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护理观察

2018-11-25岳美琼刘利华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8年7期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护理

岳美琼 刘利华

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云南省中医医院普通外科2016年10月1日—2017年10月31日共177例收治的浆细胞性乳腺炎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医辨证施护结合外科常规护理,总结促进浆细胞性乳腺康复的护理方法。结果 177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治愈167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94.4%,复发25例,复发率14.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具有创口小、复发率低、保持乳房外形美观的优势,配合治疗应用中医护理方法,对于浆细胞性乳腺炎治疗和防止复发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浆细胞性乳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护理

中图分类号:R271.4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8)07-0099-02

浆细胞性乳腺炎又称乳腺导管扩张症,中医称之为“粉刺性乳痈”,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非细菌性炎症[1-2],与患者自身免疫和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3],发病率占乳腺良性疾病的1.4%-5.4%[1],主要发生于非妊娠期、非哺乳期或绝经期的中青年妇女[4],该病虽然属于良性疾病,但治疗不当,可致疾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终致乳腺导管阻塞,乳房变形[5],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困扰。云南省中医医院普通外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外加手术切开引流,并施以中医特色护理,以整体观为前提,以辨证施护为主导,结合情志疏导、饮食调理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云南省中医医院普通外科2016年10月1日—2017年10月31日共177例收治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其中17~20岁5例;21~30岁58例;31~40岁81例;41~50岁26例;51~60岁5例;61~70岁2例;(最小为17岁,最大为70岁;未婚10例;无明显诱因的142例,被外力损伤的15例;伴有乳头凹陷的115例;单侧发病的138例,双侧发病的39例;伴有疼痛的150例,全部患者患乳均可触及不规则片状肿块多个或单个,范围3 cm~20 cm×2 cm~30 cm,质韧,边界欠清,压痛,肿块上方可见多处皮肤暗红,其下波动感明显。收治标准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中关于乳腺炎的诊断标准。

1.2 辨证论治 中医根据浆细胞性乳腺炎病情程度划分为溢液期、肿块期、脓肿期以及瘘管期4个分期[7],发病因素主要包括内在因素和外来诱因[8],内治以疏肝清热,凉血通络为主;肿块期同时辅以予凡士林纱布蘸点舌丸外敷每日一次以消肿,局限病变区域;对于脓肿期患者行患乳切开扩创及药物引流,不缝合切口,使病变组织敞开引流[9]。

1.3 护理

1.3.1 中药熏洗 采用低频脉冲治疗机将活血化瘀通络散结的药物煎汤,趁热对患乳进行熏洗,达到疏通腠理、活血化瘀的作用,每 d 1次,每次30 min,治疗时密切观察患者对温度的耐受情况,注意温度的控制,避免烫伤。

1.3.2 微波治療 微波治疗是利用高频电磁波产生热效应促进局部血夜循环以软化肿块。患者取坐位或卧位,打开仪器开关,预热5 min,充分暴露患乳,将治疗灯对准包块组织,距离5~10 cm,调试频率至60~120赫兹,每次15 min,每天 1次。治疗中注意观察局部皮肤,保持最佳距离,避免烫伤。

1.3.3 耳穴贴压 耳穴埋籽贴压,取皮质下、神门、交感等穴,将王不留行籽贴敷于耳穴,按压3~5 min,以患者出现麻、胀、热、酸等反应为宜,每周二次,双耳同时进行。

1.3.4 穴位贴敷 将散瘀通络的中药粉末用水调制成糊状膏药贴敷于肝、肾、脾、俞、期门双侧穴位,每次贴4 h、每 d 1次,每次贴敷时擦干净局部皮肤,嘱患者不能大幅度活动以防敷贴脱落,注意观察敷贴部位皮肤状况,如出现水泡和破溃即暂时停止治疗,取下敷贴时擦拭干净残留的药渍。

1.3.5 隔物灸 根据中医针灸理论,刺激穴位可以引发功能性反应,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0]。患者平卧,取神阙,用单孔灸盒配合艾条作隔物灸,每天1次,每次20 min以益气补阳,温化结块。

1.3.6 给予静脉输入抗炎,提高免疫力,丹参等活血化瘀通经等药物。

1.3.7 情志护理 中医认为女子乳头属肝,肝郁失于疏泄,容易引起乳房疾病。来自家庭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压力,往往可引起妇女思虑过度、心情压抑或紧张、忧郁悲伤,均可造成心脾受损神经衰弱,睡眠质量下降,导致内分泌失调,容易诱使本病的发生。在完成各项护理技术操作的间隙,每天和患者适度交流,指导她们调节家庭生活、学习工作中产生的心理压力,注意劳逸结合,学会释放各种心理压力,少生气,保持情绪稳定、活泼开朗心情,做到知足常乐,良好开朗的性情可减少本病的发生。

1.3.8 饮食调护 摄入过多的脂肪、动物蛋白以及辛辣食物,可能会刺激乳房腺体上皮细胞过度增生,分泌功能异常增多,而造成排泄不利滞留乳导管内,久之易引发本病。故对上述食物的摄入要有节制,避免长期高脂肪、高蛋白及油腻、辛辣饮食。宜食粗纤维,营养丰富之食品,少食辛辣、炙烤食品。

2 结果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1]中关于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症状、体征、病情分级及中华中医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第八次会议讨论决议的浆乳乳房疼痛分级等指标,将病情量化。按计分的高低说明治疗前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后仍按上述标准评定病情,计分越低说明治疗效果越好。经过辨证论治辅以辨证施护,所收治的177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治愈167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94.4%,复发25例,复发率14.1%。

3 讨论

中医护理以人为整体,探索内在病因、病机,情志不遂,久郁伤肝,肝郁气滞,气滞痰凝,痰饮阻遏,气机失调,进而影响气血运行,日久郁积则血瘀乳络;饮食失节导致脾胃失运,水湿内聚,聚湿生痰,痰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痰瘀互结,郁久化热,热炽则成毒,最终导致乳络受损,遂发肿块。中西医结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优于单纯西医手术治疗,辨证施护的护理方法优于常规护理方法,充分施以中医护理,加强情志护理,使患者对于疾病有正确的认知,配合合理的饮食及调畅情志,对于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治疗和预防复发有很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小敏,孙利国,支珍,等.浆细胞性乳腺炎诊治体会[J].甘肃医药,2011,30(2):103-104.

[2]顾乃强.实用中医乳房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3]朴明姬.浆乳方结合中医外治法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6,37(1):11-12.

[4]胡康,徐珂,孙素红,等.男性浆细胞性乳腺炎3例临床报道并文献复习[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3,22(5):649-651.

[5]张庆军,吕刚,曹志宇,等.浆细胞性乳腺炎60例外科治疗分析[J].感染、炎症、修复,2017,18(2):93-93.

[6]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7]杨朋来,孙国栋.分期辨证施治结合手术治疗对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健康之路,2016(9):20.

[8]Raha RM,de Freitas-Junior R,Paulinelli RR,Risk factous for duct ectasia[J].Breast J,2005,11.(4):262-265.

[9]Verslujs-Ossewaarde FN,Roumen RM,Goris RJ.Subare-olar breast abscesses:characteristics and results of surgical treatment[J].Breast J,2005,11.(3):179-182.

[10]侯湘.体躯压痛点与“穴位”相关的临床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5(4):204-206.

[11]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78-281.

(收稿日期:2018-04-16)

猜你喜欢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眼底出血的临床效果
尪痹的中医护理体会
中药熏蒸联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和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中西医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皮炎的效果及临床优势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初步评定