入新的生命,也可以赋予城市新的内涵,让城市的历史得以延续,使得城市与众不同。保护好城市的文脉,就是保护了城市历史文化的连续性,保护了城市的记忆和文化建筑遗产,增加了城市的魅力,是城市文化和建筑的重要标志和里程碑。
二、目前城市文脉保护过程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城市化的建设中人们也认识到了城市文脉的重要性,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标志着城市化从粗放式的建设不断向精细化的阶段发展。但是在目前的城市文脉保护中,在理解以及思维的设计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文脉保护的博物馆化
博物馆是目前呈现城市文脉的一种重要载体和方式。许多城市的文化印记可以在城市的博物馆内得到呈列,但是城市的文脉传承的根本目的并不是为了将文脉静静地展览在博物馆里,而是为了使得城市文脉得到传承和发扬,使得城市的形象和精神文化能够深入人心,加深对于城市的印象,成为城市的一种独特的符号和象征。如果只是片面地将文脉保护等同于建各类博物馆,就会忽视文脉的整体性和在未来的传承性,将建设和保护文脉当作是对城市过去发展的回归和重现,甚至仅仅是一种守旧的行为;忽视了城市文脉是不断发展的,是动态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是狭隘地将文脉理解成为固化的物理空间;忽视了文脉的多样性,文脉不是旧文物或旧建筑,还包括很多种形式的其他载体。城市文脉是贯通于城市空间和生活发展的方方面面的,换句话说城市文脉就是城市生活的发展史。
例如,现在在城市中流行推出的名人故居、名人纪念馆,这只是城市文脉的一种保留方式,我们保护文脉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名人故居的纪念,进而深刻地了解到名人的生平事迹和丰功伟绩,并不是将他以一个空壳的房屋存在于城市当中。而在当下,我们应该利用起来,注入新的血液和力量,不断继承名人的精神,也发展自身先进的理念和文化,在城市文脉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使得城市文脉能够得到延续和传承。如果只是作为一个博物馆式的展览,就会失去其本身的意义。
(二)文脉建设的房地产化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商业的发展与繁荣,财商文化也是城市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文脉与房地产等经济活动相结合,能够借助商业和资本的力量营建、保护文脉,对城市文脉的保护与营建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如果把文脉保护等同于搞房地产,或者把保护文脉作为搞房地产的借口,则可能导致文脉传承的异化、片面、抽象,甚至导致文脉的破坏与丧失。目前的城市建设中,如果房地产的开发商与市政规划主体没有自觉的文化意识、文脉意识,则其所进行地产开发与经营可能遭遇意想不到的风险。房地产不是一项单独的经济行为,同时它还关乎着城市的文化、形象等,是一项经济、文化的综合性行为。如果只是将城市文脉的建设作为一种房地产投资,那么很有可能不能够得到理想的房价升值空间,从而不但影响了城市的文脉宝华,也会影响房地产投资主体的利益。因此,我们应该在房地产的建设中自觉地树立对于城市文脉的保护和建设的意识,通过房地产开发促进城市文脉的传承和发展。
(三)城市文脉传承的精英化
城市的发展是多种文明的综合,城市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为许多不同生活习俗和文化背景的人提供了共同生活的可能性。城市的文化应该是大众的文化,是不同阶层的共同代表,而不是某个特定阶层的特权和专利。但是,在城市文脉的建设和发展中,人们更加注重去保护和传承那些相对精英阶层的文脉,认为只有那些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才是对城市发展有帮助和贡献的。但是,城市是每一个人的城市,城市的文脉应当能够平等、公平地代表各个阶层的利益和文化。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是多种阶层和多种文化共同碰撞的结果,而并非某一个群体。目前的城市文脉传承的精英化现象,就是在维护特定的精英群体的特权,这是非常不对等,也是非常不利于城市发展的。精英是文脉的重要建设、传承的主体,但并不是唯一,其他群体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我们在城市文脉的建设与保护中,关照到每一个群体和阶层的文脉。只有多元的文化传承,才能促进城市的健康持久发展。
三、如何在城市文脉保护视野下进行公共艺术设计
公共艺术是城市文脉保护的重要手段,为了实现城市文脉的保护和传承,我们应该在进行公共艺术作品设计的时候,明确原则,改变观念,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实现公共艺术设计与城市文脉的完美统一。
(一)注重城市性与人性的深层关联
人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力量,也是城市文脉的创造者和继承者。城市文脉是人性的标志性呈现,同时城市也为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城市文脉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了具体的场所,为人性与文脉的实现、传承提供了现实条件、综合可能。而作为人主观能够性创造出来的城市公共艺术,应当能够代表人的思想和感情,反映了人们在城市生活中形成的不同生活方式、文化以及其他城市文脉。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公共艺术的时候,必须注重城市性与人性的深层关联,注重以人为本,能够在作品上反映出人们在城市中的生活以及对于城市的感情,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并且通过公共艺术作品能够对城市的文化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从而实现城市文脉的传承和发展。
(二)注重传承与创新的具体统一
每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和历史,要使得城市的文脉得以发展和传承,就必须保留属于城市的独特文化和个性。而且,城市的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因此,在进行公共艺术设计的时候,必须保持与时俱进的观念,在保持城市传统文脉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时代的元素,不断创新,将历史元素与城市公共艺术相结合,做到既尊重城市文化的特色,又能体现城市的空间属性。
例如,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也是现代化的大都市。在中國的历史上,北京曾经被多次选作古都。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北京的四合院、胡同文化已经成为代表北京这种城市的重要文化和建筑符号。人们对于北京的记忆并不是来自一座座的冰冷高楼大厦,而是对于古老的四合院以及旧街道等更加怀念,印象更加深刻。因此,在进行公共艺术设计的时候,我们应该运用现代的理念和手法,在作品上增添传统的符号,促进城市的文脉延续和发展。
(三)注重提高公共艺术设计的设计师的专业素质
设计师是公共艺术的主要创造者。设计师的灵感和设计理念关乎着城市的公共艺术设计作品能否对于城市的文脉起到很好的宣传和保护作用。这就要求设计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通过专业的积累,并且对所在城市的公共空间进行一定的采访,积极了解公众的需求,汲取公众的意见,并且通过综合再加上艺术的处理和设计,以城市文脉为背景,立足于当下,并从中找到合理的元素进行设计和发展,从而使得城市的文脉能够在公共艺术作品设计上展示出来,同时也能够发挥一种宣传和引导功能,影响公众对于城市文脉的保护和传承。这就需要公共艺术设计师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宽容的胸怀,能够虚心接受民众的意见,积极进取,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创作出具有时代感、与时俱进的公共艺术作品。
四、结语
总之,城市文脉对于城市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必须重视对于城市文脉的保护。通过分析目前城市文脉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我们应该不断提高城市公共艺术的设计和创作水平,将公共艺术作为一种载体和重要形式,在城市文脉保护视野下通过公共艺术设计来实现城市文化的传承,促进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雨辰.城市文脉保护视野下的公共艺术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16.
[2]叶武.公共艺术视野下的城市环境设施设计[J].建筑与文化,2015,(08):208-209.
[3]李欣家.公共艺术设计与城市形象塑造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6.
[4]周秀梅.城市文化视角下的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研究[D].武汉大学,2013
[5]王中.走进巴塞罗那—漫谈当代公共艺术视野中的城市形态[J].艺术.生活,2006,(03):24-26.
[6]王中.当代公共艺术视野中的城市形态[J].北京规划建设,2006,(04):174.
[7]周秀梅,温庆武.论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的理论框架及主要层面[J].艺术教育,2014,(11):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