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梁山武术在中小学校园传承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8-11-26

武术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梁山进校园武术

陈 雷 袁 昌 周 慧 林 宇

1.济宁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山东 济宁 272067;

2.梁山县经济开发区初级中学,山东 济宁 272600;

3.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体育教学部,山东 日照 276826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之一,武术进校园已提升成为国家战略。梁山位于鲁西南,是《水浒传》的发源所在地,也是中国武术四大发源地之一。随着新一轮国家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武术在中小学传承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通过实地调研,发现梁山武术在中小学校园传承的状况不容乐观,武术在校园开展还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武术进校园。基于这种背景下,对梁山武术进中小学校园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阻碍梁山武术进校园的主要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传承优化策略,以期为梁山武术在中小学校园保护与传承提供理论参考。

1 梁山武术文化的内涵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据历史记载,梁山武术是梁山广大群众喜间乐见且易于开展的传统体育活动,传延至2015年已经有九百多年的历史,素有“喝了梁山水、会伸胳膊踢”之说,因而梁山武术名扬天下、久负盛誉。梁山武术就是在这方圆八百里水泊这一特定历史区域文化中形成的,主要以忠、义、礼、信、仁信仰为基础,体现出水泊梁山好汉的豪情与义气,并以好汉武功遗韵、土著拳械与外来拳种三位一体、相互融通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一个传统文化形态[1],它是一代代梁山武术人坚持不懈、不断创新而传延至今,体现了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反映出时代特征,展现出了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独特魅力。

2 梁山武术在中小学校园的传承现状

梁山历来是藏龙卧虎,绿林好汉出没的地方,是举世闻名的武术文化的发祥地。武术发展具有自身文化特色,寻找最佳的保护与传承方式,才能使武术得以更好发展。根据走访调研,梁山县部分中小学开设了武术课,有的中小学即使开设了武术课,主要传授五步拳、青年长拳等内容,教学方法陈旧,不够新颖,迫使大多数中小学生练习武术的兴趣不浓和积极性不高。另外,武术受西方体育文化的影响,当前真正能胜任中小学武术课的专业老师较少,多数武术老师都是以前教其它体育项目,迫于领导安排或体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改为教武术课。由此可见,学校领导对武术教学重视程度不够,致使梁山武术在中小学校园传承还远未普及。

3 梁山武术在中小学校园的传承问题

3.1 学校领导对武术教学重视不够,认识存在偏差

受传统体育文化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学校领导认为武术就是身体对抗、打架斗殴等,根本没有从文化的角度和层面进行正确的认识。学校领导持这种观念,不利于武术课的开展,有的甚至挤占武术课的时间,来促进学生文化课成绩。

3.2 学生武术基本功较差,授课班级人数太多。

由于武术授课班级的学生人数多,很难保证预期的教学效果。武术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大多数学生没有武术基本功,组织起来则相当困难,使学生“学而无效,习而无果”,制约了武术进校园的开展。

3.3 武术教材开发不够统一,对于武术进校园相对滞后

国家没有专用武术统一的教科书,相关中小学阶段的武术教科书籍较少,这不利于校园武术的普及和发展。[2]在中小学阶段,尽快开发出适合不同学段的武术教材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3.4 武术课程设置与师资缺乏成短板。

梁山县部分中小学校园开展武术状况的抽样调查显示,有65%的学校体育课程没有开设武术课或未列入武术教学内容,无法满足教学需求,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武术专业教师。

4 梁山武术在中小学校园传承对策

2010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与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推广实施《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的通知,决定自2010年9月1日起,在全国普通中小学校推广实施[3]。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梁山武术在中小学校园得以更好的传承,2016年,梁山县教体局组织了全县体育教师武术培训活动,积极推广县教体局编制的“梁山武术操”,目前绝大部分中小学阳光大课间活动集体做武术操,这是为了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响应“全国亿万学生学校体育传统项目活动”的号召,把体育传统项目的推广工作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培养学生体育特长,切实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

4.1 遵循武术运动规律,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要提高中小学生对武术的学习兴趣,首先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第一,让中小学生掌握基本的武术手型、手法、步型以及一些简单的动作组合,使学生一学就会。第二,激发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逐步克服“不好学”“学不会”的心理。第三,采用分组教学的方式。培养武术骨干,挑选一些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培训,以使他们提前学会教材,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有效地协助教师进行教学[4]。第四,采用自主学习的方法。教师指导学生学会观看武术电影、图解及其应用,根据动作示意图进行模仿练习。第五,采用信息技术教学法。利用电脑和录象进行教学内容演示,将多媒体技术作为武术教学的辅助手段,是有效改进武术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要方法。

4.2 加强中小学领导对武术课的重视程度。

武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历史源远流长,其内涵丰富,具有独特的民族底蕴。武术在我国中小学已经开展很多年了,但是整体发展状况仍然不太乐观,其原因有很多,首先教育部门的领导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支持力度欠缺。有些教育部门的领导甚至都不知道中小学开设武术课,就算知道上级有要求,不去关注、也不去了解。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缺乏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武术教学就很难做出长远规划,自然而然地就很难独自为武术的发展做贡献。所以,梁山中小学武术教育事业想要稳步发展,就必须得到领导的重视,只有落实好国家相关政策和措施下,中小学武术才能真正地得到发展。

4.3 开展中小学武术课内、外结合,促进校园武术的发展

为落实“武术进校园”活动,梁山县教体局先后组织武术进校园的培训活动,根据学校体育发展的几个阶段,遵循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要求全县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统一,动作规范,套路娴熟,精神面貌好。在全县中小学课内与课外活动时间里,有效开展武术实践活动。尤其在教学模式上注重多种方法并举,在学习方法上,教师先认真备课后实施教学;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分步教学,以点带面,以比赛评先为激励措施的多项办法;在教学层次上,先教高年级后教低年级;在动作练习上,先部分练习后整体练习;在教学组织上,先分班练后进行班级和全校比赛。同时将全县中小学阳光大课间操全部改成“梁山武术操”,让学生天天练天天做,使传统武术进校园正常化、常态化。

4.4 在武术教学中渗透武德教育。

武德教育是中小学校园武术教学中渗透育德的集中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它不同于一般的政治学习和报告会等形式,而是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武术教学之中,使学生在进行武术活动的过程中身心得到发展,使中小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学习主人。尤其在教学中穿插一些武术个案,如:岳飞、霍元甲和大刀王五等一些武术名族英雄的故事,使学生更好地认识武术,了解武术,从中学习其优良的品质。

4.5 加强中小学武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增加梁山武术专业师资人数是武术进中小学校园的前提条件,引进或聘请武术专业老师或传承人进校园教学和宣传,通过武术加试引领、社会机构辅助的做法,弥补了梁山中小学校园武术传播及武术教学方面的师资数量的不足。同时支持、鼓励、选派青年骨干教师到校外进修、学习、培训或考察等,以提高武术师资的专业理论与技术水平。

猜你喜欢

梁山进校园武术
“知心姐姐”孙二娘
中华武术
江西采茶戏中的梁山调腔系音乐考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上大梁山(外四首)
梁山车展:最容易忽视的五款亮点产品
舞龙舞狮进校园
乌兰牧骑进校园
优秀剧目进校园
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