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体育精神的重塑
2018-11-26谢媛媛
谢媛媛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鲜资讯涌入学校之中。但是这其中,不乏一些黑色咨询。这在很大程度上都对校园文化形成了不好的影响。和之前相比,高校学生更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而且这些信息的变种能力也非常之强,学生们之间的交叉感染现象也十分严重。而想要要高校校园文化重新焕发出活力,就必须要建设好校园文化。而体育精神在整个校园文化中,是最具有活力的,其不仅能有效促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提高学生的不断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基于此,本文在主要借鉴学者樊超《关于用体育精神重塑高校校园文化的思考》一文的基础上,从高校校园文化中的问题出发,对高校校园文化中体育精神的重塑进行了梳理。
1 当前高校校园文化中所存在的问题
1.1 攀比之风严重
进入新时期之后,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产生了严重的攀比思想。其实从幼儿园与小学时候,老师就开始教导学生之间不能进行攀比,这一点在中小学不太明显。但是对于大学生业说,因为很多学生都是第一次离开家进入高校学习,父母一次性给的生活费也比较多,不知不觉之间就产生了攀比的心理。尤其是现在微博等社交网络的价值观引导的并不是很好,拜金现象严重。这也对高校学生的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现在,衣服、手机、电脑、手包等东西都是学生们的攀比对象。但这种消费观和价值观都是很畸形的。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的建设应该以勤俭节约为主。不正当的攀比之分只能造成大量的浪费,同时,也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危害。
1.2 不正常的交易丛生
现在,高校之间存在着许多的不正当交易。比如代课、代写作业等等。学生的主要任务还应该是学习。但是,因为高校的课程比较轻松,学生的压力比较小,同时还有一些学生的自控能力比较差,所以很多学生刚刚进入高校就沉迷在游戏或者电视剧之中。更有甚至,专心以游戏为主,学习为辅,可能一个月也不去上几堂课。而为了应付课堂的点名,就有不少学生找人代为上课,渐渐的,就连作业和考试都出现了大量的“代理”现象。也是因为如此,这些学生越来越失去上课的兴趣。养成了懒惰、没有理想、不想奋斗的习惯,但是,在上大学的时候还有父母可以提供生活费,但是一旦毕业之后,学生就必须面临找工作的现实问题。在就业压力如此大的当前,就算是好学生毕业之后都可能面临找不到工作的尴尬境地,何况是本身就没有学到多少知识的学生呢?这样过度的依赖于代课,只会造成这些学生学习上的恶性循环。
1.3 透支消费现象严重
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是来自普通家庭的,而且本身也是要依靠家长提供的生活费来进行生活的,所以应该精打细算,不应该盲目地进行消费。但是,随着网络贷款以及校园贷款公司的涌现,有很多的大学生透支消费的案例也逐渐被报道出来。其实,分期消费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很多大学生的消费目的很让人费解,基本上可以说是胡乱消费。如有些学生明明已经有了还可以正常使用一部手机,但是为了换一个更“潮“的手机,不惜采用透支这种方式。同时,大学生之间为了男女朋友一掷千金的现象也很常见。尤其是媒体报道的一些女生裸贷事件,也使本来应该纯洁的校园净土蒙上了色情的阴影。
1.4 校园赌博的现象频发
在高校之中,本来学生之间可以选择很多高雅的爱好。但是因为很多学生寻求刺激的心理,让赌博渐渐的在高校之中蔓延开来。主要分成一下两类,第一,是学生之间的赌博。这主要是指学生之间打牌、打麻将的现象。因为现在的高校宿舍主要是以4人或者6人为主,所以有不少学生就在自己寝室内部寻找“牌搭子”。这种活动本身处在娱乐和赌博之间,如果没有大量的金钱交易,也可以算是同学之间的自娱自乐。但是有很多学生,却沉迷其中,每天也不想上课,就只想打牌,寝室之间的打牌金额也变得越来越大。第二,就是网上的赌博游戏。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现在基本上每一个学生都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智能手机,有不少学生用手机下载了一些赌博游戏,和普通游戏相比,赌博游戏更加刺激,对学生的吸引力也更强。对于缺乏判断能力的学生而言,这些游戏往往是十分危险的。
2 校园文化建设中体育精神的重塑路径
2.1 重塑向上进取的精神
高校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本来应该是充满活力,不断向上进取的。但是现在,确有越来越多的“佛系”学生,表面说自己随遇而安,其实是因为不想奋斗,缺乏进取精神。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一下三点入手。第一,运用体育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因为大部分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长的悉心照料下养尊处优的长大,使他们失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往往累一点就喊苦,就说自己坚持不下去了。对此,可以让大学生们参与长跑、攀岩等活动,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体验各种各样多变的环境。培养他们的吃苦耐劳的品质。第二,用体育运动来培养自我挑战的精神。比起“我能行”,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喊得是“我不行”,但是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是有着各种各样挑战的。可以让通过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并且不断设置新的目标,在挑战体育活动的同时挑战自己。第三,培养坚忍不拔的性格。比起过去,越来越多的同学开始“轻言放弃”。这些学生主张享受生活,遇上一点不顺心的事就会放弃。可以说,贵在坚持在当代大学生中已经很少见了。为了改变这一点,可以运用不同的体育项目对大学生进行体能和精神的双重考验。培养学生不放弃的品格。
2.2 重塑团队合作的精神
现在大部分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而且因为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不断普及,在方便大学生生活的同时,也将大学生的生活局限在了电脑和手机之前。很多学生网上朋友很多,现实生活却往往形单影只。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进行一切需要合作的体育项目,比如排球、篮球等。这在培养大学生体育项目的同时,也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和学生之间没有接触的情况。同时,可以运用群体活动中的氛围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为本来性格孤僻的学生创造一种积极生活的氛围。也可以扩展学生的生活面,让这些学生能认识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2.3 重塑规则意识和竞争精神
体育项目有着不同的规则,即使是在奥运会上,所有的世界顶级选手也必须遵守体育世界的规则。通过对学生对体育项目规则的遵守,可以培养学生遵守校规校纪、法律法规的意识。同时,高校可以定期举行不同的体育比赛。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们检验自己的努力成果,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们产生竞争精神。这种竞争精神是积极的,可以让不同的学生产生适当的摩擦。胜利的学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失败的学生也能意识在自己的不足之处,为下一阶段的努力找到方向。
3 总结
体育活动是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一部分。体育精神本身充满热情,能极大程度上改变高校现在那种靡靡之风,帮助学生重新找到美的生活情趣。有效的改进大学生的各种不良的习惯。同时,可以让大学生们在体育活动之中释放自己的压力,对身体进行锻炼。保证学习的同时有强健的体魄。帮助学生把德、智、体、美、劳与职业理想、人生理想统一在一起,培养出祖国所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