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阅读课堂中头脑风暴法的运用

2018-11-26朱赟婷

课外语文·下 2018年9期
关键词:阅读课堂高中语文

朱赟婷

【摘要】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头脑风暴法是一种转变教师身份,使教师“导而不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方式,给学生提供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机会,真正贯彻“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课堂;头脑风暴法

【中圖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新修订版本《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核心素养”成为热点,高中语文教学如何贯彻核心素养理念成为教学界共同关注话题。高中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求知、开智、审美、完成立德目标离不开阅读,高中阅读教学对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现阶段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程式化、功利化现象,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养成机械套用“答题技巧”的习惯——“这通过……表现了……”,对于文章失去自己的思维判断,这与以语言建构运用、思维发展提升、审美鉴赏创造、文化传承理解四个方面为主的核心素养背道而驰。对于这一现象,笔者在个人教学实践中以头脑风暴法进行了一些教学尝试,给学生以主角地位并提供相互学习交流机会,学生思维间的各种碰撞让其不断修正学习,将机械的语文教学变成愉悦的学习交流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践行以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一、何谓头脑风暴法

1938年现代创造学之父奥斯本提出头脑风暴法,起初作为会议形式的一种,以无比自由尽情的联想方式,促使与会者畅所欲言提出各种想法,不考虑任何外界因素,相互启发。这种集体式创造性方法,以高度活跃的思维开拓性达到思维共振、知识互补的目的。

真正的阅读不应该只有视觉,还必须要有其他感官来认识、感受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没有对话的阅读不是真正的阅读。作为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运用头脑风暴法主要通过课堂小组活动,将学生分为 4—6 人一组,创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的阅读生态场,调动学生所有感官,教师少讲甚至不讲,舍得时间,让学生在相互的交流中因不同观点而产生大脑的创造性“风暴”。使学生充分表达交流,在阅读中反思,不断开拓作品的深度、广度。严格摒弃将教参、大家所讲的理论知识塞给学生的行为。具体可按以下方法施行:一是让学生以小组口头讨论模式或者个人化思考围绕同一主题进行不同层次和不同侧面的思考,使他们处于积极思维状态,形成新思维共振;二是老师加强风暴进程指导,对过程中规则纪律、时间秩序做好安排,将讨论交流时产生的不同想法观点不分先后顺序地记录并不做修改以及结论评价,以鼓励原则,注意学生观点呈现的完整性;三是探究解读文本过程中,可运用点拨朗读技巧,引导学生对相关内容的重新审核。

二、头脑风暴法的实践操作

(一)确定教学主题,备足课前资料

基于头脑风暴法下的语文阅读教学,需要在课前确定一个好的目 标,并在上课前使学生明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同时,让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本。当然,这需要逐步引导,使其逐渐掌握自学方法,不仅教材要会读,而且还会由浅入深读课外相关文章,举一反三地收集一些资料或者自己条分缕析地准备好一些想法,这样可使课堂讨论的效率较高,效果又高又好,在潜移默化中增强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当然,在小组准备过程中也能够锻炼他们各自的语言表达能力,将“教是为了不教”的观念运用到实际中。

以学习选修课程中 《怀念红狐》 为例,可拟定主要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与父母有过难忘的故事或者是应该铭记的故事吗?”“在发生这样一件应该铭记的故事后,你对父母有过什么独特的感受?”学生快速入境展开讨论,不自觉地进入头脑风暴状态,并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有学生整理了曾阅读过的《藏羚羊的跪拜》,将其与本文做了一定的比较阅读,发表了一些个人看法,这样的点滴进步弥足珍贵。

(二)凸显讨论过程,强调文本回归

风暴讨论是学生放飞思维的重要步骤,每位学生均可以以自己的社会人生体验自由地表达对问题的看法,问题可以是特定的几个主题,也可以是大家感兴趣的或者是有疑问的问题。每小组安排人员记录观点并在最后进行全班风暴讨论,将学生的思想置于集体思维撞击之中。比如在学生学习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一课时,在学生学习了解了世界各时期各种战争现状、原因之后,安排各学习小组展开头脑风暴,提出战争对于民族、国家以及个人有何影响。教师也可进行记录,主要任务就是尽可能鼓励自由思考,不管是何种想法,以量为主,创造思维共振条件。随后将学生发表的认识和文章所表达的思想进行合理的对照,回归话题并进行二次风暴讨论解决,在多次的思维碰撞中感知文本内容,同时也可以将文章中的思想放在现实生活的大背景下进行设身处地的思考与借鉴。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头脑风暴容易产生一些影响阅读教学效果的问题,教师在施行过程中要注意这些方面的规避。首先,以此种形式容易产生“两极分化”,活跃的学生永远活跃,沉默的学生将沉默进行到底。教师施行前必须规定所有学生都要思考、提出看法并记录所有的观点。其次,有些学生会提出有偏差的想法,可能会造成文本理解整体偏差并引导其他学生往有偏差的问题方向思考。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坚持不做批判评价,在价值观和世界观上,坚持正确的主导性是肯定的,可以在风暴阶段之后进行。这一阶段所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对学生进行鼓励,积极发挥引导作用,久而久之可以使学生成为积极的阅读者和独立的思维学习者,发展自己的潜能。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头脑风暴法是一种转变教师身份,使教师“导而不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方式,给学生提供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机会,真正贯彻“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使思维活化,激发阅读热情,感受学习中的乐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实现了快乐学习,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阅读课堂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紧贴新课标,反向设计阅读课堂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关于高中语文鉴赏阅读教学的思考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中语文整合式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