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态观在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建筑中的体现
2018-11-26李楠包蓉
李楠 包蓉
摘 要: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建筑从最初的圈地盖房到建筑落成处处体现着其独特的自然生态观。这一生态观反映了云南少数民族顺应自然,追求建筑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传统民居建造观念。在這一观念的指导下,分别从规划选址、空间布局、构造方式和就地取材四个方面探索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建筑中自然生态观的表现方式,并以云南哈尼族、彝族、藏族等11个少数民族为例,详细阐述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建筑的生态特征,为当代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自然生态;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建筑
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自然生态观要求我们在尊重自然科学规律的基础上,遵照生态科学,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持久健康。纵观生态思想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其历经时间的沉淀,已经深深嵌入到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过程中,并对现代建筑造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云南复杂的自然环境中,尽管少数民族民居建筑风貌各异,但他们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建造生态观不谋而合。这些传统民居建筑中蕴含的生态智慧为今天的建筑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借鉴。
一、与自然高度融合的规划选址思想
在选择良好栖居环境时,云南少数民族追求人与环境高度和谐的自然生态观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少数民族同胞们在规划选址时大多要考虑该地是否有山林、水流和可供开垦的平坝,而且非常重视对山、水、林的保护和利用。这样一种追求理想生存与环境发展相融合的自然生态观念始终养护着他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云南哈尼族的传统村寨和民居建筑就是一个规划选址很成功的例子。哈尼族人根据当地气候和植被的垂直分布特点,将村寨建于海拔800-1500的向阳山腰坡地,且村寨一般坐南朝北或力求坐西朝东。村寨周围水源丰富、森林茂密、土地肥沃。族人在村寨划定范围内设立寨门,确定寨心、寨神林,沿村寨边缘挖井引水入寨。且各家民居建筑围绕寨心往高处蔓延,但忌与寨神林平行或超越神祇址,否则被视为欺骗寨神、对人不利。哈尼族对自然的崇拜体现在居住地规划选址的方方面面,并且以宗教、民俗、生活规范等方式传播和应用。
二、自组织形成的空间布局
云南许多少数民族民居建筑的空间布局在满足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前提下,自发形成了具有独特艺术形式和功能特征的创造性空间语言。
以云南花腰彝族的土掌房为例,从平面布局来看,整个建筑空间趋于方整,每块空间各有各的用途。为了适应生产生活的需要,民居建筑“大门”分三间,左间为厨房、柴火间或关牲畜用,右间堆放杂物,中间为过渡空间。[1]中间上方设有接待亲朋的客房,也称“八尺房”。建筑中间有天井,天井两端有楼梯。后半部建筑空间又被规整为上层的堂屋和婚房,以及下层的子女住房和主人住房。由于云南花腰彝族聚居地多为山地,少见平坦地块,因此居民将屋顶处理成平台的空间形式,且户户相通、层层叠叠连成一片,增大户外活动空间。该平台平日用来晾晒衣物和农作物,每逢农闲或佳节便成为了族人欢聚的大舞台。
三、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构造方式
云南各地自然环境差异较大,居住在这里的少数民族根据聚居地的自然环境条件进行民居建筑的构造。其构造方式主要体现在民居建筑构架、屋顶和墙体三个方面。
第一,各少数民族汲取汉族木结构建筑经验,探索构建出符合周边自然环境的建筑构造形式。例如大理白族处于地震频发区域,为提高民居建筑抗震性能,匠师利用天然弯曲的木材做成无中柱举架大梁和多柱短梁的五柱落地式举架,并在接点的卯榫结合方式上创造了“木锁”工艺。[2]
第二,各少数民族民居建筑的屋顶顺应当地季节气候特征而设计。例如,景颇、德昂、佤族生活在常年多雨、光照强烈的地区,当地居民便将屋顶建造成利于排水、遮阳,并能增加散热的大屋檐、歇山顶形式。
第三,各少数民族民居建筑的墙体构造与当地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例如,香格里拉藏族为保温抗寒建造了开窗小、进深大的厚重夯土墙。西双版纳傣族民居将建筑外墙做成能通风透气、减弱湿气的竹编墙以应对湿热多雨的气候。
四、就地取材中的
建筑材料
建筑与环境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材料来实现。借材质及建造技术来适应气候,表达情感,承载文化,是建筑与地域环境相谐调的基本手段。材料的“地域性表现”强调的是材料与“地域环境”之间的关联性。[3]云南少数民族民居建筑在材料的选取和应用上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生活在滇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善于利用地方性材料建造住屋,其做法是非常生态的,值得我们学习。香格里拉藏族独特的“闪片”屋面在材料选择上可谓是别具一格。“闪片”即用楔劈手法将当地组织松散、木纹平顺的冷杉剖切而成木片,也称“劈杉为瓦”。该材料具有轻便耐冻、易翻修、可再生等特点。将其交错覆盖于木檀之上,再压上瓦石,便可利用自然留有的搭接空隙来通风透气,且避免漏雨。滇西地区森林茂密,木材资源丰富,居住在这里的傈僳族、普米族、怒族和纳西族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选取木材作为建筑材料,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物质特性,创造出适合居住生活的民居样式,这种民居样式随即被称作木楞房。傈僳族木楞房将木楞横架于住屋四周结合处,木楞两端做凹槽以便咬合;底梁上铺木板,中留土穴作火塘;木板或茅草覆盖屋顶,石头加以固定。普米族木楞房在正房四角立大柱,中央立一方柱;圆木垒砌成四周墙壁,屋脊架“人”字形横梁,木板或瓦盖顶。怒族木楞房用圆木叠墙,其4角交叉处用凿子凿榫,加固造屋架;屋顶用茅草、木板或特有的薄石板盖顶。纳西族木楞房以圆木作料,尺度等长,两端砍口,首尾相连,围成墙体;后架檩条,铺木片瓦,压上石块,缝隙抹牛粪或泥,以避风寒。
五、结语
云南少数民族民居建筑历经岁月的考验,始终秉承着民居建筑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自然生态观,遵循自然规律、适度开发自然资源,其空间布局巧妙,构造方式精湛,用材因地制宜,是极具生态智慧的建筑形式。而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云南少数民族民居建筑所体现出的可持续发展的传统观念,以及自然生态的经营和建造方式,无疑帮助我们重新建立了正确的建造生态意识。
参考文献:
[1]卢平安.云南彝族民居建筑再利用的思考——以云南石屏县慕善村花腰彝族土掌房为例[J].艺术·生活,2011,(04):54-56.
[2]杨庆.云南民族民居建筑:人与自然和谐的象征[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7,(06):38-42.
[3]产斯友.建筑表皮材料的地域性表现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
[4]郑云瀚.云南民居的生态适应性[J].华中建筑,2006,(11):109-111.
[5]赵龙.滇西北纳西族聚居区域传统建筑形式和材料研究[J].武夷学院学报,2015,(02):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