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山滑雪场地的多样化研究
——以室内模拟滑雪机为例

2018-11-26常婷婷

少年体育训练 2018年6期
关键词:雪板滑雪者雪道

常婷婷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随着2022年冬奥会申办的成功,国家号召“三亿人上冰雪”,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由于我国南方很难见到雪,北方的北京等地雪季时间短,为满足在没有雪时对滑雪运动的需求,一种新型的室内滑雪机在上海、北京等地流行开来,对冰雪运动的普及有着重要的影响。

1 室内模拟滑雪机构成

室内模拟滑雪机是在非雪季时进行高山滑雪技术训练的大型设备,产自欧洲,最初是用于纠正和改善单、双板运动员的滑行动作和技巧。后来在高山滑雪中应用,在非雪季时,滑雪发烧友、零基础的滑雪爱好者开始在室内滑雪机上练习滑雪。

室内滑雪机像一台大型跑步机,由可升降坡度、速度的雪毯滑行区和机器前的单向透镜组成,雪毯两侧有保护的围栏,前方由可调节高度的辅助杠组成。

1.1 滑行区

主要的滑行区由前后两个传动轴及传送带上面覆盖的雪毯构成,面积一般在8米(长)×5米(宽)以上。通过传动轴带动雪毯不断地向上滚动,使滑行者能够始终在同一片区域内不间断地滑行。雪毯的最前端固定着一根可以升降高度辅助杠,零基础的初学者可以手扶辅助杠进行基础滑行动作的练习;还有一根可活动的辅助训练杠,滑雪指导员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将横杠固定在任意高度,用于间隔多个学员分开教学,或单板教学时让学员在前后两根横杆间滑行,扶着辅助杠进行换刃练习。

滑行区的两侧和前段有人行道和可以保护滑行者的扶手栏杆,保护学员的安全,也便于滑雪指导员从不同方位观察学员的动作,更有效的指导滑行技术。

1.2 控制台

滑雪机的开启、急停、逆转以及坡度速度的调节,由滑行区前方的控制台、指导员手中的遥控器以及设备两侧护栏上的急停按钮实现。指导员根据学习者的情况,调节雪毯转动的速度与坡度,使机器适应滑雪者的水平。在滑雪者身体失衡或摔倒时,滑雪指导员通过遥控器或急停按钮停机,保护滑雪者的安全。

1.3 单透镜

在滑行区前方,有一面倾斜的单透镜。滑行者通过镜子里面的镜像,更直观的了解自身滑行动作的细节,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滑行技巧,有助于短时间内提高滑行技巧。在单透镜后休息的滑雪者,也可以通过单透镜观摩教练员训练其他学员。

2 模拟滑雪机与真雪的相同及差别

2.1 相同点

2.1.1 基本技术相同 滑雪机上单板、双板都可以滑行,基本站姿与真雪相同,都是膝盖微屈顶住鞋舌,上体稍向前倾,两手自然下垂;滑行时,从初级的直滑降,到高级的旋转、跳跃等动作,均可以在滑雪机上实现,且动作的技术要求与真雪一致。例如,在双板高山滑雪中,需要山下脚承重来转弯,山上脚只需要跟随,无论是真雪,还是滑雪机,如果山上脚承重,错误动作都会使身体扭曲、摔倒或技术停滞不前。

2.1.2 使用的雪具、护具相同 在室内滑雪机滑雪时,需要穿跟滑真雪一样的雪鞋、雪板,雪鞋和雪板的硬度和强度也与真雪类似——初学者用低强度低硬度,高水平的用高硬度强度的雪鞋雪板。上机练习时,要戴头盔、护肘、护膝等护具自我保护,避免受伤。

2.1.3 雪板表现相同 滑雪时,雪板会有旋转、压力、立刃三个要素,滑雪机同样需要用到雪板的旋转、压力、立刃三个要素,才能做出完美的转弯。例如,在滑雪机上滑卡宾回转动作时,也需要将雪板的刃立起,用山下脚的内刃和山上脚的外刃刻住雪毯,来完成卡宾转弯。

2.2 不同点

2.2.1 摩擦系数不同 滑雪机滑行区的雪毯是由类似假草坪的材料制成,摩擦系数较真雪大。在刚开始学习滑行时,滑雪指导员会将机器调成低速度、低坡度,滑雪者会感受到很大的摩擦力,将雪板向后拉,需要小腿主动发力顶住鞋舌,才能保持在原地。由于不适应摩擦力,板头与滚落线的夹角不能过大。垂直于滚落线的方向时会呛刃导致摔跤。适应摩擦力、学习到高级技术之后,可以做转圈、横滑降等动作。

2.2.2 容错率不同 真雪由于摩擦力小,即使动作不规范,也可以顺利地在雪道滑行。而在滑雪机上滑行时,如果动作不标准或发力点有误,机器会明显的反馈出来。在真雪上由于对速度的恐惧,重心后坐现象很普遍,但滑行中不会有明显的感受,而在雪毯上如果重心后移,镜子会直接反馈,滑雪者可以直接看到动作的问题。双板学到半犁式抬板练习的时候,如果内侧板抬板后落地时内刃着地,就会产生呛刃,导致动作变形或摔倒。只有正确的技术动作,才能在滑雪机上流畅的滑行。

2.2.3 雪道宽度不同 滑雪机的雪毯宽度是固定的,一般在5~6米,所以滑行宽度也固定。5~6米的距离相对于真雪道较窄,转弯时板头与滚落线的角度不能过大,否则会被带到雪毯上方,无法转下一个弯。由于雪道的宽度固定,转弯时需要节奏、时机也相对固定,承重腿转换速度较快。真雪要求转换要连续,要柔和,真雪场雪道宽窄不一高低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转弯的时机。而雪毯要求压力转换快,否则就会滑出雪毯或来不及转换重心而摔倒。

2.2.4 运动强度不同 滑雪机运动强度大,目前国内最快的滑雪机速度可达到30公里/小时,而国内雪道平均长度为800~1 000米,在滑雪机上以中速15公里/小时滑行的运动量相当于在雪场滑15趟还多。

2.2.5 滑雪者的感受不同 在真雪上滑行时,由于天气寒冷,加上高山滑雪的海拔相对较高,从山上向下滑时会有明显的风阻,加上快速地移动,会带给滑雪者刺激、兴奋的体验。而室内滑雪机像室内的大型跑步机,滑雪者在一定范围内移动,没有速度的刺激感,主要用于技术的练习,趣味性相对于滑雪场较低。

3 模拟滑雪机对滑雪技术提高的作用

3.1 非雪季持续练习

室内滑雪馆一般开在人流密集的商业区,四季营业,不受天气、环境、时间、地域等因素的限制,只需要穿轻便的运动服,不用穿厚重的滑雪服,使滑雪爱好者在非雪季保持训练的持续性,不至于雪季来临时间隔时间太长而重新“回炉”技术动作;也可以使初、中和高级滑雪爱好者在安全、便捷的情况下,365天充分体验滑雪运动的乐趣。

3.2 不同水平的滑雪者,可以练习不同的滑行技术

零基础的滑雪爱好者可以在滑雪机上学会基本的滑行动作,掌握正确的重心分布,冬天到雪场可以省去漫长的平地练习和初级道滑行,享受滑雪的速度与激情;中级水平者可以在滑雪机上练习立刃、滑行的节奏、上下体分离,纠正滑行中的不良习惯和错误动作;高级水平者可以强化反弓的动作,训练脚踝和膝关节;竞技滑雪学习者可以练习过旗门,做意识与视觉训练。

3.3 训练效率高

室内滑雪机在室内温暖的环境中,雪道不停滚动,可以免去换滑雪服、乘坐缆车的繁琐,通过无限的雪道重复标准动作,学员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练习时间,学习滑雪技术。

3.4 辅助工具有助于滑雪者形成正确的滑行动作,纠正错误动作

滑雪时,雪毯向后滚动,根据滑雪者的水平,选择合适的雪道坡度和速度,教练运用辅助杠、板头固定器、拉绳等辅助工具来帮助初学者学习滑雪技术,直到滑雪者可以独立在雪毯上下左右移动自如。在滑行时面对镜子,可以直观的看到自己的技术动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的纠正自己的姿态。机器前端可以调节高度的辅助杠为初学者提供稳固支撑点,对儿童教学有极大帮助。在单板的直滑降和推坡、双板的直滑降和犁式刹车时,辅助杠可以帮助初学者保持平衡、调整站姿和板的位置。

4 室内模拟滑雪机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4.1 滑雪机质量参差不齐

国内滑雪机目前还没有统一的使用标准和安全准则,有些国内厂家出于盈利的目的,仿照国外进口的机器自主研发滑雪机,只模仿了国外滑雪机的外形,机器做工粗糙,裸露的钢结构较多,并未安装安全保障的急停等技术,遥控器、急停设施、红外线感应器不灵时,存在安全隐患,滑雪者滑雪时若不慎摔倒,就会被急速运转的雪毯带到机器后方,拍在背板上,造成损伤。

4.2 缺乏专业的技术保障人员

我国滑雪专业技术人员,包括机器运行维护的技术保障人才、专业器材和设备的研发人才,均属于稀缺人才,在滑雪机的安装和维护上,都需要靠外国人来指导和培训。雪毯在安装时,分为顺毛和逆毛,需要用胶粘合在传送带上。国内技术工人没有经过系统、正规的培训,安装雪毯时安反导致雪毯的摩擦力增大,或者粘合时胶没有抹匀,会在使用过程中产生雪毯鼓包、移位、断裂等问题,后期也没有专业的人员维护修理,这些都会减短雪毯的寿命,给滑雪者的人身安全造成隐患。

4.3 滑雪机上的滑雪教学不规范

目前国内没有统一的滑雪机教学体系,各室内滑雪馆招聘雪场的教练,自行编写教学体系,但滑雪机和雪场存在着客观的差异,不能直接照搬。室内滑雪馆的指导员多数无证上岗,根据自己在雪场的经验进行教学,没有统一的标准。

5 建 议

5.1 加强监管力度

滑雪行业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应在滑雪机场馆设施的安全标准、从业人员的上岗资质等方面出台明确规定,整治室内滑雪市场,统一行业的标准,降低安全事故风险,保证滑雪者在进行滑雪时的人身安全。

5.2 规范滑雪机教学体系

荷兰等欧洲国家室内滑雪发展已经较为成熟,有正规、国家认可、统一的滑雪机教学体系,随着滑雪机在我国的流行,应尽快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体系,作为教学时的参照标准,使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有可靠的依据,可以保证教学效果,使学员在滑雪机上学习之后,可以真的学会滑雪。等我国的室内滑雪也日趋成熟时,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建立我国统一的教学体系并申请专利,进行知识产权的保护。

5.3 引进或制造安全系数高、趣味性强的滑雪机

5.3.1 提高安全系数 研发生产有重力感应的滑雪机,可以在滑雪者摔倒时,感应局部压力增大时触发急停装置,使雪毯急停,并在雪毯后方安装保护性的红外线啊装置,当滑雪者越过安全区域时触发红外线报警器,使机器急停,保证滑雪者的安全,增强滑雪机的安全系数,让滑雪者安全进行滑雪。

5.3.2 增强室内滑雪的趣味性 由于室内滑雪的雪道相对固定,技术性强,趣味性较少,可以研发单透镜和电视大屏幕相结合的产品,滑雪时模拟一些游戏的场景,使室内滑雪具有趣味性。

5.4 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专业滑雪人才

我国目前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和指导人员,应积极引进国外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对室内滑雪机的安装、维护、新产品的研发进行指导和培训,使我国的技术工人可以真正掌握滑雪机的制造和安装维护的技术。应以“专业教育+市场培训”的途径,加强体育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培养合格的、具有教学能力和教学资格证书的室内滑雪馆的指导员,促进室内滑雪行业的规范,也促进冰雪运动在我国的推广。

猜你喜欢

雪板滑雪者雪道
冬奥来了
和雪人一起玩
滑雪?滑沙?
吉林市大众滑雪损伤影响因素调查
稳中力求创新,思路源于实际
新型推雪板
“酷”雪一族 拓乐车顶雪板架评测
2015年日本滑雪场滑雪者受伤情况调查分析
雪道整理员
推雪板避障方式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