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田家炳实验中学为例浅谈开封市优化体育教学资源改革实验探析
2018-11-26李家晞
李家晞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层出不穷,知识信息全球化、思想认识融合化,人类对社会及自然地认识也不断跟进,导致信息爆炸,认识多元。而人类思想认识的每次突破都会打破原有系统的平衡,创设新内容、凝结新理论,构筑新体系替代旧系统,形成新的平衡。在新事物的形成过程之中,理论体系创构及突破构成资源要素的变化,致使资源系统层面升级以达到新平衡。泛视角下资源观拓展了旧有教育资源的广度与深度,使教学资源的内涵及外延层面延伸,我们借鉴泛视角下资源观的理念,吸收河南省濮阳县第三中学“1+X”体育教学改革经验,制定详细方案在开封市田家炳实验中学验证实施。经过一学期的践行,在此做简要分析,以便于与同仁商榷。
1 实施方案
1.1 实施目的
借用泛视角下资源观的理念,针对濮阳县第三中学在体育教学中优化教学资源改革的个案分析归纳总结,充分挖掘泛视角下体育教学资源的一切因素。验证个案理论及实践的可行性,以便于响应国家“一校一品”“一专多能”的号召,促进体育终身化及全民健身的实现。
1.2 实施措施
查阅资料、网上浏览、访问调查相关个体,调查现状,了解国内外教育发展动态、教育发展史及发转现状,把握本地区教育发展实情,研究本地区教育主管及学校领导的教育、管理理论观念及水准层次,掌握其思想动向、心理状态、兴趣爱好。调查本地社会及学生家庭教育理念。抓住各种有关教育的信息,及时调整思想观念,汲取相关体育教育教学一切可用性因素并优化组合。了解国内外体育发展方向及发展史,分析省市学校体育发展现状及发展史;把握省市县(区)主管教育及体育意识、水准和思想动向;熟知学校负责领导、相关同事、同科教师及学生的思想、理论及心理动态。深入研究体育理论技术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科书、课程结构、教学方法、授课技巧、环节衔接和学生兴趣、爱好、特长身体状况及心理动向。认真学习各种相关文件制度并制定适合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发展的制度,分析市、县区学校及课堂管理的结构联系,从而制定详细的泛视角下优化体育教学资源的改革实验实施方案。
1.3 选择教学内容
根据国内外体育发展趋势及学校实际情况,自订教材、自制教学目标,实行“1+X”教学模式,即一专多能,一校一品。“1”是基本素质,“X”是学生依据学校实情及自己意愿,选择2-3个感兴趣的体育运动项目。高一每周开设一节素质课,一节兴趣课。兴趣特长班的课由专项老师带(田家炳实验中学开设足球、篮球、武术、舞蹈班),兴趣班是打乱原班级,重新分以学生兴趣整合的,以年级为单位上课,学生选定好项目后,一直学习一年。足球、篮球、武术、舞蹈四个项目的教学目标高于高中的教学目标,较低于大学体育专业教材的教学目标。这是课题组成员、学校体育教师及河南大学、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专家共同研究制定的。
1.4 课程设置
每周每班两节体育课,同年级同头课教师的课排在一起,同一个年级的体育课排在同一天,同一年级的两节体育课集中在两天,高一年级第一轮次所上的体育课,哪些班级在一起合上的,第二轮次仍然在一起合上。高一年级的体育课的课程安排,第一轮次上基本素质课,第二轮次按兴趣班上课,高一年级体育教师不够用,担任高二年级课的两位教师,跨年级担任了四节课。保证了足球、篮球、武术、舞蹈四个项目基本开设。
1.5 成立体育教学研究机构
参加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成立区域体育联盟,设立协调部、信息部、教学教研理论部、赛事部、社团部、学生部。因人员不足,吸收20名学生体育骨干。分工明确、各司其责、协调合作。
社团部下设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武术、舞蹈、田径等社团组织,根据省市运动会比赛、学生的爱好及我校实际情况,开设的社团组织,分别由专业教师负责。除日常管理训练外,各个主管专业教师还负责学校内外的有关比赛,如学校之间的联赛、友谊赛,班级之间的友谊赛等。并加强内外联系;赛事部组织社团内(2次/月)、社团间(2次/学期)校外友谊及展示赛(2次/学期)等各种运动比赛及优秀教练员、优质课教师的比赛工作,以比赛促进教练员和队员、教师和学生对评价体系的发展;协调部协调一切关系,社团组织队员在学校内外展示,带动非系统内人员,扩大影响,争取支持,并渗透健身思想,壮大健身队伍。凭团队实力,拉赞助创收,借水平挖掘一切相关因素的潜力,并科学组合、合理搭配系统内外影响系统发展的有利因素;协调部每周沟通主管教育领导一次,与主管体育的领导研讨一次,与相关局、处、科、室的相关人员交流一次,把握动态、净化环境、争取主动、并给教研部提供材料;信息部及时搜索各种信息每周五汇总并将结果交于教研部;教研部每周六(一次)进行研讨分析活动,将协调部、信息部及其他部的材料及时研讨分析,修改战略、匡正方向、完善计划,并将分析结果和修缮后的行动方案教相关部及时执行;联盟单位每周一次公开课,每月一次观摩课,先观摩课优秀教师的课,年轻教师再上公开课。
2 基于泛视角资源观的理论分析
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能够产生的环境、社会或经济价值(直接或间接地)对人类(个体或系统当前和未来)发展有用的人文和自然要素的总称;教育资源是在培养人(个体或系统)活动中,对个体或系统具有促进发展作用的人文和自然要素的总称;体育教学资源是一切适合体育教学系统(或个体)需要的要素总和。包括思想、认识、观念、理论、知识、技术技能、经验、组织管理、方法手段等人文的和自然的要素。
2.1 挖掘系统内隐性资源
了解体育发展史、发展方向及本地体育发展现状,把握本地体育意识及相关人员的思想、理论及心理动态,学习各种相关文件制度,分析学校及课堂管理的结构联系,增加了体育教师教学研究的范围,拓宽了影响体育教学因素的广度,保证了体育教学的目的性、方向性及实践性。研究体育理论技术、体育课程标准、课程结构、教法学法和学生兴趣、特长、身体状况及心理动向,加深了体育教学业务的研究,挖掘了体育教学因素的深度,强化了系统内影响体育教学因素的功能,保证了体育教学的纵向性、科学性及功效性。从而全面掌握相关体育教育教学的一切可用性因素,充分挖掘体育系统内隐形的资源,并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整合。
2.2 挖掘系统外隐性资源
优化团队,成立教学研究机构。加大社会联系,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这就需要了解教育发展史、发展现状及发展动态,把握本地教育发展实情,研究相关人员的教育、管理理念、思想动向、心理状态及兴趣爱好。调查社会及学生家庭教育理念。抓住各种有关教育的信息,及时调整思想观念,汲取相关体育教育教学系统之外的一切可用性因素并优化组合,而科学合理的运用。
2.3 挖掘系统内显性资源
自选教学内容,自订教材、自制教学目标,并实行“1+X”教学模式,即一专多能,一校一品。第一轮课上“1”( 基本素质课),第二轮课兴趣班(开设足球、篮球、武术、舞蹈四个项目)教学,打乱原班级,重新整合成兴趣班。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材及教学目标的制定都充分挖掘了体育教师的潜能。课程的设置需要学校领导、教务处人员大力支持及科学安排,无形中发挥了一切与体育课有关的人员能动性,尤其发挥了体育教师协调领导及其他科教师的能力;专业教师不足、场地较小、器材较少、因打乱班级而组织较难,增加教师授课难度,逼迫学校和体育教师科学合理安排人员设置及场地器材。挖掘场地器材资源。如:合理分配空间,创造定高度、定落点练习方法(篮球、足球、排球定高度及落点)。素质课的追逐跑,将足球(踢)、排、篮、沙包、矿泉水瓶(扔、掷、掷)到规定位置快速追赶且捡回起点;弹跳练习课摸高,利用大树的枝叶为触摸点练习,跳跃练习课利用栏架、皮筋、长绳(可用横幅红布撕扯)、体操垫、学生蹲、坐、弓腰站等可用性障碍物练习,或沙坑、台阶做跳上练习;耐力练习课利用原地跑、原地高抬腿、原地跳(单足、交换腿、开合、弓步、踢腿、跳绳)等定时定量练习。课的结构设计,快慢、动静、简单、复杂、力量、耐力、柔韧、反应灵敏相结合,理论技术相结合,讲解练习相结合。要求对课程设置、人员安排、场地器材利用等诸多方面显性因素更加科学而合理的优化整合,以便于提高体育教学的成效。
2.4 挖掘系统外显性资源
校内的草坪,树木、花池等场地器材的利用,工人、农民、军人等劳动实践性动作模仿练习,邀请领导、其他教师、家长及社会人员作为观众来观摩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驱力及兴趣。同时也开发领导、其他老师、家长的体育锻炼意识,激发他们支持的动机、坚定他们支持的信念及毅力。尤其社会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社会组织及团体领导,挖掘他们的潜能,寻求他们的支持,以便于学校体育走出校园,走向社会。
2.5 挖掘综合资源
依社团拔高、以赛促评、靠展示带社会、凭实力创收,借水平渗透社会人员。赛事部组织社团内(2次/月)、社团间(2次/学期)、校外友谊及展示赛(2次/学期)等各种运动比赛及优秀教练员、优质课、公开课、观摩课等工作,社团组织队员在学校内外展示,不但拓宽了师生展示自我的平台,激发了师生上进的激情,还带动了非系统内人员,扩大影响、争取支持,并渗透健身思想,壮大健身队伍。拉了赞助、搞了创收,挖掘了一切相关因素的潜力,并科学组合、合理搭配系统内外影响系统发展的有利因素。
3 小结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开封田家炳实验中学优化体育教学资源的改革实验,打乱了常规体育课程设置及固定班级教学模式,适应青少年身心及体育教育趋势发展,充分挖掘了体育教学系统内的显性及隐性资源,拓宽了体育教学系统外的显性及隐性资源,将体育教学系统内外的一切可用或有价值的要素,优化整合、合理运用,从资源的内涵到外延全面挖掘,整体推进。教学改革实验激发了相关人员的潜能,点燃了相关人员的激情,实施践行一学期以来,师生及领导群情激昂,学校体育工作井然有序,深化了体育教学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