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昌都边坝县牦牛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

2018-11-26曹涵文张成福信金伟朱勇张强

南方农业·下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产业现状牦牛

曹涵文 张成福 信金伟 朱勇 张强

摘 要 结合边坝县三江流域峡谷地带,境内山峦重叠,属于半农半牧地区的自然资源条件,论述了当地饲草料短缺、粗放式饲养管理等牦牛产业现状,分析边坝县牦牛生产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为当地牦牛产业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 牦牛;产业现状;边坝县

中图分类号:S823.85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21.069

牦牛是青藏高原及毗邻地区特有的遗传资源,生存地区具有海拔高、昼夜温差大、气温低、氧分压低、牧草生长期较短的特点,草场以高山及亚高山草场为主体。受边坝县当地气候因素的影响,季节牧场分布不均衡,超载放牧、草场退化,草畜矛盾突出[1]。对牦牛长期粗放管理,过度挤奶,不进行补饲,导致牦牛(犏牛)个体小,冬季掉膘或死亡,延长了牦牛的饲养周期,导致牦牛周转慢,出栏率低、商品率低的现象,严重影响牦牛业发展和当地牧民的增收增效。

1 边坝县自然条件

边坝县地处藏东南三江流域峡谷地带,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平均海拔3 600 m。边坝县属于半农半牧地区,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空气稀薄,最高温度28 ℃,年平均气温4.5 ℃。日均气温5℃以上持续期60~90 d。平均年降水量500 mm,年温差小而日温差大,干季雨季分明,雨热同季,利于农作物生长;经济作物主要包括藏红麦、青稞、白菜、土豆和元根等,饲养的牲畜为马、牦牛、犏牛。

2 边坝县牦牛产业现状

边坝县饲养的牲畜以牦牛和犏牛为主,全县的牦牛(犏牛)存栏量不高,这主要是由当地半农半牧地区的实际情况决定的。当地种植业以青稞为主,由于可耕种的土地面积很小且都是半山腰的坡地,土地中碎石很多,不适合耕种。村民饮水尚且靠“肩挑手抬”,更没有充足的灌溉用水,存在靠天吃饭的现象,当地青稞的每667 m2平均产量仅为130 kg,从侧面导致牦牛(犏牛)越冬秸稈饲料不足。当地的牧场位于各自然村山顶位置,面积普遍偏小,由于常年超载放牧,没有合理地轮牧,长期的粗放式管理导致近年的草场退化、载畜量下降、草畜矛盾增加,进一步影响牦牛的周转率和商品率。

牦牛的生产性能下降。当地牦牛的生产性能下降主要体现在生长速度慢,产犊周期长肉品质不佳等几个方面。1)当地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当地饲养的牦牛长期处于夏饱、秋肥、冬瘦、春死的状态,饲草料严重不足,导致牦牛在冬春两季掉膘死亡的情况时有发生,大大延长牦牛的生长周期。2)产犊牦牛往往面临着掠夺式的挤奶,犊牛没有充足的营养导致生长发育迟缓,产犊母牛由于过度挤奶,体况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影响来年的发情、受孕。3)当地也没有对淘汰牦牛短期育肥的意识,很多淘汰牦牛采取自生自灭的方式,其肉品质没有达到预期,严重影响其商品价值。

3 牦牛产业中存在的问题

3.1 自然条件的影响

边坝县属于半农半牧地区,农作物特别是青稞种植还处于靠天吃饭的落后生产状态,土地贫瘠、灌溉用水短缺不便于耕种的情况导致牦牛过冬的秸秆饲料严重短缺。当地的草场属于亚高山草场,草场仅限于山顶部分小块草地,面积小加之常年的超载放牧,导致草场退化严重。夏季本是牦牛育肥的最佳时期,由于牧草的短缺,加重了当地牦牛增重以及过冬的困难,从而导致牦牛生长周期长周转缓慢的情况。

3.2 饲养管理的影响

3.2.1 饲养管理落后,畜群结构不合理

在实际生产中,当地牧民还在长期沿袭传统的饲养方式,饲养规模小,对牲畜进行混群放牧管理,畜群结构极不合理,牦牛养殖方式落后状况没有改变[2]。牦牛终年放牧,无补饲,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同时,畜群结构的不合理严重影响着牦牛群体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3.2.2 草地资源利用不合理

边坝县属于虫草的主要产地,虫草的采挖季节也是牧草较为茂盛的季节,然而当地百姓在虫草的采挖季节集体进山,牦牛往往处于无人管理的尴尬局面,草场没有合理的进行轮牧,导致部分草场超载过牧,加剧了草场退化。

3.2.3 饲草的储备意识不强

边坝县是青稞种植产区,但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青稞的亩产普遍较低,导致牦牛越冬的秸秆饲料严重不足。一直到来年的3—4月,牦牛长期处于饥饿或半饥饿状态,当地农牧民没有贮备饲草料和补饲的习惯,导致牦牛掉膘或者死亡的情况时有发生。

3.2.4 对牦牛奶掠夺式的占有

牦牛作为一种肉用为主的大型牲畜,其产奶量普遍偏低,牦牛奶的主要作用是满足犊牛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然而当地牧民往往延续过去粗放式的饲养管理模式,没有节制地挤奶,从而导致产犊母牛体况的恢复时间大大的延长,来年无法正常的发情、妊娠,导致产犊周期的延长。

3.2.5 饲养和育肥领域缺乏配套的实用技术

边坝县闭塞的自然条件导致百姓与外界的交流极为困难,因此半文盲和文盲的发生比例极高,当地百姓对牦牛长期沿袭落后的饲养管理模式,没有配套的实用技术,当地牧民也缺乏相应的技术培训,对牦牛饲养管理一无所知,严重阻碍了当地牦牛产业的发展。

3.3 当地文化因素的影响

当地牧民长期受康区文化的影响,对育肥的成年牦牛不进行屠宰,肉食的来源主要是购买或者家中牦牛被野生动物袭击致死捡回食用。对部分役用及生产的牦牛不进行育肥出栏,却采取任其自生自灭的办法,致使非生产畜的比例增加。此外部分牧民也不对饲养的牦牛进行售卖,严重阻碍了牦牛的商品化进程,不利于当地牧民增收,不利于生活条件的改善实现共同富裕。

4 牦牛产业发展思路

4.1 增加秸秆饲料和牧草的供给

加强饲草料的储备。针对当地牦牛秸秆饲料和饲草不足的问题,因地制宜地改进耕种方式,修建灌溉设施,采用藏青2000等高产品种,增加粮食和秸秆的产量。针对牧草不足的问题,采用房前屋后、畜圈等方式进行人工种草,扩大饲草种植面积,对天然牧场适当的施肥,增加其草产量。

4.2 科学的饲养管理

1)加强对当地农牧民的培训,制定饲养和育肥等方面的配套实用技术,印发宣传手册,现场进行培训,转变农牧民对牦牛饲养方面落后的管理模式,实行科学养殖。2)调整畜群结构,对牦牛进行合理分群、放牧,夏季强度放牧育肥之前进行免疫、驱虫、健胃,早晚各补饲一次。夏季早出晚归,冬季晚出早归,修建过冬牛舍,做好保温通风措施。对部分役用及生产的牦牛进行育肥出栏,避免非生产畜的比例增加。3)加强草地资源的管理,采取人工种草、施肥结合的方式提高草产量,放牧期间要安排专门的农牧民进行管理,避免超载放牧,草场退化,加剧草畜矛盾。4)加强饲草的储备意识,购买精饲料和草颗粒,夏季适当的补饲有助于牦牛的短期强度育肥,冬季补饲有助于产犊母牛体况的恢复,减缓牦牛冬季掉膘、消瘦的情况发生,有助于牦牛安全过冬。5)放弃对产犊母牛掠夺式的挤奶,使得犊牛有充足的奶源,满足犊牛生长发育的需要,结合适当的补饲有助于产犊母牛体况的恢复,缩短母牛产犊间隔。

4.3 转变当地农牧民的思想观念

加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保证村村通路、通水、通电、通网,有助于农牧民与外界的沟通交流。政府应合理地引导农牧民,增强其商品流通的意识,扩大牦牛的饲养规模,对生产牦牛及时育肥出栏,对部分役用牦牛及时淘汰或售卖。加强技能培训,转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通过对加强其子女的教育,来影响当地农牧民的传统的思维观念。结合科学的饲养管理模式,促进当地牦牛产业的发展,推动当地肉、奶加工企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百姓的增收,实现共同富裕。

5 结语

西藏牦牛以散养、轮牧为主,需要极大地人工成本投入,通过产业科技创新和先进技术的推广,由散养逐步向半舍饲、舍飼方向发展,依靠科技改变传统的养殖模式[3],缩短牦牛的饲养周期,降低犊牛的死亡率,提高出栏率,也有助于同期发情、一年一胎等技术的使用,提升牦牛的产业化发展,牦牛业由粗放管理走向集约化经营,提升牦牛的产业化之路。

参考文献:

[1] 道道.牦牛育肥期的科学管理[J].养殖与饲料,2017(9):22-23.

[2] 王国刚,王明利,杨春.中国肉牛产业发展的阶段识别及时空分异特征[J].经济地理,2014,34(10):131-132.

[3] 官久强,杨贵平,蒋小兵,等.半农半牧区舍饲牦牛、犏牛的短期育肥效益分析[J].中国畜牧杂志,2016,52(18):79-80.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产业现状牦牛
牦牛场的雪组诗
Yak of All Trades
牦牛高效养殖关键技术
江西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思考
山东省中草药种植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就中国电影市场论艺术电影生存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