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D打印技术辅助椎弓根螺钉置入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分析

2018-11-26刘正蓬王雅辉褚立明颖张义龙李哲王建华孙贺

实用骨科杂志 2018年11期
关键词:椎弓节段螺钉

刘正蓬,王雅辉,褚立,明颖,张义龙,李哲,王建华,孙贺

(1.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河北 承德 067000;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6医院骨科,河北 承德 067000)

胸腰椎骨折是脊柱外科的多发病,指胸腰椎的连续性受到破坏,多由外界暴力、车祸伤、骨质疏松等引起,好发于青少年和老年人。骨折发生后,神经功能受损,椎体移位,脊柱曲度发生改变,严重者脏器受损,危及生命[1]。椎弓根螺钉植入术是目前治疗此类疾病的主要手段,但是手术复杂,准确度要求高,稍有不慎会导致术后脑脊液漏,因此,神经损伤给医生带来巨大压力并损害患者的利益[2]。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开展可以制备完善的术前计划,提前将患者伤椎情况充分考虑,有利于进行复杂精细的手术,降低术后并发症。我院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胸腰椎骨折,现阶段临床效果较好,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6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33个样本。对照组:男19例,女14例;年龄22~72岁,平均(47.4±4.8)岁;病程1~14 d,平均(6.8±1.1)d;致伤原因:车祸伤14例,坠落伤9例,暴力伤7例,其他伤3例。骨折部位:胸椎骨折8例,腰椎骨折11例,胸腰椎骨折14例,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3]:B级6例,C级7例,D级9例,E级11例。观察组:男16例,女17例;年龄24~71岁,平均(52.3±9.2)岁;病程1~12d,平均(5.9±1.4)d;致伤原因:车祸伤11例,坠落伤12例,暴力伤6例,其他伤4例。骨折部位:胸椎骨折6例,腰椎骨折9例,胸腰椎骨折16例。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B级7例,C级6例,D级10例,E级1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疾病持续时间、损伤原因和Frankel神经功能分类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都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a)单纯闭合胸腰椎椎体骨折;b)患者经过非手术治疗未见明显效果;c)椎体压缩超过椎体高度的1/3或脊柱的生理曲度发生变化;d)未伴随严重脏器损伤;e)椎弓根良好,未见骨折情况出现。排除标准:a)椎管严重狭窄或者伴有严重神经损伤;b)脊柱伴有肿瘤;c)精神异常;d)凝血障碍。

1.2 手术方法 观察组采用3D打印技术进行治疗,以辅助椎弓根螺钉置入。术前计划:受伤椎骨和患者相邻节段的CT扫描(距离该层1 mm处,间距:1.0 mm),然后对其数据保存,格式为DICOM,导入Mimics 16.0进行重建。重建模型后导出到3D,格式为STL,导入Geomagic 13.0进行光滑处理、铺面、封装。用PLA材料对其打印,建立成仿真椎体模型,并按照手术正规流程在椎体上进行预手术,对手术中螺钉的置入角度、椎弓根钉长度以及置入准确度、入针点等进行一个充分的测量和模拟,观察椎体的活动度,评测结果。术中操作:所有患者均采取全麻,根据患者伤椎部位和具体情况将患者置于舒适体位,调节手术台弯曲度适应患者脊柱曲度,必要时垫软枕于腹部下方。定位受伤的椎骨(使用C型臂X线机),选择进针点,确定置钉角度(术前测量的矢状面螺钉植入角、螺钉内倾角差值、螺钉插入点水平位置的差异等)和椎弓根螺钉的长度等。打开手术切口和皮质骨,然后用力握住开沟器并插入螺钉。在手术过程中观察患者的呼吸机参数,并及时处理不良变化。术后处理:术后定期抗感染,尽快康复锻炼。对照组采用传统X线、CT、MRI等影像进行术前评估,术中使用C型臂X线机定位伤椎,依据术前规划,徒手置钉,术后处理同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 a)治疗后,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暴露量及输血情况;b)治疗后复查CT,记录螺钉数量,并计算螺钉放置的准确性;c)治疗后复查CT,测量患者矢状螺钉插入角度、螺钉内倾角的差值,螺钉插入点的水平位置差异;d)术前、术后半年和术后1年,前后椎体高度比和矢状后凸Cobb角;e)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出血、感染、神经损伤、脑脊液漏等发生率。其中置钉准确评判标准如下,优:螺钉方向和位置准确,螺钉均在椎弓根内;良:置钉方向、位置存在一定误差,但属于允许范围内,小部分螺钉穿出椎体;差:置钉方向、位置误差大,大部分螺钉穿出椎体;以优、良椎弓根钉比例作为置钉准确率。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的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暴露量和术中输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1。

2.2 两组患者置钉情况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置钉数量306个,置钉准确数289个,置钉准确率94.4%;对照组置钉数量359个,置钉准确数266个,置钉准确率74.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比较

2.3 两组患者螺钉一致性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矢状角的差异,螺钉内倾角与螺钉插入点水平位置的差异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螺钉一致性比较

2.4 两组受伤椎体复位指数的比较(见表3) 治疗后,前后椎体高度比显著增加,矢状后凸畸形的Cobb角明显减小(P<0.05)。治疗后半年和1年,对照组受伤椎体高度比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矢状后凸Cobb角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

表3 两组患者伤椎复位指标的比较

2.5 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见表4) 观察组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6.1%)显著低于对照组(12.2%)(P<0.05)。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2.6 典型病例 a)29岁男性患者,车祸致T12节段胸椎椎体骨折,行3D打印技术辅助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植入术,术后随访1年,伤椎前后高度比恢复到94%,螺钉固定好,脊柱生理弯曲正常,患者满意,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见图1~3。b)34岁男性患者,高处坠落伤致T9节段胸椎椎体骨折,行普通CT、X线技术辅助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植入术,术后随访1年,伤椎前后高度比恢复到78%,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见图4~6。

图1 术前CT重建图像示T12节段胸椎椎体压缩性骨折

图2 骨折节段及邻近节段3D打印模型 图3 术后X线片示椎体高度恢复,螺钉固定良好,脊柱生理弯曲正常

图4 术前矢状面CT示T9节段胸椎椎体爆裂性骨折 图5 术前矢状面MRI示T9节段胸椎椎体爆裂性骨折,无神经根、脊髓压迫

图6 术后正侧位X线片示椎体高度恢复,螺钉固定良好,脊柱生理弯曲正常

3 讨 论

胸腰椎椎体骨折是目前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疾病,脊柱在受到压缩、垂直、旋转等外力损伤时,稳定性遭到破坏,出现轴向压缩或侧方、扭转压缩,直接导致骨皮质断裂[4-5]。同时,韧带和关节囊也会受损,神经受刺激,椎间盘被撕裂,严重者破坏的骨质直接损伤机体重要脏器,出现腹腔大出血,如若处理不及时,死亡率极高[6-7]。椎弓根螺钉置入是脊柱手术史上的重要技术工具。通过螺钉置入的方法恢复脊柱的屈伸、侧弯及旋转等活动[7-8]。但是,螺钉本身极易造成患者术中正常组织的损伤,手术复杂而且对螺钉的精确置入要求极高,不正确的放置(如穿过椎体前部的螺钉)会损坏胸部和腹部的大血管或重要器官。手术后导致许多与损伤相关的并发症,这不利于术后恢复[9]。如果术前能够很好的对伤椎进行螺钉置入模拟或者角度的精确测量,将会极大的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术中出血量[10-11]。

3D打印模型的核心是执行CT扫描以获得器官组织结构的三维数据,并在相应的医学图像软件上构建三维模型,然后通过3D打印机的分层实体制造将实体模型打印为手术模拟和术中参考。模拟钉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螺钉置入的准确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提高术后效果。Liu等[12]在他的3D打印技术中指出了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方法:术前采用3D打印技术能够提高螺钉一致性,增加置钉成功率,术后恢复效果也优于术前用X线评估的患者。本研究得出结论:治疗后,观察组螺钉置入准确率为94.4%,显著高于对照组74.5%(P<0.05);治疗后,观察组矢状面螺钉植入角差异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可以看出,使用3D打印技术可以在放置螺钉时使螺钉更准确地贴合患者受伤的椎骨,并且脊柱更稳定。

由于术前采用3D打印技术造模,能够更加清晰的展示患者骨折伤椎的形态,提前精准的个体化的分析椎体伤情,医生能够精准的选择螺钉长度和直径,避免了术中不必要的出血,有利于术中有把握的置入螺钉,减少了术中辅助设备的X线照射,降低患者损伤[13]。本研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暴露量和术中输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可以看出,术前使用3D打印技术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降低患者放射性损伤的风险。

3D打印技术能够在术前直观观测患者伤椎情况,减轻患者的压力,而且有利于向患者解释病情,螺钉选择恰当了,就避免了术中螺钉对患者脏器等的损伤,治疗效果更佳[14]。本研究结果得出:半年后和最后一次随访后,观察组前后椎体高度比显著高于对照组,矢状后凸Cobb角低于对照组,说明术后矫正丢失更少。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下降(6.1%),显著低于对照组(12.2%,P<0.05)。一般认为螺钉进入椎体距离以2/3为宜,根据脊柱稳定性的三柱理论,有学者认为,螺钉到达或接近椎体前缘是防止矫正丢失的主要措施,这需要螺钉进入椎体Cobb角和伤椎高度丢失的距离足够远且准确,而3D打印技术通过个性化术前模拟置钉,有助于手术期间置钉的有效性与准确性,能有效防止术后矫正丢失[15]。因此本研究3D打印技术置钉效果更优,有利于预防伤椎前后高度丢失。可见,利用3D打印技术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能够有效恢复伤椎高度,恢复脊柱正常生理弯曲。

总之,使用3D打印技术辅助椎弓根螺钉放置,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降低患者辐射危害、提高置钉准确率、有效恢复患者的脊柱畸形、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效果优于普通X线或CT机辅助组,临床上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椎弓节段螺钉
顶进节段法最终接头底部滑行系统综合研究
心脏超声在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中的价值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椎弓根螺钉设计与其生物力学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及短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临床研究现状
26例下胫腓螺钉断钉取出临床分析
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活血祛瘀汤治疗胸腰椎骨折1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