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型船舶退抛法抛锚作业运动仿真研究∗

2018-11-26于汇源

舰船电子工程 2018年11期
关键词:悬链锚链水深

于汇源 蔡 烽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大连 116018)

1 引言

锚泊方式中最常使用的方式,主要有退抛法和进抛法两种。多数大型船舶都采用退抛法,因为进抛法船舶余速稍高即可能出现锚链在锚机链轮上的跳动现象,或存在损坏锚机刹车拉断锚链的危险。但是,无论是退抛法还是进抛法,均需要严格控制抛锚时船舶余速。文献[1~5]均指出大型船舶锚泊时抛锚余速(对地速度)控制在0.5kn是安全可控的,但是都没有给出具体的理论分析。任宇晓等[6]采用耦合的欧拉-拉格朗日方法(CEL)建立了拖锚过程的计算分析模型,得到了锚姿态随拖锚距离的变化关系;闫澎旺等[7]在砂土中进行了拖锚实验,研究了锚的姿态、运动轨迹和锚抓力的变化规律,确定了霍尔锚在砂土中的抓力系数。但都仅仅是研究了锚的抓底姿态,并没有将船舶抛锚的余速结合起来。本论文尝试将大型船舶的抛锚余速与锚链力之间建立过程,得到关于水深、船舶余速、锚与锚链对船舶的牵制力以及船舶对锚链的拉力之间的关系。

2 悬链线理论

悬链线是指一种具有均质、完全柔性而无延伸的链或索自由悬挂于两点时所形成的曲线。尽管由于锚链本身的拉伸和受到海流力的作用,与理论上的悬链线并不完全吻合,但是实际工程中仍常用悬链线来描述锚链的特性,忽略其动力效应(海流和波浪)以及弹性形变等影响,只考虑锚链的静态效应。

锚链孔至海底高度H,大型船舶所受水平外力为F,每节锚链在水中重量为W,锚链悬垂线长度为L,锚链在锚链孔处的张力为Ts,坐标原点O取在锚链与海底相切处,各参数之间存在如下的关系[8]:

从式(3)可以得出锚链孔处锚链张力等于船舶所受水平外力F加上锚链孔高度这一段锚链重量WH。

3 抛锚作业时受力分析

抛锚作业时受力分析研究的是锚即将被拽出底土锚链处于短链时的临界状态,而此时整个系统所受的力可以划分为锚与锚链对大型船舶产生的牵制力和大型船舶对锚与锚链的拉力。

3.1 锚与锚链的牵制力

锚与锚链的牵制力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锚抓力,二是锚链产生的牵制力。

锚抓力FM可由锚抓力公式得到:

锚链对大型船舶的牵制力由悬链线式(2)求出:

式(6)可以得出锚与锚链对大型船舶的牵制力是锚和锚链各自作用力之和。

3.2 船舶对锚的拉力

由式(3)可知上式表示锚链孔处锚链张力等于船舶水平外力T下加上锚链孔高度这一段锚链的重量WH。

文献[9]通过船模实验确定了倒车横向力,大型船舶的水平外力T即为倒车横向力和受到的阻力R应该是相互平衡的:

式中:V为船舶余速;C为船舶总阻力系数;ρ为水密度;S为船体湿表面积。其中船舶总阻力系数C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船体线型、排水量、污底程度及海况等。C可以用下式求出:

式中:Cf为摩擦阻力系数,可根据Guldhammer和Harvald图谱估算[11];Cr为剩余阻力系数,可根据ITTC-1957年船模——实船相关曲线计算;ΔCAR为粗糙度补贴系数,可通过文献[12]查表获得。

由上述分析可得大型船舶对锚链的拉力为

4 仿真实验

4.1 仿真条件

当大型船舶后退速度过大时,大型船舶对锚的拉力大于锚与锚链整体的拖拽力,锚就会被拽出海底,造成整个抛锚作业失败。本文以某大型船舶为研究对象,锚重6t,锚型为霍尔锚,其锚抓力系数如表1。

表1 霍尔锚锚抓力系数

锚抓力系数本文取2倍水深和2.5倍水深的中间值1.38。单位长度(节)锚链重量120kg,根据抛出锚链长度的不同,对50m~70m水深内不同长度的抛出锚链可承受的最大余速进行计算仿真。大型船舶抛锚作业的过程中,余速应控制在2kn以下,因此在研究余速与大型船舶对锚链之间的关系时,横坐标余速最大为2kn。以下是分别抛出3、4、5、6节锚链,对上述问题的仿真结果。

4.2 仿真结果

图1中由下至上的曲线分别表示抛3节、4节、5节以及6节锚链时,随着水深的变化,锚与锚链的牵制力大小。

图2为某大型船舶余速在0~2节时变化时,船舶对锚链的拉力与余速之间的关系。

4.3 仿真结果分析

通过图1与图2,可以得到在一定水深下,抛出的锚链长度不同,允许此大型船舶最大的余速如表2所示。

表2 一定水深和抛出锚链长度下的最大余速

通过以上结果分析可知:

1)在相同的水深下,抛出的锚链越长,锚与锚链产生的牵制力越大,能够承受大型船舶的拉力也越大,允许大型船舶抛锚时的余速也就越大。

2)在抛出相同锚链长度时,抛锚水深越深,所允许大型船舶抛锚时的余速也就越小。

3)随着水深的增加,锚与锚链对于大型船舶的牵制力逐渐减小。因此,在抛锚作业时,必须要考虑锚泊水域的水深问题,避免因为锚与锚链对于大型船舶的牵制力不足,导致大型船舶发生走锚等危险事故。

4)大型船舶的余速越大,使得大型船舶对锚链产生的拉力也就越大。所以,在整个抛锚作业时,必须要严格控制大型船舶的余速。通常情况下,大型船舶抛锚作业的余速要小于2节,减少锚链或者锚被拉断事故发生的几率。

5)运用本文的方法,只要提供出大型船舶型线图、锚型、锚重以及锚抓力系数,就能建立大型船舶的抛锚作业模型,实现了对大型船舶抛锚所允许的最大余速、锚与锚链对大型船舶的牵制力和大型船舶对锚链拉力的计算,减少了紧迫局面发生的概率。

5 结语

本文基于悬链线理论、对船舶以及锚链的受力分析,得到了关于水深、余速、锚与锚链对船舶的牵制力以及船舶对锚链拉力之间关系,有效计算了船舶抛锚余速。本文的研究,对于保障大型船舶的抛锚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及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悬链锚链水深
X65钢悬链立管焊缝背部几何尺寸对疲劳性能的影响
考虑锚链腐蚀因素的锚链舱设计
书法静水深流
基于水深分段选择因子的多光谱影像反演水深
锚链和锚链轮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及啮合过程力学分析
船用锚链发展及标准化现状
悬链线
深水钢悬链立管J型铺设研究
GPS RTK技术在水深测量中的应用
浸入式水深监测仪器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